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1 12/1 3-5頁
  • 報復是不對的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報復是不對的嗎?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報復的態度害人害己
  • 懲罰——由誰執行?
  • 報應——由誰施行?
  • 上帝報仇的日子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復仇,伸冤
    洞悉聖經(上冊)
  • 為什麼仁愛的上帝會伸冤復仇?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1年
  • 假如你受人冒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守》91 12/1 3-5頁

報復是不對的嗎?

在美國一條快車道上,一個汽車司機遲遲不願把車向一旁靠攏,讓另外一輛汽車超越。結果,後一輛汽車的司機加以報復,開槍射擊前一輛汽車,導致一個無辜的乘客喪生。

一個少女在學校一齣戲劇裡本要擔任的角色給另一個女孩奪去了。為了報仇雪恨,她告訴女孩的男朋友,女孩正在跟另一間學校的男生約會。結果,她破壞了這對小戀人的感情。

許多人認為給別人開罪時有理由要報復。他們或多或少按以下的格言而行:「與其憤憤不平,不如報仇雪恨。」今日,人對鄰人的愛正陷於低潮,但報復的精神卻日益流行。——馬太福音24:12。

你對報復的精神懷有什麼看法?假如你相信聖經,你也許會在原則上相信報復是不對的。然而,我們正生活在一個不敬虔的世界裡,你也許認為敏於寬恕——與睚眦必報剛相反——往往是不切實際的。如果你給別人欺騙或行兇搶劫,你會有什麼反應?若有人不理會你或對別人說你壞話,你會以牙還牙嗎?你會睚眦必報抑或敏於寬恕?

報復的態度害人害己

誠然,開罪別人有不同的程度。但大部分要以牙還牙的人並非遭人行兇搶劫或非法毆打。本文起頭所引述的「冒犯」根本無關緊要,只不過當事人小題大做,堅要報仇雪恨而已。

聖經表示我們絕不應當養成睚眦必報的態度。箴言24:29勸告說:「不可說:人怎樣待我,我也怎樣待他。」為什麼不可呢?原因之一是,這樣的態度既傷感情,又傷身體。報復的念頭不但使人失去內心的安寧,而且妨礙人作理智的思考。請想想以下的新聞報導:「兩名農夫在一個露天停車場裡各從自己的敞篷小型貨車開槍,互相射擊,結果雙雙斃命,就此結束了他們從童年開始、延續了40年的一段仇恨。」試想想,這兩名男子一生的思想都受到怨恨、報復的精神所毒害!——箴言14:29,30。

我們不應養成報復精神的另一個理由是,犯錯的人——即使是犯了嚴重錯誤的人——是能夠改變過來的。例如使徒保羅便曾一度『喜悅門徒司提反被害』,並且「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兇殺的話」。但後來他卻改過自新。多年後,使徒彼得把保羅稱為「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雖然較早時彼得自己的生命也受到保羅所威脅。(使徒行傳8:1;9:1;彼得後書3:15)身受其害的基督徒本可以向保羅報復,尤其是當保羅在大馬士革瞎了眼等待復明之際。(使徒行傳9:3-15)他們若這樣行,就犯了多麼可悲的錯誤!

是故,保羅在羅馬書12:20所提出的勸告無疑很有道理:「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若向仇敵報復,就會使對方的態度變得更強硬,彼此間的仇恨也越深。反過來說,我們若善待冒犯或開罪我們的人,就可能使對方的態度軟化下來,甚至化敵為友。

承認自己的弱點也有助於克服可能引起報復心的惱怒。詩篇的執筆者問道:「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詩篇130:3)我們人人都曾開罪或冒犯過別人。我們豈不欣幸別人並沒有為此堅要報仇雪恨嗎?照樣,我們豈不也應當努力克制自己嗎?耶穌勸告說:「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

不錯,聖經說:「當恨惡罪惡。」(詩篇97:10;阿摩司書5:15)但聖經並沒有說我們要恨那做惡事的人。相反,耶穌吩咐我們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44)我們若以牙還牙,便其實效法犯過者的精神了。古代的一句箴言說:「你不要說,我要以惡報惡;要等候耶和華,他必拯救你。」(箴言20:22)這樣的態度何等明智!我們若抵抗引誘,拒絕效法犯過者,就可以證明自己是得勝者,這樣行無疑好得多。——約翰福音16:33;羅馬書12:17,21。

懲罰——由誰執行?

誠然,有些行為比個人受到冒犯或開罪嚴重得多。我們若是過犯的受害者,那又如何?我們自然覺得,為求公平起見,我們應當設法使對方受到報應。但是受到什麼報應呢?在有些社會裡,人自行設法採取報復行動並非罕見。但這樣的社會卻往往受血海深仇所分裂。今日,無論是上帝的律法抑或是大部分的人為法律,都有充分理由不讓人對罪行私下採取報復行動。這種報私仇的暴行只會孕育更多的暴行而已。

那末,罪行的受害人是否應當逆來順受地任由人傷害呢?這又不必。我們的身體或財物若遭受損害,我們可以向掌權者求助。例如,我們可以報警。在工作地方,不妨稟告主管;在學校裡,則可以去見校長。設立這些權威的理由之一是,他們有責任要主持公道。聖經告訴我們,政府是「上帝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羅馬書13:4)主持公道意味到政府要行使權威,制止罪行及懲罰犯過者。

誠然,主持公道並非時時都能夠一蹴而就。一個厭世的作家說:「主持公道就像一列差不多總是遲來的火車。」不錯,有時火車甚至根本沒有來。行事不公的人也許勢雄力大,以致掌權者也無法加以控制。即使如此,明智之舉仍是保持自制。聖經說:「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言29:11。

報應——由誰施行?

制止自己不設法報復可以為我們帶來很多裨益。我們可以靜心等待,深知只要是有必要,上帝就必定會在適當的時候主持公道。耶和華知道,惡行若不受遏止,就會造成不法。(傳道書8:11)他絕不會容許怙惡不悛的人永遠壓迫人類。由於這緣故,使徒保羅勸戒我們說:「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12:19)不錯,聖經談及創造主有復仇的日子。這會是個怎樣的日子?上帝復仇的對象是誰?我們會在下篇文章討論這些問題。

[第4頁的附欄]

若要控制報復之心,請記住:

□ 上帝決心要主持公道

□ 報復心是有害的

□ 表現仁慈往往能夠減少與別人的磨擦

□ 別人也曾多次寬恕我們的過失

□ 犯過的人可能會改弦易轍

□ 我們拒絕效法世界的行事方式,就等於戰勝了世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