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9 5/1 30-31頁
  • 保羅戰勝逆境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保羅戰勝逆境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遭遇海難
  • 在馬耳他施行奇跡
  • 我們學到的教訓
  • 「沒有任何人會喪命」
    「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馬耳他
    洞悉聖經(上冊)
  • 船在島上觸礁
    我的聖經故事書
  • 保羅被帶去羅馬
    大家一起學聖經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守》99 5/1 30-31頁

他們執行耶和華的旨意

保羅戰勝逆境

保羅的生命正岌岌可危。他和其餘275人一起擠在船上。這艘船在地中海遇上風暴「友拉革羅」。由於風勢猛烈,一連多天,太陽星辰也沒有出現,船上的乘客都驚惶失措。為了安慰各人,保羅把上帝在夢中指示他的話告訴乘客:「你們連一個魂也不會失掉,只會失去這條船。」——使徒行傳27:14,20-22。

船遇上風暴後第14天,水手發現水深只有20英尋。a稍往前又探測一下,這次只有15英尋。船已離岸不遠了!這的確是個好消息,不過也潛伏著另一個危機——船整晚在淺水中顛顛簸簸,很可能會撞在岩石上。於是,機警的水手馬上下錨,以免船隻撞石損毀。就在這時候,有些水手準備把小艇縋下海裡,打算棄船而逃。b保羅立刻阻止他們,並對軍官和士兵說:「這些人不留在船上,你們就不能得救。」軍官接納了保羅的意見,結果船上全部276人只好戰戰兢兢地靜候黎明。——使徒行傳27:27-32。

遭遇海難

第二天早上,船上的乘客隱約看見前面有個有灘的海灣。水手們認為逃生有望,馬上砍掉各錨,拉起前帆。於是船就在一片歡呼聲中,朝著海灘直駛。——使徒行傳27:39,40。

不料,船突然撞到一個沙洲。更糟的是,船尾被巨浪擊打,開始支離破碎。所有乘客都要盡快離船!(使徒行傳27:41)可是,鑑於船上的乘客大部分都是囚犯(包括保羅在內),這引起了一個問題。羅馬法律規定,如果士兵給囚犯逃掉,就要代囚犯受刑。假如溜掉的犯人是殺人犯,疏忽職守的士兵甚至要代死囚受死!

士兵為了不想讓囚犯逃走,決定把囚犯殺掉。幸而軍官善待保羅,制止士兵傷害他。軍官下令懂游泳的人跳進海裡,先游上岸。其餘不會游泳的人就借助木板或船上的東西漂到岸上。乘客逐一離開破船,徐徐游到岸上去。結果正如保羅先前所說,所有乘客都安然無恙!——使徒行傳27:42-44。

在馬耳他施行奇跡

各人游到海灘都精疲力竭了,上岸後才知道這島叫做馬耳他。當地的居民是「說外國話的」。「說外國話的」字面意思是「野蠻人」(希臘語,巴巴羅斯)。c可是馬耳他的居民絕不粗暴野蠻。恰恰相反,據保羅的同伴路加報導,島上的人「待我們非常仁慈,富於人情味,因為當時正下雨,又寒冷,他們就生了火,接待我們所有人,十分體貼」。保羅也協助當地人收集枝條,放在火上。——使徒行傳28:1-3,英語《新世界譯本》(附注本)腳注。

突然,一條虺蛇鑽了出來纏住保羅的手!馬耳他人一見這事,就認定保羅是謀殺犯。他們也許認為上帝會打擊惡人作為懲罰。可是,看啊!保羅竟然把毒蛇抖在火裡,絲毫沒有受傷。當地的人不禁目瞪口呆。當時在場的路加寫道:「他們預料[保羅]不是發炎腫起來,就是突然倒斃。」後來島民改變主意,開始說保羅是個神。——使徒行傳28:3-6。

保羅在馬耳他島逗留了三個月,治好了馬耳他島首領部百流的父親和島上其餘的病人。此外,保羅也撒下真理的種子,為島上的居民帶來上好的福分。——使徒行傳28:7-11。

我們學到的教訓

為了執行服事職務,保羅歷盡艱辛、吃盡苦頭。(哥林多後書11:23-27)上述的記載表明,為了宣揚好消息,他甚至成為階下囚。這還不止,保羅也要面對意想不到的考驗:遇上風暴和海難。雖然困難重重,他仍堅持不懈,竭盡所能宣揚好消息。他寫道:「在任何情況下,我都學了祕訣:既能處飽足,又能抵飢餓;既能享受豐裕,又能忍受匱乏。我靠著那賜給我力量的,凡事都有能力應付。」這無疑是保羅的經驗之談。——腓立比書4:12,13。

因此,千萬別讓生活上的難題減損你事奉上帝的熱心!遇到意想不到的惡劣情勢,要把重擔卸給耶和華。(詩篇55:22)然後要耐心等待,看看上帝怎樣扶持我們渡過難關。另一方面,要繼續忠貞地事奉上帝,堅信他絕不會撇下我們不顧。(哥林多前書10:13;彼得前書5:7)只要保持堅定,儘管遇上驚濤駭浪,我們也能像保羅一樣戰勝逆境。

[腳注]

a 一般來說,1英尋相等於4肘尺或1.8米左右。

b 小艇體積較小,通常船在離岸不遠處下錨,然後用小艇泊岸。顯然,水手打算自行坐小艇逃生,撇下乘客不顧。

c 威爾弗雷德·芬克在《詞的起源》一書說:「希臘人看不起說外國語言的人,覺得他們的話聽起來像『巴-巴』聲(bar-bar),於是戲稱他們做『巴巴羅斯』(barbaros)。」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