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9 8/1 22-25頁
  • 同輩壓力可以對你有利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同輩壓力可以對你有利嗎?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所有年齡均受影響
  • 善用有益的同輩影響
  • 避開不良的影響
  • 受益的人
  • 年輕人,要抗拒同輩壓力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0年
  • 怎樣應付同輩壓力
    警醒!2014年
  • 我該怎樣應付同輩壓力?
    警醒!2003年
  • 我怎樣才能抗拒同輩壓力?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2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守》99 8/1 22-25頁

同輩壓力可以對你有利嗎?

受同輩接納,是人天生的基本願望。我們都不想惹人討厭,受人排斥。所以我們都或多或少受到同輩壓力所影響。

同輩的定義是:「平等的人,……同一個社交團體的人,尤指同齡、同年級、同等身份的人。」因此,同輩壓力會令我們受同輩所影響,令我們在有意無意之間,按照同輩的方式思想、為人。雖然同輩壓力通常帶有貶義,不過我們將會看到,同輩的影響是可以對我們有利的。

所有年齡均受影響

並非只有年輕人才會受同輩壓力影響;其實人不管年紀多大,都會受到這種影響。如果你有下列想法,你就受同輩壓力所影響了:「人人都這麼做,為什麼我偏偏不可以做呢?」「我為什麼總是要與眾不同呢?」「別人會怎麼想、怎麼說呢?」「我所有朋友不是在談戀愛,就是快結婚了,只有我還沒有。我是不是有點不妥呢?」

雖然人無分大小,都受到壓力要跟別人看齊,不過這種壓力對青春期的年輕人影響尤其大。《世界圖書百科全書》說:「大部分青春期的年輕人都深受同輩群 所影響。所謂同輩群,就是由朋友和認識的人共同形成的圈子。這些十來歲的年輕人希望受同輩群接納,甚於希望受父母接納。為了贏得同輩群的接納,他們往往不惜改變自己的行為。」文章繼續說,十來歲的年輕人「認為,如果他們的同輩都接納自己,喜歡自己,他們的成長才算是正常」。因此他們「對一些他們認為會影響自己受歡迎程度的東西,例如服裝款式、領導才幹、戀愛是否成功等,都極感興趣」。

至於夫妻,則可能發現自己的許多決定,如該買什麼樓宇、租什麼房屋、開什麼車子、生不生小孩等,無一不受同輩壓力所影響。他們考慮該作什麼決定,才會受鄰里、朋友、種族所認同。有的家庭要債台高築,才跟得上鄰里同輩的生活水準。不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抉擇,時常顯示出同輩壓力對我們所生的影響。既然這股力量如此厲害,我們可以善為運用,去幫助我們達成自己的目標嗎?我們的確可以!

善用有益的同輩影響

許多醫師和醫療專家都曉得,病人的身邊要是有些善解人意的朋友,再加上其他有助康復的影響,會對病人有頗大幫助。這種環境可以令病人加速復元。例如,要是有人不幸斷了一隻手或一條腿,就得長期接受身體復健治療;如果有人曾有同樣的遭遇,那麼他們所立下的優良榜樣和提出的鼓勵,往往可以幫助病人恢復平衡的情緒。顯然,要是我們身處一個有益的環境,身邊都是樂觀積極的人,我們就可以善用同輩這種健全的影響去造益自己。

同樣的原則在基督徒會眾中也適用。耶和華吩咐他的子民要經常聚集起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參加聚會的人能受到有益的同輩影響。上帝敦促我們要「彼此……激發愛心,促進優良的作為」「彼此鼓勵」。(希伯來書10:24,25)今天,我們要面對許多令人灰心、對人有害的壓力。聚會給我們鼓勵,對我們實在有莫大的價值!基督徒既然受到這些負面壓力所影響,就必須「竭盡全力」保持靈性壯健。(路加福音13:24)所以,我們實在需要信徒同工的仁愛支持,也該對這種支持深懷感激。另外,有些人可能不得不忍受「肉體上」的「刺」,他們的「刺」可能是疾病或殘障。(哥林多後書12:7)有的人可能苦苦掙扎,想要克服不良的習慣或沮喪灰心的感覺;還有的人可能覺得很難應付生活上的種種壓力。因此,如果跟我們密切來往的,都是親近耶和華上帝的人,樂意事奉他的人,就無疑是明智之舉了。這種友伴可以令我們振作起來,幫助我們「忍耐直到終結」。——馬太福音24:13。

我們好好選擇適當的友伴,就可以控制友伴對自己的影響。另外,營養豐富的靈糧,加上基督徒聚會中實用的指引,可以進一步加強我們從友伴所得的鼓勵。

不過,參加基督徒的聚會,不一定是輕而易舉的事。有的人配偶可能不支持,有的人要等兒女準備好,還有的人要面對交通的問題。不過想一想,要是你不容這些障礙令你停止參加聚會,你 所立下的榜樣,就可以激勵其他環境類似的人。換句話說,你和其他有類似環境的人,不但自己立下好榜樣,還共同發揮了有益的同輩影響。受到你們影響的人,並不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是被迫的。

其實,使徒保羅也曾遭遇許多難題和障礙,但他卻能鼓勵基督徒,努力效法他和其他成熟基督徒所立的優良榜樣。他說:「弟兄們,要團結地仿效我。你們既然有我們做榜樣,就要留意照這個榜樣而行的人。」(腓立比書3:17;4:9)早期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的確效法保羅所立的優良榜樣。保羅論及他們說:「你們雖然飽經患難,卻懷著聖靈的喜樂接納了神聖的話語,於是仿效了我們,也仿效了主;因此,你們成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徒的榜樣。」(帖撒羅尼迦前書1:6,7)我們積極的態度和榜樣,也可以對跟我們交往的人產生同樣的效果。

避開不良的影響

我們要是想避開不良的同輩壓力,就得抗拒「順應肉體[而行]的人」給我們的影響。(羅馬書8:4,5;約翰一書2:15-17)不然,有害的同輩壓力就會誘使我們離開耶和華,不理會他明智的勸告。箴言13:20說:「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你記得有人由於受到不良的同輩壓力,而做了些不好的事嗎?例如有的基督徒就受到同輩的影響,表現物質主義的態度,犯下不道德的勾當或吸毒、醉酒。

就算在基督徒會眾裡,如果我們揀選一些靈性軟弱的人做密友,也可以令我們受到不良的同輩壓力影響。(哥林多前書15:33;帖撒羅尼迦後書3:14)這些人時常不喜歡談論屬靈的事,甚至可能取笑喜歡這種討論的人。要是我們跟這些人親密來往,同輩壓力就會令我們陷入同樣的「模子」中,沒多久我們的思想態度就會變成跟他們一樣了。那些真正有信心而想在靈性上有進步的人,我們反倒看不起。——提摩太前書4:15。

跟努力取悅耶和華、以屬靈的事為樂的人培養友誼,無疑明智得多!這些友伴可以幫助我們反映「從上頭來的智慧」。這種智慧「首先是貞潔的,其次是和和平平、通情達理、樂意服從的,滿有慈悲,滿有良善的果實,……不虛偽裝假」。(雅各書3:17)這並不是說,屬靈的人所談及的只限於屬靈的事。剛相反!試想想,守望台社出版的書刊,例如《儆醒!》,就有許多不同的有趣內容。有益的話題實在多得說不完。我們對許多不同的問題感興趣,足以表明我們熱愛生命,也深愛耶和華的奇妙作為。

一流的網球手,要是跟匹配的對手一起練球,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球技;同樣,優良的同伴也可以改善我們的思想、感情、靈性。另一方面,不良的交往卻可以誘使我們過雙重生活而變得虛偽。懷有清白的良心和自尊無疑好得多!

受益的人

大部分人發覺,認識聖經的教義、道德原則、屬靈要求,並不太困難。可是,把聖經的教訓實行出來,就困難得多了。下面的經歷表明,有益的交往可以幫助我們全心全意事奉耶和華。

一個跟妻子一起從事全時服務的見證人說,同輩的榜樣影響了他的人生目標。在他成長期間,他不得不抗拒各種不良的影響。不過他所選擇的朋友,是一些鼓勵他經常傳道、參加基督徒聚會的人。跟這些朋友密切來往,使他得以穩定地邁向靈性成熟。

另一個見證人說:「我跟太太結婚後,就搬到另一個會眾。那裡有一對夫妻,年齡和我們差不多,兩人都是正規先驅。他們所立的榜樣鼓勵我們投入全時服務。我們一起努力在會眾裡培養先驅的精神,結果有不少人也加入我們的行列成為先驅。」

跟懷有神治目標的人交往,可以令我們更容易順服耶和華。這是良好的同輩壓力的另一個有益影響。一個見證人在年輕時投入全時服務,後來成為周遊監督,現今在守望台社分社辦事處服務。他寫道:「我最早和最喜愛的童年回憶,就是全時僕人來訪。我家的飯桌,總是容得下多一位訪客跟我們一起進餐。我十歲時,一位環務監督送了個見證袋給我。直到今天,我還十分珍惜這個袋子。」

這個見證人回顧他十幾歲的日子,說:「會眾裡許多年輕人都樂於參與會眾的各項活動;他們的榜樣又進一步鼓勵其他的年輕人,令他們也想參與這些活動。」有益的友伴幫助了這個年輕人,使他好像種子在土地中萌芽,茁壯,最後長成為有如挺拔大樹的基督徒男子。父母們,你們會邀請一些對兒女有積極影響、能夠鼓勵他們的人到家裡交往嗎?——瑪拉基書3:16。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像上述的人一樣參與全時服務。不過我們人人都可以學會「用全顆心、全個魂、全副思想」愛耶和華。(馬太福音22:37)我們對耶和華的愛有多深,我們得永生的希望有多穩固,跟我們選擇跟什麼人作友伴,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詩篇執筆者言簡意賅地指出人生成功的要訣:「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篇1:1-3。

這是個多麼奇妙的保證!雖然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會時常犯錯,只要我們讓耶和華指引我們,跟信賴上帝的有益友伴密切交往,緊緊依附「[我]們世界上整個弟兄團體」,我們就可以享有成功的一生。——彼得前書5:9。

[第24頁的圖片]

會眾提供有益的友伴

[第25頁的圖片]

父母們,要鼓勵兒女跟有益的友伴密切來往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