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9 5/15 8-9頁
  • 浪子的故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浪子的故事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 相似資料
  • 浪子的故事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浪子回家了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一個青年走入歧途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6年
  • 一位仁慈的父親的寬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守》89 5/15 8-9頁

耶穌的一生與傳道工作

浪子的故事

法利賽人批評耶穌與人所共知的罪人為伍。為了答覆他們的指控,耶穌剛講述完兩個有關復得失落的羊及銀幣的比喻,如今他又繼續設另一個比喻,這個比喻是論及一位仁愛的父親及他對待兩個兒子的方式,而兩個兒子均各有嚴重的過失。

首先是比喻中的主角,那位年幼的兒子,他接收了父親毫不猶疑地分給他的產業之後,便離開家庭,過著道德墮落的生活。但且聽聽耶穌講述的故事,看看你能否分辨其中每個角色各預表誰。

『一個人』耶穌開始說,『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小兒子接過了產業之後怎樣行呢?

耶穌解釋說:『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事實上,他將錢用來花天酒地,與妓女同居。其後,艱難的日子來到了,正如耶穌接著說:

『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飢荒,就窮苦起來。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

既然按照律法豬是不潔的,那麼被迫淪為放豬的人是一件多麼屈辱的事!但這個兒子卻因為飢火中燒,苦不堪言,以致他連餵豬的食物也想拿來充飢。由於窮途末路,耶穌說:『他醒悟過來』了。

耶穌繼續講述他的故事說:『[他]就[對自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

至此我們可以考慮一些事實:假若父親在兒子離家時曾向他疾言厲色,破口大罵,他便很可能不會一廂情願地作出這樣的決定了。他可能會決定回鄉找工作而不會低首下心地去見父親。可是,他絕沒有這樣想,他只想到要回家去!

因此,耶穌在比喻中的父親顯然是指我們仁愛、慈悲的天父耶和華上帝。也許你同時會意識到浪子便是預表那些人所共知的罪人。而耶穌向之談話的法利賽人便曾批評耶穌與這樣的人一起吃飯。

可是,大兒子又預表誰呢?耶穌的比喻怎樣在我們這二十世紀適用呢?本刊下期在討論耶穌那浪子回頭的故事的其餘部分時便會提出答案。路加福音15:11-20,30;利未記11:7,8。

◆ 耶穌向誰講述這個比喻或故事呢?為什麼?

◆ 誰是故事中的主角?他有什麼遭遇?

◆ 父親及小兒子各預表誰?

◆ 我們可以期待從下期雜誌獲悉什麼資料?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