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6 6/1 22-24頁
  • 你以財物尊榮耶和華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以財物尊榮耶和華嗎?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必須有樂意和體會的精神
  • 我們可以怎樣行
  • 你要以寶貴的資產尊榮耶和華——方法如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以我們的有價值之物榮耀耶和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8年
  • 『各樣美善恩賜』的賜予者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他們『甘心獻出自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守》86 6/1 22-24頁

你以財物尊榮耶和華嗎?

「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好嗎?我希望長大之後能夠成為海外傳道員。請運用這塊錢去幫助海外傳道員。」年僅三歲的謝莉這樣寫道。她的母親在信末把她以孩子的字體所表達的思想傳譯出來。

斯蒂芬則以較不拘禮的方式寫道:「親愛的聖經書社。我今年八歲。我住在89街。我希望你們工作愉快。我寄上一塊錢作為王國聚會所的基金。請儘快回信。」

為什麼這些兒童要寫信給守望台聖經書社的總部?因為他們渴望以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尊榮耶和華,以求進一步為他帶來讚美。他們遵從聖經的訓示:「你要以財物和一切初熟的土產,尊榮耶和華。」——箴言3:9。

耶和華無疑配得這種尊榮,因為他是無與倫比的。正如啟示錄4:11說:「『我們的主,我們的上帝,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不但「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他也供給我們最好的東西。(使徒行傳17:28)正如聖經的執筆者雅各提醒我們,上帝是「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的賜予者。——雅各書1:17。

可是,並非人人都體會到我們需要讚美和尊榮耶和華。事實上,有千百萬人甚至尚未認識他的名!許多人敬拜事奉受造之物而「不敬奉那造物的主」。(羅馬書1:25)心地忠實的人需要受到啟迪。他們必須知道耶和華不久便會採取行動。耶和華會藉著他兒子的統治徹底清除地上的壓迫者和他們的暴行,使各事恢復完美的均衡,把樂園在地上恢復過來,並且使人恢復完美的健康而能夠永遠活下去。(但以理書2:44;啟示錄21:1,3,4)事實上,尋求公義的人能否享有生命有賴於他們吸收這種正確的知識,並且將其付諸實行。——西番雅書2:3;約翰福音17:3。

必須有樂意和體會的精神

你也喜歡參加這項救生的工作嗎?把王國的「好消息」傳遍「為人所居的大地」的工作牽涉到許多事。(馬太福音24:14,《新世》)甘心樂意的工人必須受到訓練、作好裝備、然後被差派出去工作。現今普世各地有超過300萬人宣揚王國的好消息。他們藉著這樣行而尊榮耶和華。這是多麼可喜的事!這些人當中有破記錄的數目現正以全時的方式這樣行,許多人甚至遷到需要較大的地區去。成千上萬的海外傳道員則被派到世界各地從事先驅傳道工作,他們的數目正陸續增加。

這一切活動需要有一個龐大的組織去督導、管理和支持才行。分佈在全球各地的分社設備和海外傳道員之家正紛紛興建或擴展。當地的崇拜處所——王國聚會所和大會堂——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興建起來。見到耶和華的百姓表現甘心樂意的精神,踴躍獻出他們的一切為耶和華服務,這的確令人鼓舞。(詩篇110:3)可是,既然聖經預言在現今這末世,召集工作會『加速進行』,因此在以財物尊榮耶和華方面,我們也必須表現更大的甘心樂意的精神。(以賽亞書60:22)那麼,我們必須怎樣行呢?

其中一點是體會——體會耶和華給予我們的一切東西。不錯,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東西其實都是來自耶和華的恩賜。使徒保羅問道,「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哥林多前書4:7)但是上帝為了什麼目的把這一切賞賜給我們呢?為了使我們能夠善用這些恩賜去尊榮他!——彼得前書4:10,11。

這些恩賜包括我們在身體、思想、靈性和物質方面的資產——不錯,包括生命本身在內。耶和華對待我們每一個人都何等慷慨!他在施予方面立下多麼優良的榜樣!既然我們從耶和華的慷慨獲得這麼大的恩惠,這無疑應當促使我們對他的一切恩賜表現感激。因此,我們豈不受到感動要以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去尊榮耶和華嗎?

你也許覺得你能夠做的事頗有限。畢竟,並非人人都能夠成為海外傳道員,到僻遠的地區服務,或在其他方面獻出自己從事全時服務。我們當中大部分人都沒有能力或物力去參與社方所執行的建築計劃。個人的環境也使許多人無法把自己獻出來在印製各種重要書刊,例如本刊,的分社辦事處服務。可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經歷到來自施予的更大快樂。(使徒行傳20:35)我們所有人都能夠運用自己的生命和說話能力以上帝所嘉許的方式為他帶來榮耀和讚美。——歌羅西書3:23。

我們可以怎樣行

雖然是稚齒之齡,謝莉和斯蒂芬卻找到了適當的方法。他們意識到他們給予守望台聖經書社的捐款會被用來推廣普世的傳道工作。社方的確體會他們的捐款,不論數量多寡。斯蒂芬收到社方的回信,小謝莉亦然。重要的不是數量的多少而是所懷的動機,因為完全出於樂意的捐獻才會受到悅納。(哥林多後書9:7)只要我們所作的捐獻,不論數量多寡,代表我們對耶和華所作的全心愛戴,他便會感到喜悅。——路加福音21:1-4。

因此,隨著體會而來的是行動。我們有檢討一下我們可以將自己所擁有的什麼東西用來尊榮耶和華嗎?無論我們的精神和體力如何,我們的生命無疑是珍貴的,因此不應浪費在追求空虛的事物之上。我們有盡量運用時間與耶和華締結一種親密的個人關係,並且努力強化這種關係嗎?我們有運用自己的嘴唇去宣揚他的聖名和信息以尊榮他嗎?(希伯來書13:15,16)年幼的孩童也是來自耶和華的一項珍貴產業。(詩篇127:3)我們有鼓勵他們把一生呈獻出來為耶和華服務嗎?

此外,還有我們實際的金、銀和其他財物。屬於這種性質的捐款支持各地的小組,包括維持王國聚會所和大會堂在內。這些地方乃是社區裡的聖經教育和傳道中心。不論是寄到守望台聖經書社的總部,抑或寄到某個國家的分社辦事處,這些捐款均有助於在普世擴展宣揚王國的工作。寄上捐款時我們可以注明要將款項撥作什麼用途。年輕的謝莉,由於有志成為海外傳道員,遂表示希望幫助海外傳道員。斯蒂芬則聽聞社方急需興建數以百計的王國聚會所,而這件事所費不貲,於是他希望把捐款撥作興建王國聚會所之用。其他的人則作出特別的捐獻,例如援助災區的弟兄等。

可是,許多時捐獻者寧願讓分社辦事處決定捐款的用途,因為分社的弟兄較清楚什麼事最為急需。一位捐款者寫道:「隨函請查收給社方的支票一張,社方可自行決定用來推廣傳道工作。我們很高興見到耶和華的百姓所作的努力,以及由於耶和華的祝福,傳道工作有良好的增加。」另一封來信則說:「我最近退休,收到前僱主一次發給我的一筆款項。我和妻子都衷誠渴望將這筆錢的一部分撥作推廣宣揚王國的工作之用。因此,隨函請查收支票一張,代表我們夫婦以及孩子的心意。願耶和華祝福你們以最佳的方式運用這筆捐款。」

耶和華喜悅人甘心樂意以財物尊榮他。他繼續應許說:「這樣,你的倉房,必充滿有餘;你的酒榨,有新酒盈溢。」像在古代以色列的日子一般,今日耶和華大大獎賞表現這種慷慨精神的人。以自己的財物尊榮耶和華並不意味到在財物方面會有所欠缺,反之,在耶和華的祝福之下,人會得到加倍的賞賜!——箴言3:9,10。

能夠與「這彎曲悖謬的世代」截然不同而尊榮耶和華是一項何等偉大的權利!能夠參與宣揚王國的工作——上帝定意要在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結束之前執行的工作——是多大的權利!(腓立比書2:15;馬太福音24:14;28:19,20)不久,上帝在聖經裡感示的異象將會應驗。屆時,無論身在何處,「所有被造之物」都會永永遠遠將榮耀、尊貴、大能歸與耶和華。(啟示錄5:13;7:12)讓我們甚至在現今便盡心竭力以我們的財物尊榮耶和華。

[第24頁的附欄]

「你們的工作究竟怎樣維持?」

許多人提出這個問題。他們對於見證人上門探訪但卻不向人募捐一事感到驚訝。同樣地,其他的人則在參加見證人所舉行的大會或首次到王國聚會所參加崇拜時,發覺沒有人向他們勸捐而感到詫異。那麼,見證人的工作是怎樣維持的呢?答案是:藉著甘願以財物尊榮耶和華的人的捐獻。以下是捐獻的若干方式。

饋贈:捐贈的款項可直接寄往美國紐約11201布洛克林哥倫比亞山25號守望台聖經書社(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25 Columbia Heights, Brooklyn, New York, 11201, U.S.A.)或社方在世界各地的分社辦事處。捐款應附上短函加以說明。物業也可撥作捐獻之用。

有條件的捐獻安排:現金、股票、證券和物業均可贈予社方,但捐贈人若有急需,社方可如數歸還。這個辦法一方面保障捐贈人的權益以及修改遺囑的需要,另一方面則保證社方在捐贈人去世時獲得捐贈。

保險金:捐贈人可以把守望台聖經書社立為保險金的承受人,並應當通知社方有關的安排。類似地,銀行儲蓄戶口也可交由社方保管。

遺囑:捐贈人可通過律師把守望台聖經書社立為遺產(金錢或物業)的繼承人。當事人應把一份遺囑的副本寄交社方。

至於進一步的資料或詳情,可去信美國紐約11201布洛克林哥倫比亞山25號守望台聖經書社司庫祕書辦事處或世界各地的任何分社辦事處查詢。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