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是不死的嗎?
親友開始瞻仰這個17歲男孩子的遺容,他們默默無言地逐一在靈柩旁邊走過。他的同學幾乎認不出他來。由於接受化學療法,他掉了很多頭髮。在癌病侵蝕下,他的身體變得瘦骨嶙峋。這真的就是他們的朋友嗎?僅在幾個星期之前,他還是生氣勃勃,精神飽滿;他時常發問,而且充滿新意!男孩子的母親聲淚俱下,一遍又一遍地說:「湯米現在是快樂的。天主要湯米跟他一起在天堂享福。」
認為自己的孩子仍然活著的想法,使這個悲痛欲絕的母親尋得一點希望和安慰。她從教堂學到,魂是不死的。魂就是人的性情、思想、記憶的發源處,也就是所謂「自我」的所在。這個母親深信,兒子的魂並沒有死去。因為魂是活著的靈體,人死時,魂離開人的軀體,去到天上,跟天主和天使在一起。
每逢有不幸事情發生,只要有一線生機,人總會把它緊緊抓住。因此,我們不難看出何以靈魂不死的道理對人有這樣大的吸引力。請考慮一下神學家佩特森·史密斯在《死後福音》一書道出自己對死亡的看法:「死亡把我們引進一個妙不可言、不可思議的世界。要是把死亡和隨之而來的東西比較起來,死亡實在算不了什麼。」
在環球各地,不同文化、信奉不同宗教的人都相信,人軀體之內有個不死的魂,這個有知覺的靈體會在人死後繼續活著。基督教國有數以千計的宗派和教派,但幾乎所有都相信靈魂不死的道理。猶太教的正統教義也提倡這個主張。印度教徒相信人的「自我」(或魂)在太初時已經被造,到出生時就被困在軀體之內;到人死時,魂會繼續轉到另一個軀體內,循環不息地轉世投生。回教徒相信,魂跟軀體同時產生;人死後,魂會繼續活下去。信奉其他宗教的人,例如非洲泛靈論教徒、神道教徒,甚至佛教徒都以不同的方式提倡類似的主張。
令人困惑的問題
無可否認,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受到靈魂不死的主張所吸引。但這個主張引起了許多令人困惑的問題。例如,人們想知道,如果死去親者生前所過的生活不算最好,他的魂會去到什麼地方?他會不會轉世投生成為某些較低等的生物?還是會被打發到煉獄去,在那裡經歷烈火的煉淨,直至配上天堂為止?更糟的是,他是否要在烈火熊熊的地獄裡永遠受苦?還是,像許多相信泛靈論的人所主張,他是個生者必須安撫的靈?
這樣的主張為生者帶來許多沉重的負擔。我們是否必須安撫死去親者的靈,不然他們就會向我們報復?我們是否要救他們脫離某個可怕的煉獄?還是,想起他們在地獄所受的苦,我們就感到恐懼戰抖呢?又或者,我們是否應該認為死者的魂已附在動物身上?
關於上帝本身的問題也使人感到不安。例如,許多父母都像本文開始時提及的母親一樣,起初以為天主「帶走」孩子的不死的魂,到天上跟他一起。但不久,許多人就開始懷疑,天主究竟是個怎樣的神。如果他僅為了想孩子提早到天上去,就把可怕的疾病加諸孩子身上,接著更從悲痛欲絕的父母手中把這個寶貝兒奪去,這樣的神,哪有公平、愛心、憐憫?有些人甚至質疑,這樣的上帝是否還算是智慧的。他們會問,如果所有人最終都是到天上去,一個睿智的神為什麼在一開始時卻將人安置在地上?這豈不是說,創造地球只是費時失事之舉?——可參看申命記32:4;詩篇103:8;以賽亞書45:18;約翰一書4:8。
顯然,無論出於什麼形式,靈魂不死的主張都引起了許多令人費解,甚至自相矛盾的問題。為什麼?大部分難題都跟這個主張的起源有莫大關係。簡略地查看這個根源會對你有啟迪作用。如果你知道聖經對魂的主張,你也許會感到意外。跟世上一般宗教比較起來,關於人死後的前途,聖經能向人提出更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