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多麼令人嚮往!
「不自由毋寧死!」美國愛國主義者亨利(Patrick Henry)在200多年前這樣喊道。在亨利看來,自由比生命更為寶貴。自古至今,千千萬萬的人對此均有同感。
然而,在過去50年間,人對自由的渴求大為激增。千百萬的殖民地居民爭取和獲得政治獨立,擁有殖民地的列強失去轄下數以百萬計的臣民。人們發起種種社會、經濟甚至宗教運動以求擺脫壓迫和歧視——不論是真實的抑或假想的。從沒有過這麼多男子渴望擺脫雇主和政府的權威,這麼多女子要擺脫丈夫和父親的權威,這麼多兒女要擺脫父母和老師的權威。雖然如此,解放運動卻並非新事。它其實差不多有如人類本身一般歷史悠久。世上最古老的歷史書——聖經——對此有更多論述。載於創世記3:1-7的事件的大要是:
第一對男女被造之後不久,一個天使來到女人面前。他的行動顯示他渴望脫離造物主的統治而獨立。因此,不足為奇地,他聲稱女人和女人的丈夫需要爭取自由。他辯稱,上帝豈不把各種限制加諸他們身上嗎?既然如此,他問道:他們何不吃下「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呢?畢竟,『那棵樹的果子看來很可愛,』豈不是嗎?的確不錯!
脫離上帝吧——他慫恿第一對男女說,「你們的眼睛必定會張開,你們必定會成為好像上帝一樣知道善惡。」多麼令人嚮往!不錯,這個天使使脫離上帝的「暴虐」統治看來有如生命一般寶貴。
「不自由毋寧死!」亞當和夏娃兩者兼得——為他們和我們都帶來了可悲的後果!怎會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