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蒙上帝重視?
我們人人都渴望得到朋友喜愛。但對基督徒說來,更大的願望應當是蒙上帝喜悅。詩篇84:11說,耶和華上帝「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耶穌誕生時,天使歡欣地應許說:「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加福音2:14。
但上帝所喜悅的人是誰呢?上帝的標準與人的標準一樣嗎?正如上篇文章指出,兩者顯然並不一樣。既然基督徒應當「效法上帝」,我們大家最好問問自己:我重視上帝所重視的人嗎?抑或我判斷人時試圖跟從世俗的標準?(以弗所書5:1)我們若要蒙耶和華喜悅和嘉許,就必須按照他的觀點看事物。
上帝的較高標準
使徒彼得說:「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此外,使徒保羅也指出,上帝「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使徒行傳10:34,35;17:26)因此,合理的結論是,不管身體特徵如何,人人在上帝眼中都是平等的。既然如此,基督徒若特別重視某些人,只因他們來自某個地區、具有某種膚色,或屬於另一個種族,那就不對了。基督徒最好跟從耶穌基督的榜樣,因為甚至仇敵也承認他是大公無私的。——馬太福音22:16。
「膚淺」一詞不時被人用來描述一些淺薄、不重要的事物。膚色便是這樣的東西——僅是膚淺的事物而已。膚色並不能把人的品性內涵反映出來。我們選擇交往和吃喝的友伴,或握手的對象時,絕不應當單看對方的膚色。不要忘記,啟發人寫出有史以來若干最優美的情詩的少女如何論及自己。她說:「我雖黝黑,卻很秀美,……我黝黑,因日頭把我曬黑了。」(雅歌1:5,6,《呂譯》)民族和膚色都不是予人尊重的可靠準則。遠較重要的是,人是否敬畏上帝及秉公行義。
上帝對物質資財懷有什麼看法呢?在宇宙眾生中,上帝最喜愛和重視的,莫過於他的兒子耶穌基督。可是,耶穌在地上時「卻沒有枕頭的地方」。(馬太福音8:20)他沒有土地、房屋、田地、果樹、牲畜。然而,耶和華卻尊榮耶穌,把他擢升到宇宙中僅次於上帝自己的地位。——腓立比書2:9。
耶穌基督蒙上帝重視,因他的富足並不在乎物質東西,乃在於他的善工。(可參閱提摩太前書6:17,18。)耶穌勸勉門徒說:「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馬太福音6:19,20)基督徒絕不會只重視那些在物質方面富足的人,因此他們不會按人所擁有的財物而厚此薄彼。他們樂於親近在上帝面前富足的人——不論貧富。要記住,「上帝……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的國。」(雅各書2:5)人若懷有上帝的觀點,就不會落入世界一般重富輕貧的風氣中。
至於教育,聖經清楚表明,上帝敦促我們要尋求知識、智慧,而耶穌基督乃是地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教師。(箴言4:7;馬太福音7:29;約翰福音7:46)但蒙上帝重視的卻不是世俗的智慧或教育。剛相反,使徒保羅告訴我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哥林多前書1:26,27。
上帝重視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但這些人所受的並非世俗高等學府的教育,而是來自上帝的話語聖經,透過真理的『清潔言語』而受的教育。(西番雅書3:9)事實上,今日耶和華正通過一項教育計劃親自教導他的子民。這項教育現正伸展到全球各地。正如以賽亞先知所預告,各國族的人紛紛響應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上帝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基督徒絕不尊崇世俗教育;反之,他們樂意親近那些以言行證明自己是『受耶和華所教的人』。藉著這樣行,他們『必大享上帝所賜的平安』。——以賽亞書2:3;54:13。
我們是可以蒙上帝重視的
不錯,在對人表示重視方面,上帝的標準跟世人的標準大相逕庭。但無論如何,我們若想蒙上帝重視,就必須竭力接受他的話語的指引。這意味到我們必須學會按上帝的觀點看別人,而非按人的觀點去看,因為人的標準可以深受自私心和偏見所影響。我們怎樣才能按上帝的觀點去看人呢?
耶和華上帝鑑察人的內心。他看重那些表現諸如愛心、良善、仁慈、恆忍等品德的人。我們也當如此行。(撒母耳記上16:7;加拉太書5:22,23)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去看出別人的內在為人,而非看對方的膚色或民族背景。我們絕不應當只看重富有的人。反之,我們最好緊記上帝對財富的看法,盡力「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提摩太前書6:18)若要蒙上帝重視,我們必須繼續加深對上帝和他兒子耶穌基督的確切認識,在真理的清潔言語方面接受進一步的教育。(約翰福音17:3,17)這樣我們就能夠置身在蒙上帝重視的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