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3 12/1 10-13頁
  • 耶和華在現今施行的拯救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耶和華在現今施行的拯救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愛心化作行動
  • 普世的弟兄團體
  • 真正保護的來源
  • 在愛中一起生長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弟兄之愛,堅不可摧
    警醒!2003年
  • 賑災職務
    上帝的王國統治了!
  • 緬甸風暴的受害者獲得援助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守》93 12/1 10-13頁

耶和華在現今施行的拯救

聖經向我們論及耶和華說:「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主[耶和華]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詩篇34:19;彼得後書2:9。

今日耶和華怎樣在他百姓陷於困境時予以援手呢?他不會像許多人所期望一樣以神奇的方式扭轉大自然的力量,或通過超自然的行動帶來拯救。相反,他會以一種大多數人都並不真正理解的力量——愛心——這樣做。不錯,耶和華深愛他的子民,並教導他們要彼此切實相愛;藉著這種強烈的互愛精神,耶和華在他們當中成就了一些近乎奇跡的事。——約翰一書4:10-12,21。

有些人可能辯稱,在危難的時候,人所需的往往是食物、醫藥、必需品而非愛心。當然,食物、醫藥和必需品十分重要,但使徒保羅卻指出:「我若……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哥林多前書13:2,3。

我們不時讀到報導,有些人因為疾病或飢餓而幾乎喪命,但救援物資卻往往被棄置在碼頭,任其腐爛或被蟲蛀;甚至更糟的是,這些物資可能落在一些貪得無厭或寡廉鮮恥的人手裡,藉此中飽私囊。因此,供應救援物資是一回事,能夠真正造益那些身陷困境的人卻完全是另一回事。但真正的愛心和關懷卻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愛心化作行動

1992年9月,颶風依妮璣吹襲夏威夷有5萬5000人口的歐胡島。當日烈風的時速為210公里,陣風時速則高達260公里。暴風結果導致2人死亡,98人受傷,吹毀了島上百分之75的住宅,有8000人無家可歸,財物損失估計高達10億美元。在這個細小島嶼的居民當中,約有800名耶和華見證人,分布在六群會眾裡。他們的景況又如何?

在依妮璣實際抵達之前,會眾的長老已在周遊監督指揮下與會眾裡的所有成員取得聯絡,以確定他們正處於安全的環境而能夠應付颶風吹襲。這種仁愛的關注使見證人得以作妥準備,從而避免了嚴重的傷亡。——可參閱以賽亞書32:1,2。

儘管通訊設備和交通嚴重中斷,守望台聖經書社檀香山分社的三位代表在颱風過後隨即從民防署取得特別許可,跟第一批救援人員一同飛抵歐胡島災場。他們即時與當地的見證人取得聯絡,並於翌日清晨召開會議,計劃救援工作。他們成立了一個救援委員會,負責評估需用物品的數量,以及把檀香山分社辦事處送來的救援物資收集起來。他們馬不停蹄地指揮工作進行,將救援物品派發到有需要的人手裡,並且協助人將損毀的房子加以清理和修葺。

其他島嶼的見證人也紛紛向災區的弟兄伸出援助之手。歐胡島的機場一重新開放,70名見證人就隨即飛抵災區協助賑濟。運往災場的救援物資總值約為10萬美元,包括有發電機、暖爐、提燈和食物等。島上的一所聚會所則開放作為收發站。當時有些人擔心聚會所的救援物資會遭人劫掠;但不久之後,有多輛軍車駛到王國聚會所的露天停車場,司機們請求見證人讓他們的車停泊在那裡。這樣,由於有負責守衛軍車的士兵駐紮在場,難題遂得以迎刃而解。

弟兄們帶備發電機上門,用兩三小時向每戶人家提供協助,使他們的冰箱可以繼續操作。此外還有多隊弟兄被派到不同的住戶那裡,協助他們清理和修葺損毀的地方。他們協助一位姊妹清理房子;這位姊妹的丈夫以往極力反對真理,但這次他所目睹的情景令他大受感動,甚至流下淚來。一位來自美國大陸的訪者看見另一群見證人在災場工作;他深受他們的良好品行和組織所感動,於是親自上前問見證人究竟什麼促使他們與眾不同。弟兄向他解釋,這是由於他們愛上帝和愛他們的基督徒同工的緣故。那位男子於是說:「那麼,我怎樣才能認識上帝呢?」(馬太福音22:37-40)然後他補充說:「你們的組織效率這麼高,很可能在我回到佛羅里達州時,已有人在我家等我了!」

耶和華見證人在歐胡島總共協助了295個家庭清理和修葺他們的住宅。其中有207戶只需輕微的修葺,但有54戶遭受嚴重損壞;有19戶則完全被摧毀。他們的工作也包括探訪島上的每個見證人,確定他們已獲得適當的照顧。當見證人將救援物品送到一位姊妹家中時,一個信奉佛教的鄰舍說,佛教團體連一個茶包也沒有給他。多位見證人也替另一位女士清理房子,後來這位女士說:「你們到我家已有一段時間,我看出你們實在是好鄰舍。你們以這種方式對鄰人表現愛心,這足以表明你們所隸屬的是一個怎樣的組織。謝謝你們的辛勞工作。」

那些負責救援工作的弟兄除了照料基督徒同工的物質需要之外,還關注到他們的靈性福利。在颶風過後不及兩天,當地的幾群會眾已恢復舉行聚會。會眾裡的書籍研究班也很快重組起來。十位具備資格的長老從其他海島來到歐胡島,協助當地的長老從事牧養工作,探訪島上的每個見證人。接著的星期日,全部六群會眾聚集起來舉行《守望台》研究班,並由救援委員會的一位成員講出一個30分鐘的演講,報導在當地執行救援工作的經過。30分鐘的結束演講則由分社委員會的一位成員講出,他是為了參與今次救援工作而專程由檀香山來到歐胡島的。一位在場人士報導:「人人都為了獲得這些優良督導而感到欣慰。他們已獲得屬靈的裝備去應付餘下的難題。聚會結束時,很多聽眾感動到流下淚來,掌聲更連綿不絕。」

普世的弟兄團體

這種愛心和關懷乃是普世耶和華百姓的標誌。大約一年前,旋風瓦爾吹襲西薩摩亞島,造成不少損失。其他國家的耶和華見證人立即伸出援助之手。後來,政府當局撥出一筆援助金給當地所有宗教,用來修葺他們的物業。見證人也接獲資助,但他們卻將款項退還給政府,並以書面解釋他們已將損毀的地方完全修理好,所以政府可以運用該筆款項來修葺官方的建築物。見證人的這項行動受到當地一份報章報導。一位政府官員就這件事對見證人說,他為自己的教會感到慚愧,因為儘管教會所有受旋風損毀的建築物都已獲得保險賠償,他們仍然接受政府的援助金。

類似地,在1992年9月,法國東南部的烏韋茲河泛濫,韋松拉羅邁納和周圍的15個社區都飽受蹂躪。但見證人迅速作出支援。在一夜之間,洪水造成了40人喪生,摧毀了400間住宅,損壞了數以百計的其他房屋,並使數以萬計的家庭沒有水電供應。翌日清早,當地會眾的見證人是最先來到災區向水災難民提出協助的人。該區附近的見證人家庭更仁愛地收留一些無家可歸的見證人。數以百計來自遠近各處的見證人紛紛前來提供協助。他們在鄰近的奧朗日城成立了一個救援委員會,統籌四隊志願人員的工作;他們負責協助潔淨房子,清理泥淖,並清洗大量的骯髒衣物,並在所有蒙受影響的地區預備及分發食物食水。他們更自告奮勇清理當地的一所學校和數幢市政大樓。他們那孜孜不倦的精神的確深受他們的弟兄和社區的人所賞識。

在其他許多不同的地區,耶和華見證人也像別人一樣曾因洪水、暴風及地震而受苦。但他們深知這一切都是由於若干不能預知或無法避免的環境因素所促成的,所以他們絕不會歸咎於上帝或任何人。(傳道書9:11)相反,他們深信,無論他們面對什麼不利的困境,對信徒同工所懷自我犧牲的愛心都會促使他們伸出援助之手。這些仁愛的善舉乃是由於他們共同擁有的信仰所促成的。門徒雅各解釋說:「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15-17。

真正保護的來源

耶和華見證人並不期望上帝施行奇跡去庇佑他們,反之,他們意識到他們可以在普世的基督徒團體中尋得保護。事實上,在危難的時候,弟兄的友愛甚至可以成就一些近乎奇跡的事來。他們記得耶穌在馬太福音17:20所說的話:「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不錯,每逢真正的基督徒在信心之外更加上愛心,並且將其化作行動,這樣,即使如山的障礙都可以迎刃而解。

在現今這動盪不安、危難重重的時代,耶和華的百姓在全球各地都感受到上帝的保護。他們的確與詩篇的執筆者有同感:「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你——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詩篇4:8)他們充滿信心地將注意力集中在當前的急務之上:「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日]才來到。」(馬太福音24:14)他們肯確地期待耶和華的應許實現,屆時,他們可以生活在一個和平公義的新世界裡,不用再經歷任何天災人禍。——彌迦書4:4。

[第12頁的圖片]

遠近各處的見證人紛紛前來援助受洪水影響的災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