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改變信仰嗎?
飛行員剛載著101個乘客在沖繩縣的那霸機場起飛。忽然他發現前頭有三架天氣偵察機正朝他迎面飛過來。飛行員迅速向左急轉,才得以避免半空相撞,從而挽救了自己和乘客的生命。這則飛機幸免相撞的新聞由日本北部一份報章加以報導。它正好說明為了挽救生命,有時毅然作出果敢的改變是必需的。
可是,倘若所要改變的是自己的宗教,許多人就覺得是另一回事了。他們會開始感到強烈的恐懼。他們害怕開始走一條陌生的路。正在研究聖經的館井太太道出自己的意見,說:「由於宗教和宗教活動常常都著眼於金錢,所以在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有很多人都對宗教有所懷疑。但我們從小時直到如今,所知所見的全都是宗教節日和習俗。我們從沒有深思過保司[hoji,佛教為死者舉行的定期紀念儀式]究竟有什麼屬靈意義。我們通常只想到保司是和親友鄰舍歡聚的日子。一想到要放棄這一切,或者更糟的是,給家人攆走,我就恐懼不已。」你當地的人也許對改變信仰亦有同感。
人也懼怕其他事情。在許多地方,人害怕他們若改信其他宗教,就不知會遭受怎樣的天譴。日本有個女子剛開始研究聖經。她的親戚說她之所以在健康和家庭方面都出現難題,皆因她「數典忘祖」,研究「外國宗教」而觸怒了祖先的緣故。
另一個使人裹足不前,不敢改變信仰的原因是害怕使配偶或父母不悅。在許多東方國家裡,人認為忠於父母和家庭特別重要。人通常期望新娶回來的妻子支持夫家的宗教觀。即使夫妻二人都不是特別虔信宗教,但跟家庭保持良好關係及維持宗教現狀卻被視為極度重要。一對夫婦在「家庭會議」中受到極大壓力之後,就不再研究聖經了。後來丈夫重新研究聖經,他解釋說:「基本上說來,我們懼怕人。我們覺得應該服從父母,符合他們的期望。我們不想因改變信仰使父母傷心。」
這使我們想起另一個原因,何以這麼多人害怕改變信仰:人都不想給人視作不同。在上文提及的家庭裡,父母阻止兒女研究聖經的理由之一是不想兒女被人視為古怪奇特,或受人排擠於社區的活動之外。
因此,『我應該改變信仰嗎?』這個問題牽涉到強烈的恐懼。結果許多人採取得過且過的態度:『你信什麼宗教其實無關重要,對嗎?所有宗教豈不僅是殊途同歸而已?』一提到宗教,他們就像那三隻為人熟知的猴子一般,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但有些人確曾改變信仰。為什麼呢?有時某個宗教應許給人立時的健康或經濟利益,於是有些人就一方面加入新宗教,同時又維持自己的傳統宗教思想和行為。可是,另一些人卻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的改變過來。然而你也許懷疑,『我真的有充分理由要改變自己的信仰嗎?為什麼有些人會願意改變信仰呢?改變信仰能對我的生活有實在的影響嗎?』我們邀請你查考一下接著的文章所提出的答案。
[第3頁的圖片]
什麼原因促使人墨守傳統的宗教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