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世俗假期還是宗教聖日?
中國人叫他做聖誕老人。英國人稱他為聖誕之父。俄國人給他的名字是嚴冬伯伯。美國人把他稱為聖克勞斯。
在許多人眼中,這個一臉雪白鬍鬚、挺著大肚子的快樂老人就是聖誕的化身。但人人都知道,聖誕老人只是個虛構的人物罷了;他的故事源於跟公元4世紀米拉(現今的土耳其)一個主教有關的民間傳說。
習俗和傳說素來對慶祝節日操有強大影響,聖誕節也沒有例外。流行的節日都附有不少民間傳說,聖誕老人的故事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雖然有些人聲稱聖誕節的習俗是基於聖經記載的,但大部分聖誕習俗其實都源於異教。
聖誕樹是另一個例證。《新大英百科全書》說:「信奉異教的歐洲人普遍崇拜樹木。歸信基督教之後,他們仍然保留若干斯堪的納維亞的習俗,例如在新年用常綠樹裝飾房子以驅走惡魔,和在聖誕期間立一棵樹給鳥兒棲身。」
另一種流行的聖誕習俗是,用冬青樹和其他常綠樹造花環。這個習俗也起源於根深蒂固的異教崇拜。古代羅馬人在農神節(深冬一連七天,供奉農神的節日)期間用冬青樹的枝子裝飾神廟。這個異教節日的特色是荒淫邪蕩、狂歡作樂。
有些人也許認為,在槲寄生枝下接吻的習俗看來挺浪漫;但這個舉動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古代英國的德魯伊特人深信,槲寄生小枝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夠驅魔擋邪。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有一個迷信形成,認為在槲寄生枝下接吻的人終必共諧連理。至今仍然有人在每年聖誕期間遵守這個習俗。
受異教主張所影響或直接取自異教信仰的現代聖誕習俗不勝枚舉,上述只是其中幾個而已。你也許想知道,何以聖誕節會採納這些習俗。為什麼一個據稱用來慶祝基督誕生的日子,竟會攙雜那麼多非基督教的習俗?更重要的是,上帝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第2頁的圖片鳴謝]
Page 3: Santa Claus: Thomas Nast/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78; mistletoe on page 3 and illustration on page 4: Discovering Christmas Customs and Folklore by Margaret Baker, published by Shire Publication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