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我看見耶和華的子民顯出信心
你也許還記得跟某些人的對話,因為這些對話對你非常有意義。大約50年前在肯尼亞(肯亞)的時候,我就跟一個朋友有過這樣的對話。當時,我們已經旅行了好幾個月,兩個人都曬得很黑。我們坐在火堆旁,談起了一部電影,而這部電影涉及到一些跟宗教有關的事。我的朋友說:「這跟聖經說的不一樣。」
我笑了出來,因為我從來都不覺得這個朋友是有信仰的。我說:「你對聖經又知道多少?」他沒有馬上回答我。後來他才說,他的媽媽是個耶和華見證人,他從媽媽那裡學到了些跟聖經有關的事。我非常好奇,就催促他再多說一點。
我們一直聊到深夜。朋友告訴我,聖經說統治這個世界的是撒但。(約翰福音14:30)你可能早就知道這件事了,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觀點,激發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我一直聽說這個世界是由一個仁愛公正的上帝統治的,但這個說法跟我看到的現實情況有很大的出入。雖然我才26歲,但我已經看到很多讓我不安的事。
我的爸爸曾經是美國空軍的一名飛行員,所以我小時候就清楚知道核戰一觸即發,因為軍方隨時準備好要發射核彈。我在加州上大學時,越南戰爭的陰影籠罩了我的整個大學歲月。我加入了學生的抗議活動。警察拿著棍棒滿大街追我們,我們也被催淚彈嗆得睜不開眼睛。那是一個混亂的年代,充滿了叛逆的精神。政治人物遭到暗殺,很多人也參與暴亂和抗議活動。各種觀點和主張滿天飛,讓人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從倫敦到中非
1970年,我在阿拉斯加的北海岸找到一份工作,賺了很多錢。之後,我飛到倫敦,在那裡買了一輛摩托車,然後漫無目的地一路往南騎。幾個月後,我到了非洲。我沿途遇到了很多跟我一樣嚮往自由的人,他們都想要逃離現實的困境,擺脫生活的束縛。
由於這些所見所聞,我覺得聖經說的很合理,這個世界應該是由一個邪惡的靈體操控的。那麼,上帝又在做什麼呢?我很想知道。
幾個月後,我找到了答案。後來,我還認識了很多忠於上帝的人,他們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都顯出信心,我非常愛他們。
北愛爾蘭——危機四伏
回到倫敦以後,我聯繫了朋友的媽媽,她給了我一本聖經。後來,我去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一次我在街燈下讀聖經,恰好被一個耶和華見證人看見了。後來,他就幫助我學習聖經。接下來我又去了愛爾蘭的都柏林,並且找到了耶和華見證人的分部辦事處。我敲了敲門,有人開門讓我進去。我在那裡認識了亞瑟·馬修斯,他是一個很有智慧又經驗豐富的弟兄。我說我很希望學習聖經,他就答應教我了。
我學得很投入,如飢似渴地閱讀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書刊。當然,我也看聖經。當時我真的有如獲至寶的感覺!在會眾的聚會裡,我看到就連小孩子也能回答「為什麼世上有邪惡的事?」「上帝是誰?」「人死了會怎樣?」這些問題,而這一類的問題是飽學之士自古以來都百思不得其解的。當時我只跟耶和華見證人來往,這樣做並不難,因為在這個國家我根本不認識其他人。在弟兄姐妹的幫助下,我越來越愛耶和華,也很渴望按照他的旨意去做。
奈傑爾、丹尼斯和我
1972年,我受浸了。一年後,我開始做先驅,並且加入了在北愛爾蘭的紐里一群人數不多的會眾。我在山坡上租了一間小石屋,附近沒什麼人,但有一些牛。我會對著牠們練習演講,牠們一邊吃草一邊聽,好像聽得很認真的樣子。雖然牠們不能給我任何建議,但有牠們在,我就可以練習跟聽眾保持目光接觸。1974年,我受委任做特別先驅。我的先驅同伴是奈傑爾·皮特弟兄,後來我們成了一輩子的好朋友。
當時,北愛爾蘭有很多暴力衝突事件。有些人把北愛爾蘭稱作「炸彈與子彈的國度」,這個說法非常貼切,因為街頭鬥毆、槍擊和汽車炸彈襲擊事件已經是家常便飯了。雖然當地有很多衝突,政治問題和宗教問題糾纏不清,但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都知道耶和華見證人在政治上保持中立。所以我們傳道時沒有受到阻撓,也不用太擔心自己的安全。當地人通常知道在什麼地點、什麼時間會有衝突發生,因此他們也會警告我們,這樣我們就能避開危險。
不過,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驚險的情況。有一天,我跟另一個先驅丹尼斯·卡里根弟兄一起在附近的小鎮傳道。當地沒有耶和華見證人,我們之前也只去過那裡一次。在一家餐館裡,有一個女人指控我們是喬裝成平民的英國士兵,這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愛爾蘭口音。我們聽她這麼說就嚇壞了,因為一個人只是對英國士兵稍微好一點,都可能會被人用槍打穿膝蓋,甚至被槍殺。我們離開了那裡,在寒風中等著公車來。這時,我們看見一輛小轎車停在了那家餐館前面。那個指控我們的女人走了出來,跟車上的兩個男人說話,還很激動地指著我們。那兩個男人慢慢地把車開到我們面前,然後問了我們幾個跟公車發車時間有關的問題。公車來了以後,他們跟司機說話,但我們聽不見他們在說什麼。車上沒有其他乘客,所以我們覺得他們肯定是想等我們離開小鎮之後再對我們下手。但結果出乎意料,我們居然安全地下車了。在下車時我們問司機:「剛才那兩個人是不是向你打聽我們是誰?」司機回答:「我知道你們是誰,我也告訴他們了,所以你們不用擔心,你們很安全。」
1977年3月結婚當天
1976年,我在都柏林舉行的區域大會認識了保利娜·洛馬克斯,這個可愛的姐妹是在英格蘭服務的特別先驅,既忠貞又謙卑。她和弟弟雷從小就認識真理。一年後,我和保利娜結婚了。我們繼續做特別先驅,在北愛爾蘭的巴利米納服務。
有一段時間,我們在貝爾法斯特、倫敦德里和其他一些危險的地區從事分區探訪工作。很多弟兄姐妹因為對耶和華有信心,就拋開自己多年來堅信的宗教觀念,也放下了仇恨和偏見,這讓我們很感動。我們看見耶和華賜福給他們,也保護了他們。
我在愛爾蘭住了十年。1981年,我和妻子受到邀請去參加第72屆基列學校。畢業之後,我們被派去了西非的塞拉利昂(獅子山共和國)。
塞拉利昂——貧困中顯信心
我們跟11個很好的弟兄姐妹一起住在特派傳道員之家。我們共用一個廚房、三個廁所、兩間淋浴室、一部電話、一台洗衣機和一台烘乾機。那裡常常會突然停電。屋頂上有老鼠在亂竄,地下室會有眼鏡蛇溜進來。
渡河去臨近的幾內亞參加大會
雖然那裡的居住條件不是很好,但我們從傳道工作中得到很多喜樂。那裡的人很尊重聖經,也很樂意聽。許多人都學習聖經,並且接受了真理。當地人叫我「羅拔先生」,叫保利娜「羅拔太太」。過了一段時間,因為我在分部的工作越來越多,出去傳道的時間減少了,人們就開始叫保利娜「保利娜太太」,我則變成了「保利娜先生」。保利娜挺喜歡別人這麼稱呼我們。
在塞拉利昂,去偏遠地區傳道
那裡的很多弟兄姐妹都很窮,但耶和華一直照顧他們的需要,有時甚至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這樣做。(馬太福音6:33)我記得一個姐妹的經歷。她手上的錢只夠給她和孩子買當天的食物,但有個弟兄得了瘧疾,沒有足夠的錢買藥,她就把自己的錢全都給了這個弟兄。就在當天,有個女人突然來找這個姐妹,付錢請她做髮型。類似的經歷還有很多。
尼日利亞——認識新文化
我們在塞拉利昂服務了九年之後,被調到了尼日利亞(奈及利亞)的伯特利。這是一個規模較大的分部辦事處,我做的還是辦公室的工作,跟之前的差不多。但對保利娜來說,這個改變很大,不容易適應。以前,她每個月花130個小時傳道,而且有進步非常好的聖經學生。但她現在被派到縫紉室工作,每天都在修補衣服。她花了一段時間才適應這個改變。後來,她發現弟兄姐妹都非常感謝她為大家服務。此外,她也付出努力,找機會去鼓勵其他伯特利成員。
尼日利亞的文化對我們來說很陌生,我們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有一次,一個弟兄來到我的辦公室,介紹一個剛來到伯特利服務的姐妹給我認識。我正準備跟她握手時,她卻跪下來向我下拜。我驚呆了!我腦海中閃過了使徒行傳10:25,26和啟示錄19:10的經文,心想:「我應該阻止她嗎?」同時我又想到,她是伯特利成員了,應該知道聖經是怎麼說的。
我很尷尬,接下來的對話就應付了過去。後來,我做了些研究,發現姐妹的做法是當地的一種傳統習俗,那時尼日利亞的一些地區還有很多人會這樣做。除了女子之外,男子也會跪下來向人下拜。這是他們表達尊重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崇拜。其實聖經裡也有這樣的例子。(撒母耳記上24:8)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因為無知就說出讓姐妹感到難堪的話。
我們在尼日利亞認識了很多弟兄姐妹,他們多年來一直對耶和華有堅定的信心。有一個弟兄叫以賽亞·亞達邦那a,他年輕時就認識真理了。後來他被診斷出患了痲瘋病,就被送到一個專門收容痲瘋病人的地方。他是那裡唯一的耶和華見證人。雖然遇到很多反對,但他幫助了30多個痲瘋病人接受真理,還在那裡建立了一群會眾。
肯尼亞——弟兄姐妹對我很有耐心
在肯尼亞看到了一隻犀牛孤兒寶寶
1996年,我們被派到肯尼亞分部。我一開始說過,我曾經去過肯尼亞。時隔多年,這是我第一次回到這裡。我們住在伯特利裡,那裡有很多訪客,其中包括長尾猴。牠們會搶劫拎著水果的姐妹們。有一天,一個伯特利的姐妹出門時沒有關窗戶,回到房間的時候,發現食物都被翻出來了,一群猴子正在大吃特吃。她尖叫著衝出了房間,猴子們也吱吱亂叫著奪窗而逃。
我和保利娜加入了一群斯瓦希里語會眾。不久後,我就被委派主持書籍研究班(現稱會眾研經班),但我的語言水平很低,跟嬰孩差不多。我會提前做好準備,這樣我就能把問題讀出來。但要是弟兄姐妹的答案跟段落寫的稍有不同,我就聽不懂了。我真的覺得很難為情,很對不起弟兄姐妹。但他們都對我很有耐心,也謙卑地支持這個安排,這讓我很感動。
美國——富裕中顯信心
我們在肯尼亞住了不到一年,就在1997年受到邀請去了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伯特利。這個國家非常富裕,但在這樣的環境也會有相應的問題。(箴言30:8,9)儘管如此,弟兄姐妹們還是顯出了堅定的信心。他們不是用自己的時間和資財來追求更多財富,而是全力支持耶和華組織的工作。
多年來,我們看到弟兄姐妹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顯出信心。在愛爾蘭,弟兄姐妹面對動盪的局勢。在非洲,弟兄姐妹面對貧窮的困境,有些人甚至被迫跟弟兄姐妹分開。在美國,弟兄姐妹面對財富的誘惑。但他們都顯出堅定的信心,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都表明自己深愛耶和華,這肯定讓耶和華非常欣慰!
跟保利娜一起在沃威克伯特利
時光飛逝,日子過得「比織布的梭子還快」。(約伯記7:6)現在,我們在紐約沃威克的世界總部服務,身邊都是真心彼此相愛的弟兄姐妹。能夠繼續跟這樣的弟兄姐妹並肩工作,並且全力支持我們的君王耶穌基督,真的讓我們很快樂,很滿足。再過不久,所有忠信的人都一定會得到君王耶穌的獎賞。(馬太福音25:34)
a 以賽亞·亞達邦那弟兄在2010年去世了。想知道他的故事,請看《守望台》1998年4月1日刊22-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