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良助
「美國家庭正分崩離析,這樣說並沒有言過其實。鑑於這個國家的離婚率急升,私生子激增,虐待兒童或配偶的個案也與日俱增,因此,家庭正分崩離析看來是惟一的結論。」
美國電視評論員湯姆·布羅考上述的話同樣適用於大多數國家。這樣的家庭危機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從多方面看來,家庭都可說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出現問題,社會也會蒙受不利影響。此外,家庭是兒童獲得感情扶持和經濟支持的來源。不但這樣,人生的最初階段也是在家裡度過的;在這個地方,孩子可以學習到許多重要的教訓。要是家庭支離破碎,孩子能夠學到什麼呢?他們還有什麼安全感可言呢?他們長大後會成為怎樣的人呢?
家庭面對的這些禍患有任何救藥嗎?救藥是有的。家庭是由上帝創立的。(創世記1:27,28)上帝通過他的話語聖經,向家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指導。(歌羅西書3:18-21)誠然,我們無法改變整個社會,但我們卻能夠在自己的家庭裡實踐聖經的勸告。許多人曾這樣做而獲致美好的成果。關於他們的經歷,讓我們略舉一二吧。
破鏡重圓
在有些國家,有大約五成婚姻以離婚收場。這的確是人際關係上有無數人失敗的一環!誠然,許多人離了婚之後,在養育兒女方面也相當成功。然而,大多數人無疑都會同意,夫妻要是能夠風雨同舟、患難與共,情形必然會好得多。
在所羅門群島,一對夫婦的婚姻面臨破裂。做丈夫的是當地酋長的兒子,性情暴烈,且有許多惡習。妻子在他手上吃過不少苦頭,甚至曾試圖自殺。後來,丈夫同意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他明白到人要取悅上帝,單單知道什麼是錯誤的行為是不夠的,還要「恨惡罪惡」才行。(詩篇97:10)要恨惡的惡事包括說謊、偷竊、暴力、醉酒等。男子把聖經的教訓緊記在心。不久,他戒除了各種惡習,也克服了暴烈的脾氣。他的改變令妻子大感驚訝,他們的婚姻關係也改善了很多。上帝的話語確實大有功效。
南非一位耶和華見證人聽聞雇主準備跟丈夫離婚。她於是跟雇主談及上帝對於婚姻的看法,並請雇主閱讀《家庭幸福的祕訣》一書。這份刊物由耶和華見證人出版,說明聖經有什麼原則適用於婚姻關係上,特別強調聖經能夠怎樣幫助夫婦解決難題。結果雇主不但跟丈夫一起閱讀這本書,還作出衷誠的努力,把書裡提出的聖經勸告應用出來。最後,他們決定重修舊好。藉著運用聖經的原則,另一宗婚姻得以挽回。
宗教歧異
假如夫婦的宗教信仰彼此不同,那又怎樣呢?聖經提出合乎現實的勸告:基督徒只應跟「主裡」的人結婚。(哥林多前書7:39)不過,有時夫婦一方是後來才改變信仰的。情形要是這樣,婚姻就注定失敗嗎?絕不然。
在博茨瓦納,一名婦人最近成為耶和華見證人。有人問這婦人,新信仰怎樣改變了她;婦人請丈夫代答。她丈夫說:「自從妻子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以後,我發覺她在很多方面都比以前有改善。現在她變得更冷靜,做事更精明。她也有毅力和決心戒煙,我到現在還沒有戒掉這個惡習。現在她不但是個賢妻良母,對待其他人也更為仁慈。她比以往更有耐性,尤其是在對待兒女方面。她撥出時間向人傳道,為要幫助別人改善生活。我留意到自己也有改善的地方,我相信這全是妻子立下好榜樣的緣故。」聖經原則在這段婚姻上發揮了多麼良好的影響!許多見證人的不信配偶也有同感。
要是父親不盡責
家庭要保持穩固,父親和兒女就必須有親密、良好的關係。使徒保羅勸勉說:「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激怒孩子,只要不斷用耶和華的管教和思想規正,把他們撫養成人。」(以弗所書6:4)難怪《威爾遜季刊》的一篇文章把不少社會難題歸咎於父親不盡責。文章寫道:「1960至1990年期間,跟生父分離的兒童增加了不止一倍。……美國社會正受到許多棘手問題所困擾,其中有不少問題主要是由於父親沒有負起責任而造成的。」
這是不是說,沒有父親指導的兒童就必然毫不中用嗎?不是的。古時的詩篇執筆者寫道:「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詩篇27:10)泰國一個九歲的男孩就發覺這句話說得不錯。男孩在嬰兒時期就喪失母親,後來遭父親遺棄,由祖母養大。男孩覺得自己討人嫌、無人愛,結果變得十分反叛,人人都認為他是個好勇鬥狠的無賴。他甚至恐嚇祖母。耶和華見證人的兩位全時傳道員留意到,這個男孩常常站在當地王國聚會所的外面。一天,傳道員請男孩到她們家裡去。
她們告訴男孩許多關於上帝的事,指出上帝就像父親一樣,對兒女關懷備至。她們也提到上帝的應許,要讓忠信的人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啟示錄21:3,4)男孩對這一切很感興趣,於是天天到見證人家裡學習更多聖經真理。見證人告訴男孩,如果他真的想上帝做他的父親,就不可以繼續欺負別人。正如保羅在寫給羅馬人的信中說:「只要你們自己做得到,就要盡力同所有人和平共處。」(羅馬書12:18)他也必須對祖母仁慈體貼。(提摩太前書5:1,2)不久,男孩開始把聖經的原則實踐出來;這無疑大大改善了他跟祖母的關係,對於家庭生活也有良好影響。(加拉太書5:22,23)男孩改過自新,令鄰居十分讚賞,他們甚至要自己的兒女也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
促進和平的精神
使徒保羅在寫給歌羅西人的信中說:「你們要穿上愛,因為愛是促進團結的完美繫索。此外,要讓基督的和平支配你們的心。」(歌羅西書3:14,15)促進和平的精神和衷誠的愛心確實能夠維繫家人的關係;即使家人之間的感情曾長期決裂,這些品質也可以幫助家人捐棄前嫌,和好如初。魯姬婭住在阿爾巴尼亞,由於某些家庭糾紛,她有超過17年的時間沒有跟弟弟說話。後來她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明白到上帝的所有僕人都必須盡力跟別人和睦共處,「尋求和平,一心追求」。——彼得前書3:11。
魯姬婭意識到她必須跟弟弟恢復和好。她整晚向上帝禱告。第二天早上,儘管心情十分緊張,她仍然鼓起勇氣走到弟弟的門前。甥女前來應門,驚異地問道:「你來這兒做什麼?」魯姬婭鎮靜地解釋她想見弟弟,並且表示她想跟弟弟恢復和好。為什麼呢?因為她現在明白這是上帝的旨意。她弟弟的反應很好,於是兩姊弟互相擁抱,喜極而泣。由於實踐聖經原則,這個家庭得以恢復團結。
不良交往
《美滿家庭七常規》一書指出:「今日一般兒童每天看七小時電視;到小學畢業時,他們已看了超過八千宗謀殺、十萬次暴力行為。」這對於兒童有什麼影響呢?對於這個問題,「專家」的意見莫衷一是。不過,聖經卻強烈譴責不良的交往。例如,聖經說:「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箴言13:20)聖經又說:「不良的交往會破壞有益的習慣。」(哥林多前書15:33)無論不良交往的對象是實際的人,還是通過電視作為交往的媒介,只要我們明智地把這條原則視為同樣適用,家庭生活就可以有所改善。
在盧森堡,一個母親跟耶和華見證人討論聖經。她有兩個女兒,分別是七歲和八歲。一天,婦人告訴見證人她兩個女兒每到晚上就彼此爭吵,互不相讓。見證人於是問婦人這兩個女兒在晚上有什麼活動。婦人說晚上她清理廚房時,女兒就看電視。她們看什麼電視節目呢?「哦,只是一些動畫片罷了,」婦人答道。可是,見證人指出,這類影片許多時都含有不少暴力成分,做母親的於是答應留意女兒所看的節目內容。
就在第二天,婦人告訴見證人,女兒所看的節目內容令她大為震驚。節目描繪虛構的外星怪物來到地球,兇殘邪惡,在地上大肆破壞。她於是告訴女兒,耶和華恨惡強暴;人觀看這些殘暴的節目,就會令上帝不悅。(詩篇11:5)女孩由於渴望取悅耶和華,於是同意在晚上不看電視,改以繪畫作為消遣。她們很快就不再行為暴躁了,家庭氣氛也大有改善。
人只要把聖經的原則應用出來,就能夠改善家庭生活,上述經歷只是其中的一些例子罷了。聖經的勸告對各種情況都適用。聖經的內容真實可靠,對於助人向善極為有力。(希伯來書4:12)人只要研讀聖經,衷誠地把其中的原則應用出來,就不但能夠鞏固家庭關係,而且也能夠改善人的品格,幫助人避免犯錯。即使家裡只有一個成員聽從上帝的勸告,情形也會好得多。不錯,無論在生活哪一方面,願我們對上帝的話語懷有詩篇執筆者的看法:「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119:105。
[第5頁的圖片]
人由於實踐聖經的原則,許多家庭難題因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