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宣揚者的報導
◻ 使徒約翰說:「我們愛人,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動和真誠上表現出來。」(約翰一書3:18,《新譯》)耶穌則說,「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9)以下來自英國的經驗足以表明以實際的行動表現愛心可以將真理推薦給別人。
蓓琳前往探望她那患有多種性硬化症的母親,後者一向是獨居的。可是,這次蓓琳一踏進屋裡,便聽見洗衣機轉動的聲音,也聽見有人在樓上開動吸塵機。於是便問母親說:「有什麼事發生?誰在這裡?」母親向她解釋,原來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她時,目睹她的苦況,遂自告奮勇給她一臂之助。見證人做完家務,弄好一頓飯之後,坐下來問道:「你預備好了嗎?」蓓琳問:「預備好做什麼?」她的母親解釋她同意與見證人研究聖經。蓓琳本不想留下來,但既然她遠道而來,遂問見證人她是否可以加入討論。事後,她非常欣賞這項研究安排,於是約定在每個星期的同一日來探訪她母親,以便經常參加研讀。最後,一位朋友也跟她一起參加。現在兩人均已受了浸。這個最初的研究導致這家人現在總共有十個成員是耶和華見證人!不錯,要在『行動上』向人提出幫助!
新幾內亞的牧師接受真理
◻ 在耶穌的日子,有些祭司接受了耶穌的教訓。今日有些心地忠實的牧師也如此行。一位環務監督報導一個來自新幾內亞高原地區的經驗足以表明這點。他憶述說:「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一個五旬節教會的牧師——在王國聚會所附近興建了一間細小的教堂。當地會眾的一位弟兄曾向他作見證,他看來非常友善。不久,我前往探訪該會眾,該週住在一個弟兄家裡。他的房子與牧師的住所在同一條街上,相距並不遠。我抵達的頭一個晚上,這位青年人帶備聖經,連同一大群來自他教會的人登門造訪。他們表示渴望聽見王國的信息。他提出許多問題,討論一直延續至深夜。在我探訪期間的每個晚上,他和其他感興趣人士都上門詢問更多問題。我邀請他在接著的星期參加環務大會。他果然跟起初向他作見證的那位弟兄一起出席。事後他繼續研讀聖經,並毅然脫離了五旬節教會。他現在已是一位好消息的經常傳道員了。」
真的,上帝的旨意是要「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摩太前書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