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7 12/1 21-24頁
  • 努力學習成良師——海外傳道播良言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努力學習成良師——海外傳道播良言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學生熱心傳道從中尋得喜樂
  • 資深海外傳道員分享心得
  • 甘心獻出自己,到基列受訓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1年
  • 靠著耶和華歡喜快樂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激發服務的精神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0年
  • 基列畢業生——傳講上帝話語的學生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守》97 12/1 21-24頁

努力學習成良師——海外傳道播良言

談起剛剛完成的訓練課程,威爾禁不住喊道:「我始終不敢相信我們竟有這麼大的殊榮!」他和妻子佩思有幸成為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第103屆的學生。扎希德和珍妮也有同感。他們說:「有機會參加這個訓練班,我們引以為榮。」所有學生都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他們很想馬上到海外執行傳道任務。1997年9月6日,他們舉行畢業典禮,前往海外地區以前,先聽聽仁愛的勸勉是好的。畢業生要是把臨別贈言銘記在心,在海外傳道工作上就會一路亨通。

畢業典禮的主席是治理機構成員西奧多·傑拉斯。他向學生指出,出席畢業典禮的嘉賓有伯特利家庭的成員、守望台社屬下48個分社的代表,還有來自加拿大、歐洲、波多黎各和美國的親友。他們所以在場,是要向學生表示支持,顯露愛心。傑拉斯弟兄留意到,基督教國派出的傳教士一般都沒有專心傳教,他們轉而從事學術研究,有的甚至捲入政治漩渦。但基列的畢業生就截然不同了,他們把自己所受的訓練付諸實行,努力教人學習聖經。

社方布洛克林辦事處的羅伯特·巴特勒接著發表演講,主題是:「要使你的道路亨通」。他說世人愛用經濟狀況、私人財產來衡量成就,但在基督徒看來,要緊的是上帝的衡量標準。耶穌的服事職務成效卓著,不是因為他幫助了很多人歸信上帝,而是因為他忠於職守的緣故。耶穌為耶和華增添榮耀,始終不受世界玷污。(約翰福音16:33;17:4)這些事每個基督徒都能做得到。

羅伯特·柏維在東方做過海外傳道員,他鼓勵學生「做所有人的奴隸」。使徒保羅的海外傳道工作富有成果,成功的訣竅是什麼?保羅自願做所有人的奴隸。(哥林多前書9:19-23)講者說:「基列畢業生要是抱有這樣的態度,就不會把海外傳道服務當做晉升機會,作為謀取更多神治職責的台階。海外傳道員懷著單純的動機前往工作崗位,他們要為人服務,因為這是奴隸的本分。」

治理機構成員格里特·勒施根據哥林多後書3,4章提出勸告,勉勵學生要「像鏡子一樣把耶和華的榮光反映出來」。他提醒學生,上帝的知識猶如照耀基督徒的亮光,基督徒要是虛心學習,就會得蒙啟迪。我們向人傳講好消息,保持優良的行為,好讓上帝知識的亮光照耀人前。他告訴學生:「有時你們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一有這樣的感覺,就當倚賴耶和華,求他賜你們『超凡的力量』。」(哥林多後書4:7)勒施弟兄重複保羅在哥林多後書4:1的一句話,他呼籲學生:「千萬不要放棄你們的海外傳道任務。你們的鏡子要保持光潔明亮!」

基列學校導師卡爾·亞當斯的演講主題,激起了聽眾的好奇心:「耶和華在哪裡?」這個問題不是指耶和華在宇宙的位置而言,而是要提醒學生,凡事考慮耶和華的觀點,查看上帝對事情有什麼指示。他說:「人即使事奉耶和華已有多年,在壓力下,有時也會忽略上帝的觀點。」(約伯記35:10)現代的情況又怎麼樣?1942年,上帝的人民急需尋求指引。傳道工作快要結束嗎?還是有更多工作要做?耶和華對手下人民的旨意是什麼?他們深入研讀上帝的話語,從中找到明確的答案。亞當斯弟兄說:「那年還沒有完結,社方就擬定計劃,開辦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耶和華一直祝福該校所派出的海外傳道員,他們結出纍纍果實。

接著的講者是另一位導師馬克·努瑪爾,演講題目是:「你會怎樣運用自己的才幹?」他促請學生,一抵達指派的地區,就要把他們在基列所學到的東西應用出來。他說:「要主動跟其他人接觸,全力投入工作。要樂於認識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背景,也要學會欣賞當地人民的幽默。你越快學習當地的語言,就越能適應新環境。」

學生熱心傳道從中尋得喜樂

在基列受訓期間,各學生都勤於學習。此外,他們也奉派到鄰近的11群會眾服務。每逢週末,他們都熱心參與傳道工作。基列學校導師華萊士·利夫倫斯請幾位學生上台講述他們的傳道經歷。學生分別敘述自己在購物中心、停車場、商業地區、街上和逐戶作見證的經歷,個個喜形於色。有些學生還設法接觸在會眾地區裡居住或上班的外語人士。在受訓的五個月內,第103屆的學生至少建立了十個聖經研究。

資深海外傳道員分享心得

繼這個生動有趣的節目以後,帕特里克·拉弗朗卡和威廉·范德沃爾請七位分社委員會成員概述他們對海外傳道生涯的體驗,好讓學生借鑑學習。他們提醒應屆畢業生,要把海外傳道工作看做來自耶和華的任務,也要決心堅守崗位。他們還講述基列派出的海外傳道員,怎樣在其他地區帶頭傳道,發揮積極影響。

幾十年來,這些分社委員會成員一直開開心心地履行海外傳道的任務,並取得豐碩的成果。他們成功的關鍵是什麼?這些海外傳道員向當地的弟兄學習,跟他們並肩工作。海外傳道員弟兄一抵達工作崗位,就專心致志地學習當地的語言。他們學會隨機應變,入鄉隨俗。查爾斯·艾森豪威爾是基列的第一屆畢業生,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已有54年了。他向應屆畢業生數說資深的海外傳道員所掌握的五個成功「要訣」:(1)經常研讀聖經,(2)學習當地的語言,(3)積極參與服事職務,(4)在海外傳道員之家,力求同所有人和平共處,(5)恆常向耶和華禱告。學生聽到這麼切合實際的勸告,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從資深的海外傳道員臉上露出的愉快神情,學生也深深領會到事奉耶和華所帶來的喜樂。阿曼多和盧佩說:「一談起自己的海外傳道生涯,他們就春風滿面了。」

訪問完畢,接下來是最後的演講,由治理機構成員艾伯特·史勞德發表,主題是:「上帝話語的忠信管家啟露寶貴真理」。學生興致勃勃地聆聽他的演講,因為聖經是基列學校的主要課本。史勞德弟兄指出,50年前,新世界聖經翻譯委員會的受膏成員著手翻譯《聖經新世界譯本》,他們並沒有尋求世人的認同,反而倚賴聖靈的指引。(耶利米書17:5-8)不過,近期有些學者卻對《新世界譯本》所定的崇高標準表示賞識。一位學者寫信給社方說:「優質的出版物我一眼就能看出,『新世界聖經翻譯委員會』的翻譯工夫真出色。」

這個演講結束後,學生分別接獲畢業文憑。與此同時,台上也宣布他們奉派到什麼地區服務。在學生說來,這一刻的確動人心弦。聽到學生代表讀出致謝信,許多人都感動得哽咽欲泣。有些學生花了多年時間做好準備,以求實現海外傳道的抱負。由於基列課程是用英語教授的,有幾個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轉而參加英語會眾。其他學生曾遷往國內國外一些缺少先驅的地區服務。另一些學生則做好心理準備,預先閱讀有關的經驗,做考查工夫,或再三觀看《直到地極》這部錄像帶。

上文提到的威爾和佩思,看見這麼多人對學生表現個人關注,不禁熱淚盈眶。「連素不相識的人也把我們擁在懷中,跟我們一起拍照。治理機構一位成員同我們握手,說:『你們的努力真值得我們誇耀!』」第103屆的學生無疑深得眾人的喜愛。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學生受過基列的訓練後,就能適應新環境,成為海外傳道的良師。

[第22頁的附欄]

本屆畢業生

所代表的國家數目:9

奉派前往服務的國家數目:18

學生總數:48

已婚夫婦數目:24

平均年齡:33

認識真理平均年數:16

從事全時服事職務的平均年數:12

[第23頁的圖片]

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第103屆畢業生

以下名字由前排開始,從左到右排列。

(1) Bunn, A.; Dahlstedt, M.; Campaña, Z.; Boyacioglu, R.; Ogando, G.; Nikonchuk, T.; Melvin, S. (2) May, M.; Mapula, M.; Lwin, J.; Hietamaa, D.; Hernandez, C.; Boyacioglu, N.; Sturm, A.; Melvin, K. (3) Thom, J.; Mapula, E.; Nault, M.; Teasdale, P.; Wright, P.; Pérez, L.; Shenefelt, M.; Pak, H. (4) Murphy, M.; Campaña, J.; Stewart, S.; Cereda, M.; Reed, M.; Pérez, A.; Teasdale, W.; Pak, J. (5) Stewart, D.; Wright, A.; Cereda, P.; Nikonchuk, F.; Reed, J.; Hietamaa, K.; Ogando, C.; Shenefelt, R. (6) Murphy, T.; Hernandez, J.; Nault, M.; Bunn, B.; Thom, R.; Dahlstedt, T.; Lwin, Z.; May, R.; Sturm, A.

[第24頁的圖片]

我們奉派到哪裡去?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