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已經過時嗎?
「自少年時期起,我每個星期一都禁食。」78歲的印度婦人姆魯杜拉賓這樣說。姆魯杜拉賓生活富裕,禁食是她崇拜的一部分,是她確保婚姻美滿、兒女健康、丈夫平安的方法。現在姆魯杜拉賓已經成了寡婦,卻繼續在星期一禁食,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兒女安富尊榮。印度婦女大多像姆魯杜拉賓一樣,一生經常禁食。
普拉卡什是個中年商人,住在印度孟買穆姆拜的郊區。他說每年在薩萬月(施雷萬月)的星期一,他都會禁食。據印度曆法,薩萬月含有特別的宗教意義。普拉卡什解釋說:「起初我是為了宗教理由禁食,現在卻為了多一個理由——健康的理由繼續這樣做。薩萬月通常在雨季末來臨,這使我的身體系統有機會消除雨季常見的疾病。」
有些人覺得禁食對人的身體、思想、靈性都有幫助。例如,《格羅里埃國際百科全書》說:「最近的科學研究透露,禁食可能有益健康;人如果小心行事,禁食可能加強人對事物的意識,使人的感覺更加敏銳。」據說,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有時一連禁食十多天,而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授課前叫門生先禁食。
有些人在禁食期間完全不吃不喝,另一些人在禁食期間只喝流質。許多人認為不吃幾餐或禁戒某類食物就是禁食。無論怎樣,長期不受督導地禁食是危險的。新聞記者帕魯爾·謝夫說,身體消耗完貯存起來的碳水化合物以後,接著把肌肉蛋白質化做葡萄糖,進而消耗身體的脂肪。身體把脂肪變成葡萄糖的時候,釋出一種叫酮體的有毒物質。酮體積聚起來,會漸漸移向腦部而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謝夫說:「到這個階段,禁食就會危害健康了。這時,你可能變成精神混亂、不知所措,更糟的是……[你可能]昏迷,最後甚至死亡。」
既是武器,又是宗教儀式
禁食曾被人用作達成政治和社會目的的有力武器。一個善用這項武器的人是已故的印度政治領袖甘地。在印度,甘地受到千百萬人敬仰,他利用禁食影響印度教徒。有一次,甘地用禁食調解了磨坊工人跟雇主間的工業糾紛。論到這次事件,甘地說:「最後的結果是:皆大歡喜。磨坊雇主深受感動……我只禁食了三天,工人就停止罷工了。」南非總統曼德拉曾經以政治犯身分坐牢。被囚期間,他曾經參加五天的絕食抗議。
有禁食習慣的人多半為了宗教理由這樣做。在印度教,禁食是個重要儀式。《印度節日與齋期》說:在某些日子,「人完全禁食……甚至滴水不沾唇。男女都嚴格禁食……好確保生活快樂、安富尊榮,所犯的過失和罪咎都得到寬恕。」
耆那教徒普遍實行禁食。《印度星期日時報評論》報導說:「在孟買[穆姆拜],一名耆那教穆尼[聖人]每天只喝兩杯煮滾的開水——維持了201天。結果,他的體重輕了33公斤。」有些人甚至禁食至死,滿以為這樣做會帶來拯救。
伊斯蘭教的一般成年人在齋戒聖月都必須禁食。在全個月裡,從黎明到黃昏,他們都不可飲食。在這期間,患病或旅行的人必須推遲或延長齋期。在基督教國,復活節前的40天期間是大齋節,有些教徒會禁食。其他許多教團在別的指定日子禁食。
禁食的風氣顯然還沒有過去。既然有這許多宗教實行禁食,我們也許問:上帝要求人禁食嗎?有些場合是基督徒會禁食的嗎?這樣做有好處嗎?下篇文章會討論這些問題。
[第3頁的圖片]
耆那教認為禁食是得救的方法
[第4頁的圖片]
印度領袖甘地用禁食作為達成政治和社會目的的有力武器
[第4頁的圖片]
伊斯蘭教徒必須在齋戒聖月禁食
[鳴謝]
Garo Nalban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