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2 11/1 4-7頁
  • 一個沒有罪的世界——如何實現?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一個沒有罪的世界——如何實現?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罪是什麼?
  • 罪的起源
  • 人設法把罪除去
  • 擺脫罪的縛束
  • 罪將要永遠消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上帝為罪所設的補救方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罪
    洞悉聖經(下冊)
  • 誰能說自己沒有罪?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守》92 11/1 4-7頁

一個沒有罪的世界——如何實現?

喊救命的尖叫聲劃破冬日清晨的寂靜,把東京一個地區的寧謐破壞無遺。一名派報婦人被狂徒追趕五至十分鐘之久,身體多處遭利器刺傷。有十多人聽見她拼命喊叫,卻沒有人願意查探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婦人失血過多而死。一名調查員說:「假如這些人一聽見喊叫聲便報警,她也許就不致喪命了。」

聽見垂死婦人喊叫的人只是沒有理會她,但他們能夠問心無愧地說自己清白無罪嗎?一名曾聽見婦人喊叫的男子說:「我獲悉這宗謀殺案後,星期五那天我整日飽受良心煎熬。」這使我們不禁納罕,罪究竟是什麼?

罪是什麼?

日本東京輔清大學文學評論家兼榮譽教授小田切秀雄指出,人是意識到罪這回事的。《朝日新聞》引述他的話說:「我無法把以往意識到自己有罪的清晰記憶一概抹掉,例如孩童醜惡的自大、可恥的嫉妒、暗裡出賣別人等。我就讀小學時,這種意識已深印在我腦海裡,今日依然折磨著我。」你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嗎?如果你做了一些自知是不對的事,你的內心會譴責你嗎?也許你並沒有實際犯罪,但一股不自在的感覺卻徘徊不去,沉重地壓在心頭。這便是良心作用,以下來自聖經的一段話足以表明這點:「沒有律法的外族人,如果按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們雖然沒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這就表明律法的作用是刻在他們心裡,有他們的良心一同作證,他們的思想互相較量,或作控告、或作辯護。」(羅馬書2:14,15,《新譯》)不錯,大多數人的本性都會對通姦、偷竊、撒謊等行為感到忐忑不安,因為他們的良心作證這便是罪。

可是,人若屢次罔顧良心發出的警告,良心就不會再予人安全的指引了。良心會變成麻木、污穢。(提多書1:15)它會對壞事失去敏銳的感覺。事實上,對於罪,今日大部分人的良心已失去功用了。

良心是衡量罪的惟一工具嗎?抑或還有別的工具可以作為絕對的標準,用來衡量什麼是罪,什麼不是罪嗎?3000多年前,上帝賜給他的選民一套律法;通過這套律法,罪就「顯出真是罪」了。(羅馬書7:13)甚至一些以前受人認可的行為,現今卻顯出是罪來。律法表明上帝的選民以色列人都是罪人,他們都被定了罪。

良心使我們意識到自己有罪,摩西律法則明確地列出各種罪來;那末,這些罪究竟是什麼呢?按照聖經的用法,罪的意思是未能達到上帝的標準。凡是與上帝的品格、標準、行事方式和旨意不一致的事物,都是罪。受造物若未能達到上帝設立的標準,上帝就不能讓這生物長久繼續活下去。是故,第一世紀的一位律法專家警告希伯來裔的基督徒說:「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上帝離棄了。」(希伯來書3:12)不錯,對創造主缺乏信心乃是大罪。因此,聖經所解釋的罪在範圍上比一般人視為罪的事廣闊得多。聖經甚至進一步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23。

罪的起源

這意味到上帝將人造成是個罪人嗎?絕不然。耶和華上帝——人類生命的始源——把第一個人造成完美無瑕。(創世記1:26,27;申命記32:4)可是,第一對人類卻未能達到上帝的標準。他們違反了上帝當時定下的惟一禁令,吃了上帝不許人吃的「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創世記2:17)他們雖被造成完美,現在卻未能達到完全服從天父的標準。他們變成了罪人,因此被判處死刑。

這項古代歷史與今日的罪有什麼關係?聖經解釋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我們人人,無一例外,生來便都是罪人。因此,我們都要死。——傳道書7:20。

人設法把罪除去

亞當把罪遺傳給後代,但也同時把上帝賦予人的良心作用遺傳下來。罪可以使人感到內疚。正如本文在以上提及,人曾試圖用各種方法減輕這些內疚感。但是,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

不論在東方抑或西方,人用來應付罪所生的影響的方法,若不是改變標準,就是乾脆否認有罪這回事。(提摩太前書4:1,2)人類的有罪情況好比一個發燒的病人。罪有如引起病徵的病毒,良心的不安就像令人感到不適的熱病。把體溫計打碎並不會改變病人發高熱的事實。照樣,把道德標準捨棄(正如基督教國許多人所為一般)及把良心的指責置諸不理,也不能就此把罪抹去。

人也許用冰袋降溫,這與人試圖通過神道的淨化儀式去減輕良心的折磨頗相似。冰袋也許可以使發高熱的人暫時降溫,但卻無法把發燒的原因除去。在耶利米的日子,祭司和先知們企圖用類似的方法醫治當時的以色列人。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百姓在靈性和道德上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耶利米書6:14;8:11)但僅是藉著宗教儀式,以及大唱「平安了!」一類的高調,絕不能醫治上帝子民當中的道德崩潰;淨化的儀式也無法改變今日世人的墮落道德標準。

服食退熱藥也許能使發燒的人退熱,可是病毒卻仍然留在病人體內。儒家藉著教育去對付罪惡一事便與此相仿。表面上,儒家幫助人改邪歸正。但實踐禮 只能壓制犯罪的行為,卻無法把人與生俱來的犯罪傾向除去。其實,這種犯罪傾向才是一切惡行的成因。——創世記8:21。

據佛教主張,達到涅槃境界的人能夠把犯罪的傾向除去。這個主張又如何?涅槃(意思是「吹熄」)的境界據說是無法形容的;這意味到一切慾望的終止。有些人宣稱這意味到個人存在的終止。聽起來,這豈不像告訴一個發高熱的病人,他必須先死去,然後才會獲得舒解嗎?不但如此,據稱涅槃的境界是很難達到的,甚至不可能達到。這樣的主張聽來對良心有愧的人有所幫助嗎?

擺脫罪的縛束

顯然,論及生命和犯罪傾向的人為哲學充其量只是安撫人的良心而已。它們絕不能把有罪的情況除去。(提摩太前書6:20)既然如此,有任何方法能夠將罪除去嗎?我們能夠從一本在近東寫成的古書——聖經——尋得擺脫罪的方法。「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你們若甘心聽從,必吃地上的美物。」(以賽亞書1:18,19)耶和華在這裡向以色列人說話。這些人雖是上帝的選民,卻未能達到上帝的標準而對他保持忠誠。同樣的原則對全人類也適用。甘願聽從創造主的話便是把罪潔淨、洗掉的要訣。

至於把人類的罪洗掉,上帝的話語告訴我們什麼?聖經說,因一個人犯罪,全人類都成為罪人;照樣,因另一個人對上帝完全順從,順服的人類便得以脫離苦難。(羅馬書5:18,19)這件事怎樣成就呢?「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8)耶穌基督生來是個完美無罪的人,與未犯罪以前的亞當相等,因此能夠把人類的罪除去。(以賽亞書53:12;約翰福音1:14;彼得前書2:24)耶穌被人以罪犯的身分釘死在苦刑柱上,藉此把全人類從罪和死的捆綁中釋放出來。保羅向羅馬的基督徒解釋這件事說:「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樣,恩典也藉著義作王,叫人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生。」——羅馬書5:6,21。

基督為全人類犧牲生命,使亞當所破壞的均衡得以恢復過來。這項安排稱為「贖價」。(馬太福音20:28)這項安排好比對付發高熱病毒的藥物。藉著把耶穌贖價的價值應用在全人類身上,人類從罪而來的有病情況(包括死亡在內)就能夠獲得醫治。聖經最後一本書以比喻的方式描述這項醫治過程說:「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啟示錄22:2)請想想!一道充滿生命水的比喻性的河在生命樹之間流過,目的是要醫治人類。上帝所感示的這些象徵代表上帝使人類恢復身心完美的安排,而這項安排是以基督的贖價祭物為基礎的。

啟示錄一書的預言性異象不久便會實現了。(啟示錄22:6,7)屆時,耶穌的贖價祭物的價值便會完全應用在人類身上。所有心地正直的人都會成為完美,從而「脫離敗壞的奴役,得著上帝兒女榮耀的自由」。(羅馬書8:21,《新譯》)聖經預言的應驗表明,這項光榮的解放已近了。(啟示錄6:1-8)不久,上帝便要把全球各地的罪惡鏟除,人類會在地上的樂園裡享永生。(約翰福音3:16)不錯,那的確會是一個沒有罪的世界!

[第7頁的圖片]

耶穌的贖價祭物能使這樣的家庭得享永遠的快樂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