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2 12/1 3-5頁
  • 你重視怎樣的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重視怎樣的人?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一般的價值標準
  • 這些是健全的標準嗎?
  • 誰蒙上帝重視?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耶和華見證人對教育有什麼看法?
    關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常見問題
  • 教育——代價與裨益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教育和財富能帶給人美好的未來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1年(公眾版)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守》92 12/1 3-5頁

你重視怎樣的人?

「徵求新娘。膚色白皙,身材苗條;大學畢業或以上程度。出身名門,擁有產業。同一社會等級更佳。」

以上是印度報章不時登載的典型徵婚廣告。你很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看見類似的廣告。在印度,這類廣告通常是未來新郎的父母刊登的。應徵的人也許會附上女方身裹紅綢、穿金戴銀的玉照。如果男家滿意,雙方就可著手商討婚嫁事宜。

一般的價值標準

在印度,人要求新娘膚色白皙是十分普遍的事。印度社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所謂低等級的人都是膚色黝黑的。最近,當地電視台播出一部電視劇,故事描述兩個女孩子,一個膚色白皙,另一個膚色黝黑。膚色白皙的女孩生性殘暴、舉止粗魯;膚色黝黑的一個卻仁慈體貼、和藹可親。後來,有一項奇異的轉變發生:膚色白皙的女孩遭受報應,皮膚突然變黑;相反的是,膚色本來黝黑的一位,皮膚反而白淨起來。顯然,這個故事旨在說明善有善報,而善報竟是白皙的膚色。

這類的種族成見往往比我們所意識到的根深蒂固得多。且舉個例,有一個亞洲人到西方國家旅行,埋怨因膚色不同、眼角上斜而受到不平待遇。這種待遇使他感到憤懣不平,認為別人歧視他。可是,他返回自己家鄉後,卻可能同樣這般對待其他種族的人。甚至在今日,許多人衡量別人的價值時,也往往以膚色和種族背景為前提。

「錢能叫萬事應心。」古代的所羅門王這樣寫道。(傳道書10:19)這句話多麼真實!財富對於人獲得怎樣的看待也舉足輕重。然而,財富的來源卻很少受人質疑。人是由於工作勤奮、善於理財而致富,還是由於欺詐不忠而發達呢?這事很少受人質疑。不論富人的錢財如何得來,他們仍然會得到很多人的阿諛奉承。

在今日充滿競爭的世界裡,高等教育也深受人重視。孩子一出生,父母便著手為他儲一大筆金錢供未來教育之用。到孩子兩三歲大,父母開始擔心如何把孩子送進合適的託兒所或幼兒園,幫助他踏上邁向大學學位的長遠路途的第一步。看來不少人認為,人只要擁有著名大學的畢業證書,就必然可贏得別人的重視和尊敬。

不錯,膚色、教育、錢財、種族背景——這些因素已成為很多人衡量,甚或預先判斷別人的標準。這些都是他們決定誰應該或不該受到重視的因素。你又如何?你重視怎樣的人?你是否認為富有的人、膚色白皙的人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當受更多的重視和尊敬呢?若然,你就要嚴肅地考慮一下你所依據的標準了。

這些是健全的標準嗎?

《印度人的世界》一書說:「若有低等級的人殺了一個婆羅門,他可能會被嚴刑處死,財物充公,靈魂永不得超生。相反,若有婆羅門殺了人,他只是被罰款,無需處死。」雖然該書談論的是古代的日子,但今天的情況又如何?甚至在這20世紀,種族偏見和社群間的衝突曾導致血流成河。然而,這樣的事情並不僅在印度發生。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造成長期的仇恨和暴力,美國的種族歧視,波羅的海各國間的民族偏見等(例子不勝枚舉),都是由人與生俱來的民族優越感所造成的。的確,將某個國家民族視為優於其他人的觀念,絕沒有結出和平的善果。

財富又如何?毫無疑問,有不少人憑著忠直、勤奮地工作致富。可是,黑社會罪犯、黑市商人、毒品販子、非法軍火商等也積聚了巨量財富。誠然,他們有些曾慷慨解囊,捐錢給慈善機關,甚或資助各項濟貧計劃。但他們的犯罪行為卻為受害人帶來難以言喻的痛苦和煩惱。即使犯法程度較淺(例如受賄或採用有問題的生意手段)的人也曾由於產品失靈或服務出現問題,結果造成了挫折、傷害及死亡。是故,財富本身絕不是衡量人的可靠標準。

學問又如何?人若擁有許多畢業文憑和頭銜,是否就足以保證他為人忠實正直呢?這意味到他就應當受到重視嗎?誠然,教育能夠使人見識廣博。有些人曾充分利用所受的教育造福別人,他們無疑配受尊榮。可是,受教育的階級肆意剝削及壓迫平民大眾的歷史事例卻班班可考。請也考慮今日大學裡的情況。校園裡充滿濫用麻醉劑和性傳染病的難題。很多學生上大學只為了追求金錢、權力和聲望。人所受的教育絕非判斷他的真正為人的可靠準繩。

不,膚色、教育、錢財、種族背景,或諸如此類的因素,都不是衡量人的價值的健全標準。基督徒絕不應當專注於這些事,以求獲得別人的重視。那麼,人關注的應當是什麼?他應當跟從什麼標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