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8 2/1 26-29頁
  • 耶和華所祝福的精神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耶和華所祝福的精神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基督徒表現正確的精神
  • 蒙嘉許的精神在今天清晰可見
  • 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表現正確的精神
  • 「甘心樂意的精神」所帶來的快樂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他們『甘心獻出自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樂意獻出自己從事各項善工
    王國傳道月報-1995年
  • 聖靈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8年
《守》88 2/1 26-29頁

耶和華所祝福的精神

「願主與你的靈[或作你所表現的精神]同在。願恩惠常與你們同在。」保羅寫給提摩太的第二封信就是用這兩句話作結束。(提摩太後書4:22)這些祝頌語使提摩太和跟他一起的人感到多大的喜樂——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正表現耶和華所祝福的精神!

但究竟什麼才是耶和華所祝福的精神呢?什麼真正顯示人具有這種精神?我們可以怎樣也表現這種精神,從而得到耶和華的祝福?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我們且一起回顧摩西的時代。當時以色列人正在曠野。不久之前耶和華跟他們締結了律法之約,現在他正教導以色列人以正當的方式敬拜他,包括吩咐他們建造一個活動的會幕在內。這件工程需要大量的金子、貴重的材料和熟練的手藝。以下的一段話向全國人民表明,他們有機會捐獻禮物,供應所需的材料和人力:「凡樂意獻的,可以拿耶和華的禮物來,就是金、銀、銅、藍色紫色朱紅色線……你們中間凡心裡有智慧的,都要來作耶和華一切所吩咐的;就是帳幕和帳幕的罩棚,並帳幕的蓋。」——出埃及記35:5-19。

人民對這個機會作出什麼響應呢?第35章其餘的記載告訴我們,「凡心裡受感」,有「甘心樂意」精神的人,都獻出禮物,努力作工;由此可見他們珍惜面前的機會。(第21,22,26節)他們的反應就如第36章第6節所說的一般:「摩西傳命,他們就在全營中宣告說:『無論男女,不必再為聖所拿什麼禮物來。』這樣才攔住百姓不再拿禮物來。」不錯,他們要被人攔住才肯罷休!耶和華絕沒有耍什麼手段,向百姓施壓力;他只是宣布說:「凡樂意獻的……」結果全國都表現甘心樂意的精神。於是耶和華祝福以色列人,叫他們大大的喜樂,並且保護他們,指引他們所有的工作。

多年之後,同樣的精神再次出現。當時希西家王苦心孤詣要在以色列國中復興純真的崇拜,於是這種精神再現人間。記載告訴我們,一有機會,「會眾就把祭物和感謝祭奉來,凡甘心樂意的也將燔祭奉來。」結果怎樣呢?「這事辦的甚速,希西家和眾民都喜樂,是因上帝為眾民所預備的。」——歷代志下29:31-36。

基督徒表現正確的精神

在基督徒時代,我們可以察覺到同樣甘願自我犧牲的精神嗎?請留意腓立比書1:3-5怎樣談及腓立比的基督徒,保羅說:「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上帝;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的祈求。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腓立比人怎樣特別努力「興旺福音」呢?從接續的經文看來,他們不但願意使生活方式與聖經的原則一致以藉此推廣好消息,而且也熱心傳道,教導別人認識好消息。

所有基督徒都應該這樣熱心參與傳道工作。希伯來書13:15便強調這點,說:「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所以,今日耶和華的真正敬拜者有什麼特色呢?特色就是甘心樂意的精神。若要表現這種精神,所有基督徒都必須親自宣揚好消息。再者,聖經提醒基督徒不該「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上帝所喜悅的。」——希伯來書13:16。

腓立比的弟兄們也用另一種方式表現甘心樂意的精神。在第4章,保羅提及他們好幾次接濟他,使宣揚好消息的工作得以繼續下去。(腓立比書4:14-17)這樣,他們效法耶和華早期敬拜者的榜樣,顯然「以財物尊榮耶和華」。(箴言3:9)如果有類似的機會,我們會表現同樣的精神嗎?

蒙嘉許的精神在今天清晰可見

詩篇第110篇表示,雖然在現今這末世大多數人只關心「自己」,但仍有很多人會表現同樣可嘉的精神,甘心樂意作出自我犧牲。第3節告訴我們,1914年彌賽亞在王國裡開始掌權之後,上帝的百姓會「甘心犧牲自己」,而且「多如清晨的甘露」。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1881年4月,《守望台》作出呼籲,希望有1,000名傳道員參加全時的傳道工作。1881年5月刊強調從事這件工作的人必須是為「天上的酬報工作」。結果四年之內總共有300多人作出響應。當時守望台社屬下獻了身的基督徒為數不多,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在難能可貴。

同樣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清晰可見。例如,1986年平均每月有39萬1,294個先驅(全時間傳道員)參加工作。這較去年增加了百分之21.2,即多了6萬8,473個先驅!這些先驅能夠撥出全部時間參加傳道工作,然而,他們並不是惟一表現甘心樂意精神的人。a

有很多人負有其他的聖經責任,比方說照料家庭,看顧年邁力衰的父母等等;也有些人健康不佳。雖然他們都不能參加基督徒的全時間傳道工作,但也表現甘心的自我犧牲精神。這令耶和華十分欣慰。縱使他們無法不以大部分時間從事世俗工作,照料家庭或承擔其他的聖經義務,但其實在大部分國家中,宣揚王國的工作多半是由這些傳道員擔任的。了解這點可以使我們更清楚看出他們的自我犧牲精神。這種精神得到耶和華的祝福,實在值得稱道。

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表現正確的精神

像在摩西和希西家的日子一樣,今日的基督徒也有機會表現甘心樂意的精神。本地的小組有時會興建王國聚會所或增添類似的設施,機會便來到了。在這樣的時候,同樣的精神依然清晰可見嗎?一點不錯,的確清晰可見!

現在興建王國聚會所常常採用一種方法,稱為王國聚會所速建工程。用這種方法興建聚會所時特別容易看到甘心樂意的精神:星期六大清早便已有數以百計的見證人聚集起來,一直工作至星期日的傍晚為止(有些人甚至徹夜不眠地工作)。他們完成了報章稱為「週末奇跡」的工程。在星期五,空地上除了一塊混凝土板以外,什麼也沒有;可是到了星期日的傍晚,已有一座王國聚會所落成供聚會之用!b

世界各地的分社也有各類建築工程,這時甚至有更大的機會表現甘心樂意的精神。工人完全是自願服務的,他們對種種工程的貢獻實在令人難以想像。除了獻出勞力以外,當然也有財物的捐輸,這才可以購買需用的材料。再者,見證人常常自告奮勇捐贈所需的材料,從而大大減低了建築的成本。

澳大利亞的雪梨市在數年前興建新分社,當時發生的事即是一例。住在昆士蘭州極北的弟兄預備了一批木材運到建築地盤。木材足足載滿了四輛雙輪拖車,估計約值6萬至7萬美元!分社工程進行期間,滿載見證人的公共汽車從遠至2,500哩(4,000公里)外的澳大利亞西部來到,抵達後見證人以四個星期一起自願工作。除此之外,有少數熟練工人自願工作多月,甚至長達一年以上。這實在是上帝所祝福的精神的再現。過去多個世紀以來,耶和華一直大大祝福這種精神。今天它亦常常在各地重現。

見證人經常聚集起來參加大會,這給我們更多機會表現甘心樂意的精神。每個大會都需要很多志願人員,往往在多月之前已開始準備,以求各事順利進行,安排妥當。大會一旦進行,出席的見證人有時多至四分之一會自願擔當許多必需的工作,大會因此得以令人愉快,順利成功。工作有時包括煮飯、清潔在內。大部分出席的人或許沒有留意到這些工作,但耶和華卻絕非視而不見!他會獎賞那些甘願獻出自己以應所需的人。基督徒會「用愛心互相服事」。你有這樣做嗎?例如你有自願在大會服務而贏得耶和華的獎賞嗎?你有考慮過整家人一同參與這種服務嗎?——加拉太書5:13。

這些特別的計劃的確給我們機會懷著甘心樂意的精神獻出自己。但其實還有很多機會讓我們日復一日、週復一週地表現同樣的精神。例如,王國聚會所雖已建成,但你可有充分參與清潔和維修的工作?耶和華既在物質上祝福你,你可有捐獻財物支持小組的活動?你有向本地分社辦事處作出捐輸,支持當地的傳道活動嗎?更重要的是,你有經常參加宣揚好消息的工作,使當地的人成為信徒嗎?什麼事也不能代替我們親自參加這件工作,因為耶穌曾指明這乃是現今這個制度未遭受毀滅之前的首務。——馬太福音24:14;28:19,20;使徒行傳1:8。

耶和華大大祝福這種精神。因此凡培養這種精神的人都發覺,耶和華確實「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作的工和你們為他名所顯的愛心。」如果你表現甘心樂意、自我犧牲的精神,你就必然能夠體驗到「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希伯來書6:10;箴言10:22。

[腳注]

a 請參閱以下各期《守望台》(英文)的文章,其中載有令人鼓舞的感人榜樣,述說一些人怎樣甘心樂意參加全時間的傳道工作:5/15/55,317-8頁;6/15/62,375-9頁;7/15/63,437-42頁;11/1/70,666-70頁;3/15/71,186-90頁;8/15/76,485-90頁;6/15/80,24-7頁。《守望台刊物索引1930-1985》在「耶和華見證人的生活故事」的標題之下也列出更多的經驗。

b 參閱《守望台》(英文)8/1/82,8-11頁和《儆醒!》(英文)7/8/81,16-19頁。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