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7 8/1 26-29頁
  • 充滿樂趣的家人研讀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充滿樂趣的家人研讀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研讀什麼?
  • 營造融洽的氣氛
  • 令聖經事跡活現眼前
  • 人人有分參與
  • 多溝通、少責罵!
  •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 一家人經常研讀上帝的話語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你們整家人一同研讀嗎?
    王國傳道月報-1982年
  • 研讀帶來豐富的酬報
    神治傳道訓練班指南
  • 家庭聖經研究一項祝福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守》97 8/1 26-29頁

充滿樂趣的家人研讀

聖經說:「[房屋]因知識充滿各樣美好寶貴的財物。」(箴言24:4)經文所說的寶貴財物並非僅是指物質資財,同時也包括真摯的愛心、敬神的虔誠及堅強的信心。不錯,這些特質令家庭生活更美滿、更充實。(箴言15:16,17;彼得前書1:7)然而,要培養這些美好特質,我們必須幫助家人認識上帝才行。

一家之主身負重任,要諄諄教誨家人吸收上帝的知識。(申命記6:6,7;以弗所書5:25,26;6:4)定時的家人研讀是達到這個目的的良方。如果家人研讀既富教益,又輕鬆愉快,家人就自然視之為賞心樂事。現在,且讓我們考慮一下,主持有效的家人研讀a有些什麼要素。

家人研讀要發揮最大功效,就必須持之以恆。研讀一旦變成偶一為之或者興之所至才舉行,就肯定無法保持經常了。因此,要「買盡時機」供家人研讀之用。(以弗所書5:15-17)固然,要定出一個適合家庭各分子的固定研讀時間也許頗費思量。正如一位家主承認:「起初,我們的家人研讀並不經常。後來,經過多番嘗試,我們終於發覺晚上稍後的時間較為合適。現在,我們的家人研讀十分經常了。」

你一旦找到合適的時間,就要小心避免讓別的事佔去家人研讀的時間。現年33歲的敏玲b回憶說:「如果研讀期間有客人到訪,家父會請訪客稍候,直到研讀結束為止。至於來電,他就乾脆說稍後再電覆對方。」

當然,這並不表示研讀的安排絲毫不能有改動餘地。一些無法預料的突發事情也許有時發生,以致家人研讀不得不押後或取消。(傳道書9:11)可是,千萬不要輕易讓這些事破壞家人研讀的常規。——腓立比書3:16。

家人研讀應該有多長?曾成功地養育一子一女的盧柏說:「我們的研讀時間長約一小時。孩子年幼的時候,為了吸引他們的興趣,我們每次研讀的內容都包括多方面的資料,也許是《守望台》研讀文章中的部分內容,經文的某些片段,再加上其他刊物的部分資料等。」敏玲回憶說:「我和兩個姊姊年幼時,家父把每週的研讀分為兩三次,每次20分鐘。等到我們年紀大一點,他才把家人研讀延長至一小時。」

研讀什麼?

如果等到家人齊集一起,才考慮研讀什麼題材,就不但可能令人灰心,還徒然浪費了寶貴的研讀時間。要是這樣,孩子可能因為不肯定研讀的資料,很快就對研讀失去興趣了。因此,家主應該事先選定跟家人討論的資料。

「忠信睿智的奴隸」向我們提供的刊物林林總總、多不勝數。(馬太福音24:45-47)也許你可以選用家人尚未研讀過的刊物。如果《洞察聖經》已有你本國文字的版本,討論其中的精選片段就無疑令大家得益不淺。舉個例,在受難紀念聚會前數週,你可以溫習有關「主的晚餐」的文章。此外,不少家庭喜歡一起為該週的《守望台》研讀文章作準備。然而,《守望台》的次要文章其實也是研讀的極佳題材。既然家主最熟悉家人的靈性需要,讓他來決定研讀資料自然最適當不過。

敏玲說:「我們研讀的資料都是事先選定的;可是,遇到有疑難,或者我們需要應付學校的某種情勢,家父就會因應情況,轉而討論有關的資料。」子女可能不時要應付難題,包括在學青年的難題、約會以及課外活動等。這個時候,家主應該先討論跟問題有關的書刊或文章。你若留意到新近的《守望台》和《儆醒!》有些值得跟家人研讀的文章,可以盡快安排。當然,你應該預先讓家人知道所作的改動。然而,在迫切的問題解決之後,研讀就應按照慣常討論的資料。

營造融洽的氣氛

家人一團和氣,學習就越起勁。(雅各書3:18)因此,要為家庭營造一種輕鬆自在、互相尊重的氣氛。美國一位家主說:「我們不論選擇在客廳還是陽台作家人研讀,總是坐得親親密密的,大家不會距離太遠。這樣,彼此之間就自然倍感親切。」敏玲憶述往事說:「小時候,每週的研讀在屋裡的哪個地方進行,是由我和兩個姊姊去挑選的,所以我們感覺很自在。」要記住,適度的燈光,恰當的座位安排以及愉快而不侷促的環境,都能夠促進融和的氣氛。研讀之後,一家人共享一些茶點,也可以增加情趣。

有些家主喜歡不時邀請其他家庭參加研讀,多樣化的評論無疑能令研讀生色不少。如果你邀請會眾裡的新人參加,他們就會有機會親自見到,經驗豐富的家主怎樣主持家人研讀。

令聖經事跡活現眼前

如果家人研讀生動有趣,孩子就會殷切期待。一個方法是鼓勵幼小的兒女把聖經事跡繪畫出來。若是可能,你更可安排兒女演出聖經戲劇。對於教導年幼的兒女,我們無須拘泥於一問一答的討論形式。事實上,朗讀和講述聖經故事既能把敬虔的行事原則灌輸給兒女,又能令研讀富於趣味。本文較早前提到的盧柏憶述說:「有時,我們把聖經片段朗讀出來,大家輪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你甚至可以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扮演的聖經人物。

你若善用地圖和圖表,就可以幫助年紀較大的兒女想像聖經事件發生的地點環境是怎樣的。不錯,只要你花點心思,家人研讀可以是趣味無窮、豐富多采的。重要的是,這可以幫助兒女對上帝的話語養成渴慕之心。——彼得前書2:2,3。

人人有分參與

要讓兒女有分參與,他們才會喜愛家人研讀。讓不同年紀的子女都有分參與固然不是易事。可是,聖經勸勉說:「督導的,就該懇切認真」。(羅馬書12:8)不錯,懇切熱誠的態度十分重要,因為熱誠是具有感染力的。

羅諾讓五歲的女兒迪娜負責誦讀文章的次標題,並且說出她對插圖的感受,使她更能投入研讀。去年耶穌受難紀念之前,羅諾選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c中有關的喻例來討論。他說:「這樣,迪娜就更能領悟到這個場合的重大意義了。」

至於十歲的女兒美雪,羅諾則採用進一步的教導方式。羅諾說:「美雪不單能夠明白插圖的內容,更能看出其中的含意。因此,當我們研讀《啟示錄的偉大高潮近了!》d時,我們集中解釋書裡插圖的含意。她從這些研讀得益不少。」

兒女步入青少年階段,父母可以邀請他們評論資料的實用價值。研讀期間若遇有疑問,可以委派他們作深入研究。例如,羅博12歲的兒子炳立有一次問及應否參加一個新成立的校友會,玩一種稱為「龍潭虎穴」的遊戲。炳立和其他家人合力翻查《守望台刊物索引》,作了一番深入的探討,然後把搜集得來的資料在家人研讀時提出。羅博說:「結果,炳立很快看出這種玩意絕不適合基督徒。」

在其他情況下,羅博也讓家人做點搜集資料的工夫。他的妻子蘭茜憶述:「有一次我們研討耶穌的十二使徒,羅博委派我們各人每週搜集一位使徒的資料。看見兒女興致勃勃地講述自己的研究所得,令我振奮極了!」兒女學會作深入研讀,把心得告訴家人,有助他們『在耶和華面前漸漸長大』。——撒母耳記上2:20,21。

運用問題,不論觀點問題還是引導問題,是鼓勵孩子參與研讀的好方法。偉大的導師耶穌時常提出觀點的問題,例如:「你認為怎樣?」(馬太福音17:25)敏玲回憶說:「每次我們發問,父母從不直接給我們答案。他們總是運用引導的問題幫助我們推理。」

多溝通、少責罵!

如果家人能夠暢所欲言,無須害怕被人嘲笑,家人研讀就會是賞心樂事。可是,正如一位父親說:「家人在研讀時是否會開誠布公,要視乎溝通之門是否在家中一貫常開。你不能只在家人研讀時才假裝大家坦誠相待。」要極力避免說傷害別人的尖酸話,例如:『你沒有別的 要說嗎?我還以為有什麼大不了的事』;『這話真笨』;『我不能期望過高,你不過是個小孩子罷了。』(箴言12:18)要對兒女表現同情和體恤。(詩篇103:13;瑪拉基書3:17)要以教養兒女為樂;他們努力學習把知識應用出來,要加以扶助。——箴言29:17。

要為家人研讀營造良好的氣氛,使孩子的心竅得以敞開,樂於受教。一位成功地養育四個子女的父親說:「你一旦疾言厲色去糾正孩子,他們就跟你對立了。」這樣,你無論說什麼,也很難打動他們的心。因此,要避免把研讀變成施行責罰和管教的場合。如果兒女需要糾正,你大可以在其他時候對他們個別施行管教。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建立一個靈性上穩健的家庭無疑要花不少時間精神。可是,詩篇執筆者寫道:「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127:3)上帝託付給父母重大的任務,要「不斷用耶和華的管教和思想規正,把兒女撫養成人」。(以弗所書6:4)要不斷精益求精,務求令家人研讀內容充實,氣氛輕鬆愉快。要克盡厥職,把「神聖話語純正的奶」供應家人,使兒女「靠它成長,以至得救」。——彼得前書2:2;約翰福音17:3。

[腳注]

a 雖然本文有不少建議特別適用於幫助兒女從家人研讀的安排得益,這些方法對於沒有兒女的家庭也同樣適用。

b 有些名字不是真名。

c 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d 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