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應受命運支配嗎?
在以上列出的幾個人當中,惟一不相信宿命論的是耶穌基督。他的見解如何?
第一世紀有關耶穌的記載(聖經的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各書)表明他相信各人能夠影響自己的未來,而未來僅是指他們所遭遇的事而已。
例如,耶穌說上帝會「把好東西給求 他的人」,又說,「忍耐 到底的,必然得救。」同樣,當耶路撒冷的居民漠視為了挽救他們生命而發出的警告時,耶穌並沒有把他們的反應歸咎於命運。反之,他說:「只是你們不願意。」——馬太福音7:7-11;23:37,38;24:13。
我們也可以從耶穌論及在耶路撒冷發生的一場災禍的話看出他的見解,耶穌說:「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路加福音13:4,5)請留意耶穌沒有認為那18個人的死亡是命中注定的,也沒有說他們之死是由於他們比別人更邪惡。他不像當日的法利賽人一樣,企圖把宿命論與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主張加以協調,反之,耶穌主張人可以影響自己的未來。
耶穌的使徒同樣主張救恩是所有人均可以得到的一項選擇。使徒保羅寫道:「這聖經能使你……有得救的智慧。」使徒彼得也說:「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提摩太後書3:15;彼得前書2:2;可參看使徒行傳10:34,35;17:26,27。)黑斯廷斯的《宗教與倫理百科全書》指出,第二和第三世紀的作家,例如查士丁,奧利金,和伊里奈烏斯,『對絕對的命定論一無所知;他們所主張的是自由意志』。
可是,如果有這麼多人,包括他們四周的許多猶太人,都相信各種形式的宿命論,耶穌和早期的基督徒為什麼不信人的命運是前定的呢?原因之一是,這種主張引起許多難題。且舉兩項為例:宿命論與耶和華上帝的品德背道而馳;它與既成的事實大相逕庭。此外,宿命論可以危及你現今和未來的生命。你只要仔細觀察一下便可以看出怎會如此。
宿命論的含意和上帝的品德
早在公元第三世紀,基提翁的哲學家芝諾在雅典教訓學生要「接受天命的安排,承認這種安排雖然方式隱晦,卻是最好的」。可是有一天,芝諾發覺他的奴隸犯了偷竊罪,他就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哲學主張的含意了。怎會如此呢?因為當他責打竊賊時,奴隸反駁說:「我偷竊是命運注定的呀。」
芝諾的奴隸的確不無理由。你若相信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早經前定的,那末咎責一個人作賊,就無異咎責柑橘的種子發芽長成柑橘樹了。畢竟,人和種子都只是按照已定的程式去發展而已。那末,這樣的推理最後會導致什麼結論呢?
請想想,犯罪者若僅是跟隨命運行事,那末注定他們命運的那一位就要對他們的行動負責了。那一位是誰?照宿命論者的說法,就是上帝自己。按此推理下去,上帝就必然是人所犯的一切罪惡、暴行和壓迫的首因了。你接受這樣的結論嗎?
《荷蘭神學》雜誌(Nederlands Theologisch Tijdschrift)的一篇文章指出,這種宿命見解「所預想的上帝形像,至少在基督徒看來,是站不住腳的」。為什麼呢?因為它與受上帝感示的聖經執筆者所提出的上帝形像大相逕庭。例如,請留意以下引自詩篇一書的經文:「因為你不是喜悅惡事的上帝。」「惟有惡人和喜愛強暴的人,他心裡恨惡。」「他[上帝所立的彌賽亞君王]要救贖他們脫離欺壓和強暴。」(詩篇5:4;11:5;72:14)顯然,宿命論的含意與上帝的品德完全背道而馳。
宿命論與事實
關於天災又如何?它們豈不是注定發生而無可避免的嗎?
事實表明什麼呢?請留意對天災成因所作的一項調查發現,正如荷蘭的報章《荷蘭商報》報導:「直至目前為止,地震、水災、山崩和颶風……一向均被認為是自然界的反常現象。可是,進一步的查考顯示人類對自然界的嚴重干擾 大大影響到環境在對抗災害方面的自衛能力。結果,天災比以前奪去更多生命。」——楷書自排。
前文提及的孟加拉國水災便足以說明這點。科學家如今聲稱,「尼泊爾、印度北部和孟加拉國的大片森林受到破壞,乃是近年來孟加拉國時常發生水災的主因之一。」(《呼聲》週刊)另一項報告則說,砍伐森林使孟加拉國的水災頻度增加,從50年一次增至每4年一次。人類干擾世界其他部分的類似行動已招致同樣災禍性的結果——乾旱、森林大火、山崩等。不錯,人類的行動——不是神祕的命運——時常招致天然災禍或使之更為惡化。
既然如此,人類的行動也應當能夠造成相反的結果:把災禍減至最低程度。情形是這樣嗎?是的。請考慮這些事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導,多年以來,孟加拉國內地有數以百計的兒童變成失明。這是無可更改的命運所致嗎?絕不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說服母親們不單以米飯給家人吃,同時也供應水果和蔬菜之後,眼疾便開始減少了。目前,改變飲食已在孟加拉國挽救了數以百計的兒童,使他們不致失明。
同樣,不吸煙的人的壽命平均比吸煙者長三、四年。繫上安全帶的汽車乘客比沒有繫上的人較少遭受致命意外。顯然,你自己的行動——而非命運——會影響你的生活。
宿命論的悲慘後果
正如上文提及,宿命論也可以減短你的壽命。怎會如此呢?在論及「宿命論一些更可怕的例證」時,《宗教百科全書》聲稱:「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獲知日本人的自殺魚雷攻擊以及在希特勒執掌政權時祕密警察的自殺;這些乃是對命定觀念所作的響應,當事人認為命運遠超於個人的生命價值。」在較近時候,同一百科全書指出:「在宗教慫恿之下,對於被認為威脅到伊斯蘭教的目標所發動的自殺攻擊……差不多成為近東新聞報導的經常特色。」諸如此類的報導指出,數以千計的青年士兵上戰場時確信,「如果注定命不該絕,他必定會安然無恙。」
可是,甚至受人尊敬的回教導師也反對這樣的鹵莽行為。例如,一位回教領袖說:「已經在火裡的應該聽天由命;但未在火裡的,就不必自行跳入火坑。」不幸的是,大批兵士並沒有按照這位領袖的忠告行事。在將近八年的戰爭中,伊朗估計有40萬人戰死——死於戰場上的人比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死的兵士還多!顯然,宿命論可以縮短你的壽命,甚至危及你的未來生命。怎會如此呢?
既然宿命論者相信未來像以往一樣是早經預定,無可避免的,那就很容易養成一種危險的性格特徵。什麼特徵?《神學百科全書》答道:「人……自覺無助和微不足道,在看來無可避免的社會過程中可有可無。這誘發一種消極觀念,索性抓牢那迷信的解釋,認為凡事只靠一種不可思議但卻是至高無上的命運去決定。」
什麼使消極觀念如此危險呢?因為它許多時導致一種使人陷於癱瘓的失敗心理。這可能阻止宿命論者採取任何主動,甚至不願接受上帝的奇妙邀請:「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 水來。……你們當就近我來,側耳而聽,就必得活。」(以賽亞書55:1-3)相信命運若使人不願『前來聆聽』,這樣的人就會錯過在將臨的地上樂園裡永遠「得活」的機會了。這是個多高昂的代價!
那末,你站在哪一方呢?你所出身的社會若是人人都以宿命的主張為思想基礎,你也許已毫無疑問地接納這種信仰。不過,本文所討論的各項異議也許可以幫助你看出自己目前和未來的生活大部分均由你自己的行動所模鑄。
正如你已見到,理智、事實——最重要的是——聖經均表明你絕不可對宿命論的失敗心態屈膝。相反,正如耶穌敦促說:「要苦鬥地……進窄門。」(路加福音13:24,《雙語對照強調譯本》,隔行對照)他的話是什麼意思呢?一位聖經評注者解釋說:「苦鬥(agonize)一詞採自希臘運動會。運動員在比賽時候……努力 或苦鬥,竭盡一切力量去取得勝利。」耶穌鼓勵你要努力爭取勝利而非對生活上的失敗屈膝!
因此,要揚棄一切宿命論的消極心態。要聽從上帝話語的敦促,毅然投入永生的賽程,別讓宿命論使你緩慢下來。(參看哥林多前書9:24-27。)要加速步伐去響應上帝所感示的邀請:「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你怎樣才能作出這樣的選擇呢?藉著「愛耶和華你的上帝,聽從他的話,專靠他」。這樣行會導致勝利,因為耶和華會證明「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長久也在乎他」。——申命記30:19,20。
[第7頁的圖片]
摩西絕沒有鼓吹命運,反而促請人「揀選 生命,使你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