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復活的信念有多強?
「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人雖然死了,也會獲得生命。」——約翰福音11:25。
1,2.為什麼敬拜耶和華的人必須對復活的希望懷具信心?
你對復活所懷的希望有多強?這個希望使你有力量應付對死亡的恐懼,在親者去世時給你所需的安慰嗎?(馬太福音10:28;帖撒羅尼迦前書4:13)上帝的許多古代忠僕堅信復活的希望,所以有力量忍受鞭打、譏嘲、酷刑、監禁。你像他們一樣對復活堅信不疑嗎?——希伯來書11:35-38。
2 不錯,衷誠敬拜耶和華的人都當對復活深信不疑,一生的行事為人也該受這個信念所影響。在上帝指定的時候,海洋、死亡和海地斯都會交出其中的死者,復活的人於是有機會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每想到這件事,無疑令我們雀躍不已。——啟示錄20:13;21:4,5。
懷疑人是否會有來生
3,4.關於死後生存的問題,有些人仍然相信什麼?
3 很久以來,基督教國一直主張人死後仍繼續生存的道理。《美國天主教》雜誌的一篇文章說:「自古至今,由於今生的憂患,基督徒一直逆來順受,期待另一種生命來到,到時得享和平、滿足和幸福。」在基督教國屬下不少國家裡,一般人變得很世俗化而對宗教有保留,但許多人仍然覺得人死後必然有某些東西 繼續存在。可是,他們對很多事都不肯定。
4 《時代》雜誌一篇文章評論說:「人們仍然相信[人死後繼續存在],只是他們對於死者的情況已變得模糊了,也較少聽見牧師提及這件事。」為什麼教士牧師沒有像以前那樣,常常談及人死後的情況呢?宗教學者杰弗里·伯頓·拉塞爾說:「我認為[教士們]不想多談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覺得,既然一般人都存有懷疑,他們談及這個問題,就吃力不討好了。」
5.今天許多人對地獄永火的道理有什麼看法?
5 許多教會相信,人死後會上天堂或下地獄。如果教士連天堂也不願意談及,地獄就更不用說了。一篇報紙文章說:「這些日子,甚至連相信人實際在地獄裡受苦的教堂,……也設法沖淡這個觀念。」其實,現代神學家大都不再像中世紀的教會那樣,主張地獄是個烈火熊熊、使人受苦的地方。相反,他們提倡一個較「人道」的地獄觀念。許多現代派的宗教人士認為,罪人在地獄裡不是實際受酷刑折磨;他們大感苦楚,是由於「心靈與上帝隔絕」。
6.有些人面對不幸的遭遇時,怎樣發覺自己信心不足?
6 教會不想招惹現代人的反感,所以刻意沖淡自己的教義。這種做法也許能夠幫助教會避免不受人歡迎,卻使千百萬誠懇的信眾不知道相信什麼才好。可是,這些人一旦要面對死亡,就發覺自己信心不足了。他們的感覺也許跟一個在意外中喪失幾個家人的女子差不多。有人問這個女子,她的宗教信仰有沒有為她帶來安慰,她猶豫不決地說:「大概有一點罷。」可是,即使她充滿信心地回答,她的宗教信仰的確對她大有幫助,但如果她的信仰根本缺乏根據,那又對她有什麼長遠的好處呢?這個問題的確值得考慮,因為論到對未來生命的看法,大部分教會的主張都跟聖經的教訓有很大出入。
基督教國對死後生存的看法
7.(甲)大部分教會都相信什麼?(乙)一個神學家怎樣評論靈魂不死的道理?
7 基督教國的各教派雖然彼此意見分歧,但差不多所有教派都同意,人的身體死後,有個不死的靈魂繼續活下去。大多數人都相信,人一死,靈魂就升到天上去。有些人則害怕他們的靈魂會下到烈火熊熊的地獄或煉獄裡。無論如何,對於人的來生,靈魂不死的觀念可說是他們信仰的核心。神學家奧斯卡·卡爾曼在《不死的特性與復活》這本書的一篇論文裡寫道:「今天,如果我們問一個普通的基督徒,……關於人死後的命運,他認為《新約》的主張是什麼,絕大多數都會回答說:『靈魂不死。』」可是,卡爾曼補充說:「這個觀念雖然廣泛受人接納,但其實是對基督教的一大誤解。」卡爾曼指出,他初次發表這個意見時,引起了很多非議。可是,卡爾曼的話是對的。
8.耶和華向人類第一對男女提出什麼希望?
8 耶和華上帝並沒有把人造成死後到天上去。事實上,他起初根本沒有定意要人死亡。亞當夏娃受造時是完美無疵的,上帝讓他們有機會在地上布滿一族正義的後代。(創世記1:28;申命記32:4)上帝告訴人類的始祖,惟獨他們忤逆上帝,他們才會死。(創世記2:17)他們只要繼續服從他們的天父,就可以永遠在地上活下去。
9.(甲)關於人的魂,事實的真相是什麼?(乙)魂死後有什麼遭遇?
9 可是很不幸,亞當夏娃並沒有服從上帝。(創世記3:6,7)使徒保羅描述這件事所導致的悲慘後果,說:「罪通過一個人進了世界,死又通過罪而來,於是死就傳給所有人,因為所有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亞當夏娃不但沒有在地上永遠活下去,反而最終死去。他們死後有什麼遭遇呢?他們有個不死的靈魂,由於犯了罪而在烈火熊熊的地獄裡永遠受苦嗎?絕不然。聖經在較早時候說,亞當受造時「成為一個活的魂」。(創世記2:7,《新世》)人並沒有獲得 一個魂,而是成為 一個魂,一個活的人。(哥林多前書15:45)事實上,不僅亞當是個「活的魂」,用來寫創世記的希伯來語表明,低於人的動物也是「活的魂」!(創世記1:24,《新世》)亞當夏娃死去時,他們就成為死的魂。最後,他們的遭遇就像耶和華對亞當所說的一樣:「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世記3:19。
10,11.關於聖經對魂的主張,《新天主教百科全書》承認什麼?這跟聖經的說法一致嗎?
10 《新天主教百科全書》也大致同意這個說法。它在「魂(聖經的看法)」這個條目之下說:「《舊約》[《希伯來語聖經》]並沒有把人分為身體和魂兩部分。」它又說,在聖經裡,「魂」「從來不是指一件能夠跟身體或人分開的東西」。魂所指的時常是「個別的生物本身,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這樣客觀的評論的確令人耳目一新。可是,我們不禁納罕,為什麼一般教徒都對這些事實懵然不知呢。
11 聖經的簡明真理是:「犯罪的[魂],他必死亡」,而不是 在地獄的火裡受苦!(以西結書18:4)教會的信眾要是知道這個真理,就可以免去多少憂慮和恐懼!這個真理雖然跟基督教國的主張大異其趣,卻跟古代智者所羅門在上帝靈示之下所說的話完全一致:「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今生的]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墳墓的統稱]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傳道書9:5,10。
12.基督教國從哪方面採納了靈魂不死的主張?
12 為什麼基督教國的主張跟聖經的說法有這麼大差別呢?《新天主教百科全書》在「魂、人的魂、靈魂不死」這個條目之下說,早期的教父並非從聖經找來支持靈魂不死信仰的證據,而是「從詩人、哲學家和希臘傳統思想找到信仰的根據。……後來,學者們紛紛採用柏拉圖的思想或亞里士多德的原理」。該書說:「柏拉圖和新柏拉圖思想」——包括靈魂不死的信仰在內——終於滲進了「基督教神學的核心」。
13,14.我們向信奉異教的希臘哲學家尋求啟迪,為什麼這樣做是不合理的?
13 關於死後希望這麼基本的問題,以基督徒自居的人應當向信奉異教的希臘哲學家請教嗎?當然不應該。保羅寫信給住在希臘哥林多的基督徒說:「這個世界的智慧,在上帝看來是愚蠢的;有話寫著說:『他用智慧人自己的狡猾去捉拿他們。』又說:『耶和華知道智慧人的推理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3:19,20)古代的希臘人是拜偶像的。既然如此,他們又怎可能是真理的來源呢?保羅問哥林多人說:「上帝的殿宇跟偶像哪裡可以一致呢?我們就是活上帝的殿宇;就如上帝說:『我會在他們當中居住,在他們當中行走,我會做他們的上帝,他們會做我的人民。』」——哥林多後書6:16。
14 上帝最初通過以色列國族把神聖的真理啟露出來。(羅馬書3:1,2)公元33年以後,上帝轉而通過公元1世紀的受膏基督徒會眾發布真理。保羅論及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說:「上帝藉著他的靈,是向我們把[他為愛他的人預備的]事情啟示出來。」(哥林多前書2:10;也參看啟示錄1:1,2。)基督教國靈魂不死的教義是從希臘哲學採納過來的。上帝賜給以色列的啟示並不含有這個道理,他也沒有通過公元1世紀的受膏基督徒會眾把這個道理顯示給人。
死者的真正希望
15.據耶穌指出,死者的真正希望是什麼?
15 如果人沒有不死的靈魂,那麼死者的真正希望是什麼呢?當然,真正的希望就是復活。這是聖經的一個重點教義,也是上帝予人的奇妙希望。耶穌曾向他的朋友馬大提出復活的希望,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人雖然死了,也會獲得生命。」(約翰福音11:25)人相信耶穌,就得相信復活,而不是相信有不死的靈魂。
16.人相信復活,為什麼是合理的?
16 耶穌在較早時候曾對一些猶太人談及復活的問題,說:「不要為這件事驚奇,因為時辰要到,所有在紀念墓裡的人都會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約翰福音5:28,29)耶穌在這裡描述的,絕不是有個不死的靈魂在身體死後直接升到天上去。相反,墳墓裡的死者,許多死去已有許多世紀或甚至幾千年,會在未來從墳墓裡「出來」。死了的魂會再次活過來。不可能嗎?對上帝來說絕不是,因為他「能使死人得生,又叫未有的好像已有一樣」。(羅馬書4:17)懷疑的人也許會嘲笑人從死裡復活的念頭,但這件事其實跟上帝的品格完全一致,因為「上帝就是愛」,他「會賜報酬給懇切尋求他的人」。——約翰一書4:16;希伯來書11:6。
17.藉著復活,上帝會成就什麼事?
17 如果上帝不使死者復活過來,他又怎能夠獎賞那些「就算死也是忠信」的人呢?(啟示錄2:10)憑著復活,上帝才能夠成就使徒約翰所談及的事:「上帝的兒子給顯現出來,目的是要粉碎魔鬼的作為。」(約翰一書3:8)在伊甸園裡,撒但使我們的始祖落入罪與死的魔掌中,藉此殺害了全人類。(創世記3:1-6;約翰福音8:44)亞當蓄意忤逆上帝,結果使全人類都陷入罪的奴役中;但耶穌卻獻上自己完美的生命作為對應的贖價,為人類打開出路,得以擺脫罪的捆綁。耶穌付出這個贖價時,可說是開始粉碎撒但的作為。(羅馬書5:18)那些由於亞當的罪而死去的人,他們復活的時候,魔鬼的作為就進一步受到打擊。
身體與魂
18.保羅一提及耶穌已經復活,有些希臘哲學家就有怎樣的反應?為什麼?
18 使徒保羅在雅典的時候,曾對當地的群眾傳講好消息,聽眾裡有些人是希臘哲學家。他們聽他談論獨一的真神,籲請人從速悔改。但接著有什麼事發生呢?保羅在演講的末了指出:「[上帝]定了一個日子,決意要藉著他所委任的人,按正義審判世人所住之地。他已經使這個人從死人中復活,向所有人提供保證。」這段話引起了聽眾一些反應。「眾人一聽見死人復活的事,有的就開始嗤笑他。」(使徒行傳17:22-32)神學家奧斯卡·卡爾曼評論說:「希臘人相信靈魂不死,所以比其他人更難接受基督教所傳的復活道理。……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主張,是不可能跟《新約》的教訓協調一致的。」
19.基督教國的神學家怎樣試圖使復活的道理和靈魂不死的主張協調一致?
19 即使這樣,眾使徒逝世之後,叛道的勢力大增,神學家殫精竭慮,要把基督教的復活道理跟柏拉圖的靈魂不死主張混合起來。後來,有些人想出一個新奇的解決方法,聲稱人一死,魂就跟身體分離(有些人稱之為從身體「解放出來」)。據R.J.庫克所著的《復活道理綱要》一書說,在審判日,「每個身體會跟自己的魂結合起來,魂也跟自己的身體結合起來」。據他們聲稱,身體將來跟不死的靈魂結合起來,那就是復活了。
20,21.誰始終如一地倡導復活的真理?這對他們有什麼造益?
20 這個理論仍然是各主流教會的官方主張。雖然在神學家看來,這樣的主張可以自圓其說,大部分信眾卻並不熟悉這個見解。他們大都相信,自己一死就會直接上天堂。作家約翰·加維在1995年5月5日的《公共福利》週刊指出:「[關於死後生存的問題],大部分基督徒的信仰根本沒有聖經根據,看來跟基督的真正教訓沒有什麼共同之處,反倒跟新柏拉圖主義接近得多。」的確,基督教國的教士既然捨棄聖經,寧願接受柏拉圖的主張,他們把聖經的復活希望從手下羊群的心裡消滅了。
21 另一方面,耶和華見證人卻緊守聖經的復活道理,棄絕異教的哲學主張。他們發覺,聖經的教訓不但對人有益,也令人深感滿足和安慰。我們會從以下兩篇文章見到,聖經的復活道理是有充分根據的,也完全合理。對懷有屬地希望的人,以及有希望復活到天上生活的人,這個道理都大有造益。為了準備研讀這兩篇文章,我們建議你先仔細讀讀哥林多前書第15章。
你記得嗎?
◻ 為什麼我們應當對復活養成堅定的信心?
◻ 耶和華原本向亞當夏娃提出什麼前途希望?
◻ 人向希臘哲學尋求真理,為什麼是不合理的?
◻ 為什麼復活這個希望很合理?
[第10頁的圖片]
人類的始祖蓄意犯罪,以致失去了在地上享永生的希望
[第12頁的圖片]
柏拉圖相信靈魂不死,教會學者深受他所影響
[鳴謝]
Musei Capitolini, R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