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7 2/15 30-31頁
  • 讀者來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讀者來函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 相似資料
  • 海怪
    洞悉聖經(上冊)
  • 鱷魚
    洞悉聖經(上冊)
  • 使千百萬受饑荒打擊的人得以飽足的「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河馬和鱷魚——創造的奇跡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守》87 2/15 30-31頁

讀者來函

◼ 以賽亞書27:1(《現譯》)所談及的「戾龍」描述誰或什麼?

以賽亞書27:1說:「那一天,上主[耶和華]要用剛硬銳利的劍懲罰戾龍,就是那扭曲善變的古蛇,並殺死那大海中的海怪。」(《現譯》)我們明白這個預言其實對魔鬼撒但和他在地上的邪惡組織均同樣適用。

1986年4月15日的《守望台》雜誌解釋,以賽亞書第27章是個論及復興的預言。這個預言首次應驗在古代以色列國之上。以色列人會在被擄到巴比倫70年之後重返故土而復興過來。雖然大部分獲釋的人來自巴比倫,有些人卻從埃及和亞述地歸回。耶和華上帝定意要他的百姓恢復自由,因此這些國家絕不能——不論獨力抑或合力——阻止他如此行。從人的觀點看來,這些國家也許強大奸狡,像古代的戾龍(很可能是鱷魚)一般。然而為了古代以色列人的緣故,耶和華必定會成就他的旨意。——可參閱約伯記41:1-34。

可是,在以賽亞書第27章的較大應驗方面,「戾龍」象徵什麼呢?可以理解地,我們會想起魔鬼撒但來,因為啟示錄12:9把他描述為「大龍」和「古蛇」。撒但一直是上帝和上帝百姓的仇敵。除此之外,聖經清楚表明撒但至終會被消滅。上帝已定了日期藉著他的兒子施展大能把魔鬼除滅。這樣,「龍」或「蛇」將會好像被一把鋒利的大刀所殺戮一般。——希伯來書2:14;啟示錄20:1-3,10。

可是請回想一下,古代以色列國所直接面對的仇敵是顯形的列國反對者,諸如埃及、亞述和巴比倫。類似地,今日上帝手下的基督徒僕人正在一個動盪不安、與上帝疏遠的人類社會中面對許多顯形的反對者。(啟示錄17:1,15)撒但運用他所操縱的普世組織去阻撓那些「守上帝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人。(啟示錄12:17)這個受魔鬼控制的組織證明自己像戾龍一般狡猾和兇殘。然而,在這個世紀的早期,「戾龍」已失去了控制屬靈以色列人——耶和華手下受膏的基督徒見證人——的能力。當耶穌在天上眾軍陪同之下前來執行判決時,他會以「利劍擊殺列國」。屆時這條戾龍就會完全被消滅。——啟示錄19:11-16。

因此,即使撒但在一方面可以說是以賽亞書27:1所論及的戾龍,這個預言包括的卻並非僅限於「古蛇」。預言其實特別集中於受撒但操縱的地上顯形組織之上。因此,上述的《守望台》能夠向讀者指出,時候將到,「現今這個受世界的神魔鬼撒但所操縱的邪惡制度將不復存在。耶和華會處置象徵性的戾龍,在人海中扭曲橫行的古蛇。撒但和他手下的列國,甚至列國的聯盟,均會銷聲匿跡。」

◼ 關於耶穌何時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坐席及被香油所膏,各福音的記載和有關的參考書似乎有若干出入。究竟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看來這件事發生於公元33年的尼散月9日(猶太曆)。至於何以我們獲得這個結論,從以下提出的理由你會看出繼續對上帝的道作更深入的研究可以怎樣加深你的知識和了解。

我們可以在四部福音的三部裡讀到關於這個筵席的細節。(馬太福音26:6-13;馬可福音14:3-9;約翰福音12:2-8)馬太和馬可首先描述耶穌凱旋地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城,咒詛無花果樹和回答使徒對事物制度的終結所提出的問題,然後才談及這個筵席。馬太和馬可兩人均在此之後提及猶大與猶太人的領袖商議出賣耶穌。馬太和馬可提及這個筵席的前後次序看來暗示筵席是在尼散月12日——僅在耶穌被人出賣及在尼散月14日被釘死之前兩天——舉行的。因此,許多列出耶穌生平事跡的圖表——包括社方在以往出版的若干刊物在內——把筵席舉行的時間定為尼散月12日。

約翰福音第12章卻把在西門家裡舉行的筵席置於另一個場合背景。約翰福音12:1報導耶穌在「逾越節前六日」來到耶路撒冷城附近的伯大尼。那天是尼散月8日。然後第2至8節描述在伯大尼舉行的晚宴。第9至11節告訴我們,猶太人知道耶穌在伯大尼,就都前來看他。接著,第12至15節說基督在「第二天」凱旋地進入耶路撒冷。(可參閱使徒行傳20:7-11。)因此,約翰福音12:1-15表示西門家裡舉行的筵席發生於尼散月9日的黃昏時分。根據猶太的曆法,這是新的一天的開始。耶穌則在同一天(尼散月9日)的日間時分進入耶路撒冷。

在上述兩個可能的日期中,後者看來較合情理。為什麼呢?讓我們試比較一下兩者的記載和上下文。馬太和馬可並沒有提及在西門家裡舉行的筵席的日期。可是馬太和馬可的記載透露在筵席中有人抱怨馬利亞所用的香膏價值不菲。約翰的記載則指出怨言是由貪心的猶大帶頭提出的。(馬太福音26:8,9;馬可福音14:4,5;約翰福音12:4-6)同時,我們留意到馬太和馬可論述過筵席上所發生的事件之後均接著描述猶大去見祭司長,看看能把耶穌賣多少錢。有鑑於此,馬太和馬可很可能為了強調主題的緣故較後提及西門的筵席,以便把顯示猶大貪心的證據之一與貪心所導致的最後行動連貫起來。

在另一方面,約翰則明確中肯地指出筵席舉行的日期,表明他是按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去論述事情的。這一點支持我們所作的結論:西門家裡的筵席是在耶穌於公元33年尼散月8日抵達伯大尼之後當天的黃昏舉行的。再者,約翰的記載透露,猶太人「獲知耶穌在伯大尼」,就從耶路撒冷前來看他和拉撒路。拉撒路也是住在伯大尼,他的姊妹均出席西門的晚宴。顯然,前來見耶穌的猶太人剛「獲悉」耶穌在伯大尼。這件事發生的時間以在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之前的可能性較大。同時,這件事也很可能有分促成了基督在「第二天」——尼散月9日的日間時分——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城時所受到的熱烈歡迎。

進一步的仔細查考引導我們作出上述的結論,這項調整可見於若干最近刊印的「耶穌地上生平主要事件」的圖表,例如在《希臘文聖經王國隔行對照譯本》1985年版所附的圖表。這項調整也許看來並不十分重要,它卻足以表明一件事實:對於上帝的道的細節,我們所有人都能夠繼續加深自己的知識和了解。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