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6 1/1 12-15頁
  • 我們亟需促進和平的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們亟需促進和平的人!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一種不同的和平
  • 你是個促進和平的人嗎?
  • 以上帝的智慧取代屬人的智慧
  • 促進和平的人是傳福音者
  • 「尋求和平,並且加以追求」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基督徒所具有的和平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怎樣享有和平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8年(研讀版)
  • 和平怎樣才能臨到地上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守》86 1/1 12-15頁

我們亟需促進和平的人!

會議的主題相當動聽:「國際文學大會——作家促進和平。」會議舉行的地點是景色如畫、瞰覽萊茵河的德國古城科隆。大會的氣氛起初相當寧靜,但後來卻被代表中間爆發的一場打鬥破壞無遺。據新聞報導說,在1982年舉行的這個大會中,有些與會者高聲喊叫,彼此推撞——甚至為了爭奪講台的控制權而大打出手。造成爭吵的問題是,在世界的鬥爭中誰的政府是侵略者。

不論戰場在某個遙遠的地方、大會的會場抑或你隔壁鄰人的客廳,為什麼沒有更多人能夠和睦共處呢?答案很簡單:人若在生活上將賜和平的上帝耶和華置之不理,就無法享有真正的和平。——帖撒羅尼迦前書5:23。

聖經在加拉太書5:22,23將和平列為上帝聖靈的果子之一。惟獨上帝的聖靈使和平在我們心中生長,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在生活上享有真正,恆久的和平。事情是怎樣成就的呢?我們必須首先認識耶和華上帝和他的兒子耶穌基督,然後對他們懷有信心。(約翰福音17:3)這樣,使徒保羅的熱切懇求便會實現在我們身上:「願那賜盼望的上帝,因著你們的信,把一切喜樂平安[或和平]充滿你們,使你們靠著聖靈的大能滿有盼望。」請留意保羅在同一封信中以這進一步的懇求結束他所提出的勸勉:「願賜平安[或和平]的上帝與你們眾人同在。」——羅馬書15:13,33,《新譯》。

上帝的聖靈所產生的和平是與俗世所追求的和平截然不同的。在什麼方面不同呢?

一種不同的和平

在國際間,促進和平的人是個善於詞令和熟悉外交禮節的人;他能夠藉著妥協安撫敵對的雙方而無需改變兩者的態度和動機。因此一個共產黨員能夠與一個資本家和平共存而無需任何一方改變自己的思想。可是,與上帝和好卻與此不同。上帝訂出和解的條件。他闡明這些條件,並說明怎樣加以應用。耶和華上帝所要求的不是妥協而是我們將自己的動機、態度、生活方式——我們的整個自我——完全順服他。——馬太福音22:37。

今日所需的乃是基於上帝的智慧而非屬人智慧的和平。我們從雅各書3:13-18(《新世》)留意到屬天的智慧所帶來的裨益: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和了解的呢?他就應當以屬於智慧的溫柔藉著優良的品行把行為表現出來。但是你們若心裡存有惡毒的嫉妒和好爭辯的態度,就不要誇口和說謊抵擋真理。這並不是自上而來的智慧,反之它是屬地的、屬肉體的、屬鬼魔的。……但從上而來的智慧首先是純潔的,然後是促進和平的、通情達理的、敏於服從的、充滿慈悲和善果,不徇私、不偽善。再者,公義的果子在和平的情況之下撒種而為促進和平的人產生出來。」

上帝的智慧所促成的和平並非僅是制止衝突發生而已;反之它熱切和積極地謀求與別人締結良好的關係。

除此之外,以敬虔的方式促進和平可以防止自從人類在伊甸園反叛以來便蘊藏在人心裡的有害傾向發展成為致命的罪行。(創世記8:21;馬太福音15:19;羅馬書5:12)論到這個具有保護性的盾牌的效力,使徒保羅寫道:「上帝所賜超過人能了解的平安[或和平],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思[動機]意念。」——腓立比書4:7,《新譯》。

這段話表明「上帝的和平」是由他通過他的兒子賜給人的。耶穌說:「我把自己的平安賜給你們;我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給的。」(約翰福音14:27,《新譯》)真正的和平並非由社會、經濟、政治或環境改革所造成的結果,反之這乃是效法上帝的愛子耶穌基督敬拜耶和華而導致的結果。因此使徒保羅很適當地在他的許多封信中均用以下的話作為開場白:「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臨到你們。」——羅馬書1:7,《新譯》;哥林多前書1:3;哥林多後書1:2。

你是個促進和平的人嗎?

促進和平的基督徒意識到,他們若不倚賴耶和華,就不會有任何恆久的促進和平的能力。人的肉體十分軟弱,因此需要受到上帝的聖靈所支持。保羅提醒基督徒說:「你們必須愛人如己。」然後他補充說:「你們要謹慎,如果相咬相吞,恐怕彼此都要毀滅了。我是說,你們應當順著聖靈行事,這樣就一定不會去滿足肉體的私慾了。因為肉體的私慾和聖靈敵對,聖靈也和肉體敵對;這兩樣互相敵對,使你們不能作自己願意作的。」——加拉太書5:14-17,《新譯》。

當受到別人反對時,人的「肉體私慾」可能將他騙倒,使他以為自己是對的,而事實上他是錯的。他於是將自大、嫉妒和不受控制的競爭等醜惡特徵掩飾起來。在這人的腦中,這些不良特性看來好像是進取心和熱心;在他看來,這乃是得勝或成功的要訣。第一世紀住在加拉太行省的基督徒便有這樣的遭遇。他們容許「肉體的私慾」在自己的生活上和小組裡損毀了和平的美。他們小組的屬靈面貌被「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等瑕疵所損污。他們必須除去這些瑕疵才能夠恢復和睦。——加拉太書5:20,22。

今日,與基督的教訓不符的特徵也可以破壞我們的屬靈樂園的和平。我們在業務、工作、學校、社交和小組活動方面所遭遇的環境可以考驗我們是否緊緊持守和平的果子。為了肯定你是個促進和平而非破壞和平的人,請向你自己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 我渴望受人重視和認可嗎?抑或我謙卑自抑?——箴言11:2;馬太福音18:1-4。

◻ 我渴望獲得物質的資財抑或有衣有食便感覺知足?——提摩太前書6:4-10;希伯來書13:5。

◻ 我偏袒小組裡的顯要分子或富有的人嗎?抑或我歡迎所有的信徒同工?——羅馬書15:7;雅各書2:1-4。

以上帝的智慧取代屬人的智慧

習以為常地破壞和平的人受到一種源於自私慾望的邪惡精神所驅策。請留意門徒雅各怎樣在雅各書4:1指出這種壞果子的根源,他寫道:「你們中間的爭執和打鬥是從那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肢體中好鬥的私慾來的麼?」(《新譯》)破壞小組和睦的人不願促進和平,因為他們容許自私的慾望『在他們肢體中爭鬥』。他們容許一種好鬥的精神常住在他們體內。因此,他們的自私慾望好像進侵的大軍一般追求地位、權勢、資財和類似的東西,同時將他們與上帝及信徒同工之間的和好關係破壞無遺。

很可能每天我們均遭遇某種情勢或某個人是我們發覺頗為惱人的。我們怎樣處理這件事呢?有些人可能忿怒地大聲抗議,希望這會使難題退去。另一些人則希望保護自己的地位和現況,於是積極設法抗拒任何改善的方法。這樣的行動足以破壞和平。它們在家中、工作地方或小組裡妨礙進步和成就。在另一方面,「自上而來的智慧是……促進和平的。」(雅各書3:17,《新世》)和平發揮作用可以使人與人團結起來及使人與上帝團結一致。(以弗所書4:3)由於這緣故,上帝的智慧進一步勸勉我們說:

◻ 「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馬太福音5:23,24。

◻ 「要盡你的全力跟大家和睦相處。」——羅馬書12:18,《現譯》。

◻ 「所以,我們總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造就的事。」——羅馬書14:19,《新譯》。

促進和平的人是傳福音者

使徒彼得意識到耶和華上帝在普世發動了一項宣揚和平信息的運動,他說:「上帝藉著耶穌基督(他是萬有的主)傳和平的福音,將這道賜給以色列人。」(使徒行傳10:36)耶穌不但來到「傳和平的福音」,同時也訓練門徒如此行。(以弗所書2:17)他解釋這項工作會藉著逐戶「找尋配得的人」而執行;他吩咐門徒說,「無論進哪一家,先要說,『願這一家平安。』」——馬太福音10:11;路加福音10:5。

可是,像在第一世紀一樣,今日並非所有人都賞識「和平的福音」。對他們來說,這個信息所引起的不是和平的反應而是戰鬥的精神。耶穌預料傳福音的工作會引起這種反應,因為他說:「[你們]進他家裡去,要請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們所求的平安就必臨到那家;若不配得,你們所求的平安仍歸你們。」(馬太福音10:12,13)有些人會樂於接受來自上帝的和平;其他的人則不願接受。但無論如何,基督徒並不會失去他與上帝或與人的和好關係。

人若拒絕上帝的和平,便其實與他為敵了。耶穌在預言有些什麼事件會將他在彌賽亞王國裡臨在掌權的徵象標明出來時提出以下含有警告性的比喻:「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他要把[人]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馬太福音25:31-33)將人分開的爭論集中於基督所統治的上帝王國之上。『基督的弟兄中最小的一個』將「王國的好消息」帶到人們那裡時,人們對信息的反應與他們所受的判決有很大關係。(馬太福音24:14,《新世》;25:34-46)耶穌在這件分別世人的工作上只會運用促進和平的人去傳講好消息。這樣反對者便沒有理由說:『他們使我如此惱怒,以致我無法明白「和平的信息」。』

在今日這個世界裡,在個人和國際方面每日都有許多衝突發生,因此我們亟需促進和平的人。你會在真正的基督徒組織裡找著這樣的人。要讓「和平的上帝」將他的聖靈賜給你。這樣你便可以快樂地享有平靜、安寧的生活而不致受磨擦、紛爭、懷疑和恐懼所困擾。(以賽亞書32:17,18)除此之外,藉著傳揚「和平的福音」,你可以享有幫助別人成為促進和平者的偉大權利。——以弗所書2:17;馬太福音28:19,20。

[第15頁的精選語句]

上帝的智慧所促成的和平並非僅是制止鬥爭而已;它也熱切地積極與別人培養良好關係

[第13頁的圖片]

上帝的聖靈所產生的和平與俗世所謀求的和平截然不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