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帝的工作上應付思鄉病
耶穌基督吩咐他的跟從者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28:19)對許多基督徒來說,履行這個使命意味到要接受一些遠離家鄉的艱辛環境。例如,周遊監督和他們的妻子,以及其他一些人,都由於為上帝服務而放棄了許多東西。對耶和華手下這些見證人來說,思鄉病可以成為一項真正的挑戰。
你若緬懷過去那充滿安全和愛心的環境,思鄉病便會油然而生。它所導致的強烈感情可以使你深感抑鬱,甚至覺得無法堅持下去。事實上,有些人變賣了財產,花費了大量金錢移居外地之後,最後竟然放棄計劃而重返家鄉。原來他們被思鄉病所勝。
這種感情的衝擊通常會在人初次移居外地時頻常出現,但對有些人來說,這種感覺卻延續終生。雅各在離開家鄉20多年之後仍『想念父家』。(創世記31:30)什麼人易受思鄉病所困擾?什麼因素會觸發思鄉病?人可以怎樣應付這種感覺?
什麼觸發傷感?
任何人都可以受思鄉病所苦。例如,米底亞王阿斯提亞格斯的女兒亞美蒂斯顯然有充分理由感到快樂。她擁有財富、聲望以及豪華的住所。然而,她卻念念不忘米甸的崇山峻嶺,因此她的丈夫尼布甲尼撒王決定在巴比倫興建所謂的空中花園去慰解她。
一個人的生活若看來比他移居外地之前較艱苦,思鄉的愁緒便更難抵受。猶大人流亡異鄉時不禁嗟嘆說:「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詩篇137:1,4。
有許多事都可能挑起人的思鄉愁緒。特莉在離開加拿大之後說:「有一天,一幅家庭照片從書裡滑出來。我將相片拾起,一陣思鄉的愁緒忽然湧上心頭,我不禁潸然淚下。」克里斯由倫敦遷到一個貧窮得多的國家,他承認說:「僅是認出一首舊歌的旋律或一道菜式的香味,便足以使我深深懷念我所撇下的東西。」——可參閱民數記11:5。
緊密的家庭關係往往是引起思鄉病的一個因素。現正居住在鄰國的巴西女子羅思莉評論說:「每逢我收到來自家鄉的壞消息,而自己又無法在場幫忙,我就禁不住覺得沮喪。有時如果沒有收到任何消息,我就會胡思亂想而心情更差。」賈尼絲從北美遷移到亞馬遜熱帶地區的一個小鎮。她說:「每逢我聽到來自家鄉的好消息,思鄉之情便油然而生。我聽聞親友團聚,大家多麼開心,我就禁不住希望自己也能夠在場。」
與親友分離並不是導致思鄉病的惟一理由。琳達解釋說:「我因為不曉得在什麼地方買到自己所需的東西而大感沮喪。我既不知道價錢,也不懂得講價。擁有一輛汽車實在非我所能負擔。但每逢我試圖擠上人多的公共交通工具,總是被人你推我撞。這使我不禁渴望返回家鄉去。」珍妮特論及兩地在文化和經濟上的差異,說:「使我不安的是這裡的窮困境況。我以前從未見過人討飯,也未見過一個大家庭擠在一個沒有自來水供應的房間裡。……這些事令我不安極了。我覺得自己實在無法再留下來。」
應付你的感覺
對所愛的人或對在成長歲月中熟識的環境懷有強烈的感情是很自然的,我們無需為此感覺不好意思。耶和華上帝賦予我們感情,使我們能夠與人享有溫暖、親密的關係。在以弗所,會眾裡的基督徒長老都是感情成熟的男子。然而,使徒保羅結束他的探訪時有什麼事發生?當時「眾人痛哭,抱著保羅的頸項,和他親嘴。」(使徒行傳20:37)當然,這件事跟思鄉病並無關係。然而,它卻足以令我們深思。流露感情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我們不應當受感情所控制。那麼,你可以怎樣成功地應付思鄉病呢?
學會說當地的語言是令人感覺安頓下來的一個要訣。如果異國的語言令你在溝通方面受到障礙,思鄉的愁緒便可能會加劇。因此,若是可能的話,最好在遷往某個地區之前先學會讀和講當地的語言。不然,就要在抵達的最初數星期專心學習當地的語言,因為這是你最起勁的時候,是學習的最好時刻。如果你善用這幾個星期專心學習,你很快就能夠與人交談了。這可以幫助你減輕思鄉的感覺。
要盡快結交新朋友,因為這可以幫助你有賓至如歸之感。耶和華見證人的會眾是你結交真正朋友的好地方。要採取主動,並且關心別人。設法認識他們的背景、家庭狀況、難題及興趣。你也可以邀請他們到你家作客。結果,你會發覺別人亦會相應對你表示關心。
在上帝的子民當中,友誼可以有如家庭關係一般密切。耶穌說:「凡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馬可福音3:35)基督也向他的跟從者說:「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馬可福音10:29,30)這種奇妙的屬靈弟兄關係可以使我們甚至身處異國也不致感到孤單寂寞。
與家鄉的親友保持友誼也可以幫助你應付思鄉病。你可能感到驚奇,移居外地之後,你發覺以書信保持聯絡特別有意義,因為你得可能會花許多心思去寫,也有許多趣事可談。前文提及的珍妮特提議說:「長途電話頗為昂貴,但寄一盒錄音帶卻便宜得多。起初你可能感到向著一副機器說話有點不自然。可是如果你把這件事當作通過擴音器跟別人交談,就容易和有趣得多了。」你也可以請對方回寄一盒錄音帶給你。
雪莉在25年前從美國移民到拉丁美洲去,她說:「我經常寫及一些富於造就的經驗,而非總是提到自己的難題。這鼓勵其他人繼續寫信給我。」可是要小心,寫太多信可以妨礙你結交新朋友。德爾從加拿大遷往另一個國家,他說:「要避免呆在家裡,頹然想念自己所失去的東西。相反,要出去走走,欣賞一下你的新環境。」
要設法認識新國家的風俗習慣、歷史、趣談以及國內風景優美和富於趣味的地方。這可以幫助你不致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消極的事上。如果你想安心留在你所移居的地方,就最好不要太快或太頻常回鄉探親。結交新朋友和習慣新環境是需要時間的。回鄉過久會中斷這個過程。一旦你已能夠在新地方安定下來,你便可以計劃回鄉探親,然後再回來。但在這期間,最好仍繼續與新地方的朋友保持聯絡。
繼續向前瞻望
耶和華將整個地球賜給我們作家園。(詩篇115:16)如果你能夠養成喜樂的基督徒精神,在任何地方生活都會是愉快的。如果你是為了推廣王國事務及宣揚王國好消息而移居外地,或遷到國內的其他地方去,要懷著喜樂的期待這樣行。要渴望結交新的朋友,學習不同的風俗,幫助別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或在上帝的工作上做一些富於酬報的事。
無論你身處何方,耶和華上帝都是一個時刻與你同在的良朋。(詩篇94:14;145:14,18)因此要在禱告中與他親近。(羅馬書12:12)這可以幫助你把身為上帝僕人的人生目標緊記在心。亞伯拉罕和撒拉離開他們那舒適的家鄉吾珥時,便將自己的目標緊記在心。為了服從耶和華的命令,他們不惜離開自己的親友。(使徒行傳7:2-4)如果他們不斷想及和懷念自己所撇下的家園,他們就會找機會回去。但他們卻仰望一個更美的家鄉——最後生活在上帝王國治下的樂園裡。——希伯來書11:15,16。
到海外或國內一些對王國宣揚者需要較殷的地區傳道可以是一項頗大的挑戰。但這也是一項收穫豐富和最富於酬報的工作。(約翰福音15:8)如果有些消極的思想暫時壓倒你,你可以藉著將目標緊記在心和瞻望未來而克服這種感覺。一個未婚的海外傳道員姊妹說:「每當我感覺愁緒湧上心頭,我便盡力想及將臨的新世界,屆時全人類會怎樣成為天下一家。」這樣的愉快憧憬可以幫助你保持喜樂而不致受思鄉病所壓倒。
[第29頁的圖片]
基督徒無需讓思鄉病妨礙他們執行自己的服事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