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月報》 11/85 3-6頁
  • 應付在樓宇中作見證的挑戰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應付在樓宇中作見證的挑戰
  • 王國傳道月報-198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需要表現積極的態度
  • 為什麼是個挑戰?
  • 對方若要求你離去
  • 熟悉你的地區
  • 設法進入樓宇
  • 儀表和禮貌十分重要
  • 上門探訪
  • 避免與對方爭辯
  • 若不獲准入內
  • 成功地應付挑戰
  • 在大廈裡「徹底作見證」
    王國傳道月報-2008年
  • 用電話作見證——可以接觸到許多人
    王國傳道月報-1993年
  • 問答欄
    王國傳道月報-2009年
  • 宣揚好消息——藉著電話
    王國傳道月報-1990年
查看更多
王國傳道月報-1985年
《月報》 11/85 3-6頁

應付在樓宇中作見證的挑戰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小組的地區主要或完全是由大小的樓宇所構成。有些區域可能包括多種不同類型的樓宇,從任人進入的公共屋邨至警衛森嚴的豪華住宅不等。因此,這份附刊所提出的勸告應當按照當地的環境加以運用。我們深信這裡所提出的資料會對所有人均有所幫助。

1.挑戰已經提出了。命令已經頒佈了。你能夠『為好消息作一個徹底的見證』嗎?(徒20:21,24,《新世》)這樣行是必須的。為什麼呢?因為讓我們向人宣揚王國及使人作基督門徒的時候已減少了。(太24:14;28:19,20;林前7:29)這項挑戰將一種潛能日增的區域——私人和公眾的樓宇以及業主自用的樓宇——包括在內。

2.由於地價激增,有越來越多樓宇興建起來。在有些大城市中,地區正迅速從單一家庭的住宅轉變為多家庭的居住單位。在美國,房屋幾乎有三分之一是租賃的。在有些較大的城市中,超過一半的人口住在這樣的房屋裡。這便是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怎樣對住在這些租賃樓宇中的人「作徹底的見證」。

需要表現積極的態度

3.我們若不願在樓宇中作見證,有許多樓宇便會完全沒有人去做了。在其他樓宇中,傳道員做這些地區的方式可能並不徹底或有效。雖然這種見證工作並非時時都很容易,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礙卻時常在心理方面。

4.要記得樓宇的住客通常只是像我們一樣需要工作謀生的人。許多時他們是結了婚不久的年輕夫婦,由於沒有能力購置住宅,於是選擇租賃樓宇居住。無論環境如何,樓宇的住客像其他人一樣在靈性和感情上具有同一的需要。許多傳道員克服了起初的猶豫而在樓宇見證工作方面獲得相當經驗,他們發覺樓宇其實是富於生產力的地區。事實上,許多能幹的傳道員由於獲得良好結果而喜歡在樓宇地區工作。

為什麼是個挑戰?

5.為什麼對樓宇的住客作見證越來越成為一項挑戰呢?請聽聽一位有七年經驗的管理員的評論:「由於罪行和暴力激增,今日住客最關心的問題是安全。」

6.特別是較新的樓宇不但重門深鎖,並且設有看門人及/或閉路電視,尤其以業主自用的樓宇為然。有些業主住戶可能覺得,既然我們能夠進入他們的樓宇中,這使他們對樓宇的安全發生疑問。

7.為了幫助我們克服不願在樓宇中作見證的心理,我們必須記得我們的動機是高尚純正的。我們絕不想傷害任何人,反之我們要幫助他們。我們上門探訪是由於我們對上帝和鄰人懷有真摯及基於原則的愛心的緣故。我們希望幫助樓宇的住客體會到這件事實,並且意識到他們絕對無需恐懼耶和華見證人。——林後2:17;弗6:15。

對方若要求你離去

8.但是管理員或保安人員若要求我們離開一間樓宇,那又如何呢?通常最好立即遵命。只要是可能,我們希望避免對抗的情勢以致對方威脅要採取法律行動和召警。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可以機巧仁慈地向對方解釋我們在樓宇中的理由。一位常在樓宇中作見證的先驅提議,「要同意對方使住客滿意是很困難的事,並且表示你十分同情他在維持適當保安方面所經歷的難題。」這樣,對方也許會准許你留在樓宇中。但是若不然,就要謙和地離去。——西4:6。

9.請記得,不要將管理員、守門人或保安人員視作仇敵。他們有職責要執行;以大多數而言,他們對耶和華見證人並沒有偏見。「業主吩咐守門人不要讓任何人進來,」一間有62個單位的樓宇的管理員解釋說。「有些樓宇的政策是不讓任何陌生人進來,除非他們受到住客的邀請。」

10.因此我們必須面對事實,有些樓宇業主在契約中規定他們有權決定誰可以探訪他們的房客。房客若甘願讓房東為他們作出這樣重要的決定,他們就將自己置於「共同責任」之下,我們自不會堅持要探訪他們。可是,這並不意味到我們不再試圖在這種環境之下作一個徹底的見證。我們可以怎樣應付這項挑戰呢?

熟悉你的地區

11.像所有類型的見證地區一樣,熟悉每間樓宇的環境是一項有價值的幫助。要將每間樓宇視作一個獨特的地區。

12.你知道某座樓宇的住客是什麼類型的人嗎?主要是年老的人?獨身的人抑或夫婦?有兒女的人?有相當多屬於同一種族的人住在其中嗎?住客是收入低的家庭抑或樓宇設有惟獨富人才有能力裝置的嚴密保安措施?正如我們在逐戶傳道時所用的引言必須有伸縮性,我們在各種不同類型的樓宇中工作時也須要善於適應。

設法進入樓宇

13.沒有什麼見證方法更優於與人面對面地作個人的討論。這應當是我們的最先選擇。視乎樓宇的類型而定,一兩位傳道員也許能夠在門口等候,直至有住客出入時跟著入內。在這種情形之下,他們時常為你打開門戶使你能夠進入樓宇內。當然,在保安嚴密的樓宇中通常不會有這種情形存在,但傳道員時常可以用這種方法進入某些樓宇。

14.時常傳道員可以運用對講機,直至找著一個住戶同意讓他進去。再次地,視乎樓宇的類型及當地的法例而定,傳道員也許可以在進入樓宇之後開始從事逐戶探訪其他住客。在有些樓宇中明智之舉也許是只對讓你入內的人作見證,之後離開樓宇,然後再試用對講機找著另一個住客讓你入內。這樣行可能會花多點時間,但在某些樓宇中,運用這種方法可以避免難題發生。

15.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小心選擇適當的時候在樓宇中傳道。有越來越多樓宇的住戶夫妻兩人都出外工作,因此週日很少人在家。有些樓宇的住戶在星期六和星期日早上很遲才起床。因此,傍晚是在這些樓宇中工作的極佳時候,星期六及星期日下午亦然。傳道員若試圖在週末的早上在這些樓宇中工作,就時常會弄醒住客,結果引起投訴和對抗的情勢。

16.經驗表明在樓宇中夫婦一同工作,或父母的一方攜同孩子,或兩個姊妹一同工作可以獲得較佳的反應。至頗大程度,這視乎當地的情形而定。當安排傳道員在人們反應不佳的樓宇中工作時,要記得這一點。

17.進入樓宇之後,不要在進口處徘徊。不要猶豫不決。反之,要肯確地走向電梯或打算探訪的那一層樓。這可以消除看見你的人的疑慮。

儀表和禮貌十分重要

18.你衣著整潔而適合好消息傳道員的身分嗎?在樓宇中工作時,這件事特別重要,因為這可以消除別人不必要的憂慮和查問。關於對樓宇的住客作見證,一位先驅論及衣著問題說:「出人意外地,你若衣著整齊,人們便會聽你說話。他們會停下來給你額外的注意。」

19.傳道員若攜帶巨大腫脹的公事袋,便很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一位管理員論及住客看見攜帶巨大公事包的陌生人時有什麼想法:「這些人也許在公事包裡藏有搶劫的工具。」有些傳道員發覺最好攜帶較不礙眼的見證袋。

20.在天氣惡劣的日子,要留意在進入樓宇之前先擦乾淨你的鞋子。負責清潔地板的人會感激我們這樣行,從而不致覺得他們有充分理由不准我們進去。

21.要記得在樓宇中聲音會產生回響。因此要低聲說話,只運用足夠的聲量使屋主能夠舒服地聽見便行了。兩個傳道員一同工作時應當避免高聲說話,因為他們的聲音可能被其他屋主聽見。在彼此交談時,要以鎮靜、適中的聲量說話,這可以避免引起別人的懷疑。

上門探訪

22.你怎樣敲門呢?傳道員敲門若過度大聲和急促,住客便可能吃驚。視乎樓宇的類型而定,有些傳道員發覺最好不要沿著走廊逐戶探訪每一家人。反之,他們在走廊的一端探訪一兩家人,然後走到走廊的另一端探訪一兩家人,這樣往來直至將全層做完為止。

23.許多人在應門之前先從窺孔觀看誰在敲門。你若留意到這種情形,你可以怎樣行呢?一位在樓宇作見證方面經驗豐富的姊妹說:「要直接望著窺孔,並且立即親切地向對方打招呼。」這樣行讓屋主知道你知道他正在窺望。屋主若問「是誰?」你可以只是道出自己和同伴的名字。這若未能使屋主打開門,你可以說明自己是個耶和華見證人。

24.「我喜歡站在能夠讓屋主從窺孔清楚看見的地方而非站在一旁或屋主看不見的地方,」另一位傳道員提議說。「我露出微笑,彷彿我站在鏡頭前一般。我若與妻子一同工作,我也留意使她可以讓屋主看清楚,因為這可以使屋主在聽見有人出乎意料地敲門時消減他的憂慮。」

避免與對方爭辯

25.你若遇見一位反對的屋主而認為對方可能召管理員前來,就最好離開那一層樓,在另一個時候再回去。你可以寫下反對者所住的單位的號碼,將這項資料與地區的地圖放在一起;這樣,將來傳道員可以等到做完整間樓宇之後才做這個門口。在其他事例上,也許最好離開該座樓宇以免與管理員發生衝突。你若能夠平靜地繼續工作而不致引起別人干涉,你便會成功很多。

26.管理員(和有些住客)時常表示不滿的是傳道員將書刊留在樓宇單位的門外。「差不多每一次,」一位弟兄寫道,「當弟兄姊妹請求管理員容許他們在樓宇中傳道時,對方提出的條件是他們不要將書刊留在戶外。原因是若留下書刊在門外,它們便會跌在地上而需要管理員花時間去清理。」因此,你若留下單張或傳單在一些沒有人在家的門口,要留意將單張完全推進門內——直至看不見為止。

27.總括來說,我們若揀選適當的時間及表現謹慎、機巧的態度,便可以用通常的方式做許多樓宇。

若不獲准入內

28.但是假設管理員不准你進入樓宇之內。你可以怎樣行呢?可以請他給你樓宇住客的名單。請求他容許你不時留下一些書刊在大廈的入口處或洗衣室,或在佈告板上貼出一張關於我們的聖經研究安排的宣佈,同時註明感興趣的人可以與誰聯絡。在有些樓宇中,管理處容許人運用閉路電視宣佈我們在小組聚會及聖經研究安排。

29.以上的提議是有功效的。請留意一位環務監督的評論:「在以前不准我們入內的高度保安樓宇中,大約有百分之80至85在我們與經理商談過之後作出若干讓步。」

30.以下是一些額外的提議去幫助我們應付在高度保安樓宇中作見證的挑戰:

◻ 運用對講機

31.你可以運用大廈門口的對講機與個別的住客取得接觸。要用一個簡單的引言,包括請求與住客親自說話在內。他若不邀請你到家裡,可以問他是否能在入口處與你見面。可以預先與其他傳道員練習你會說些什麼話以及怎樣說和用怎樣的聲調說。

◻ 在街上作見證

32.如果樓宇的住客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及下班,在樓宇門前或附近的街上作見證會相當有效。要安排在早上及下午當人們通常上班或回家時在街上作見證。當然,樓宇中的大部分人若駕駛私家車上班,在樓宇外的街上作見證就可能效果很有限了。

◻ 打電話作見證

33.你也許能夠在大廈入口處的住客名錄探知住客的名字,然後從電話簿查出他們的電話號碼。若無法這樣行,當地的圖書館中可能有一本姓名地址錄,將市區中每間房屋和樓宇的住客姓名列出來。你可以將名字抄下來,然後從電話簿找出他們的電話號碼。一旦獲知別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小組便可以在服務監督指導之下組織一些電話地區。

34.像我們所從事的其他形式的見證活動一般,保持完備、準確的記錄十分重要。在打電話給別人之前,你經已持有對方的姓名地址和電話號碼,因此可以將其記錄下來。可以留下一些空間註明屋主的興趣、背景以及在第一次和以後的談話中所討論的問題。

35.要僅在合理的時間打電話給人。不要讓電話鈴聲繼續響很久。只響幾次便看來足夠了,因為在大部分樓宇中住客均會離電話不遠。

36.既然在電話另一端的人看不見我們,我們需要盡量使我們的話個人化。以什麼方法呢?首先,要道出自己的姓名而不是僅提及自己的名字。使用姓名可以增加信息的尊嚴。其次,在談話中要時常提及屋主的名字。第三,要留意使你的談話令人愉快,雖然同時表現適當的尊嚴。第四,要清晰緩慢地說話,較平時更甚。第五,說話要簡短中肯,並且儘早提及聖經,也許在最初幾句話中便如此行。他們若以為你是個推銷員,要立即澄清這個誤解,例如你可以說,「我們並不是要徵求會員或向人募捐,反之我們的動機是出於愛上帝和愛鄰人。」

37.既然你無法看見屋主的面孔而察知他的反應,要試圖學會從聲音探知對方的反應以求決定在討論中說些什麼話。

38.在結束談話時,最好留下一個問題讓屋主思索或說一些可能促使屋主打電話給你或讓你親自上門探訪的話。大部分人均不願讓陌生人前往探訪他們,因此與以下類似的結論看來頗有效:「我很高興能夠與你談話。你對人生懷有一些有趣的看法,而你對聖經的興趣是值得稱讚的。我們不時探訪你的大廈中一些鄰人,也許下次我們可以看看你是否在家而能夠親自結識你。」

39.視乎對方的反應而定,我們可以介紹書刊及問對方什麼時候方便將書刊帶給他們。或者我們可以等到與他們會面時才介紹書刊。

40.對方若表示有興趣,最好在通電話一兩次之後便與對方見面而非作多次的電話談話。你可以按樓宇對講機的鈕,說我們希望上門介紹自己及問候他們。在對講機所說的話越簡短越好。

41.正如以下的經驗表明,用電話作見證可以帶來良好的結果:

一位先驅打電話給住在出入受控制的樓宇中的一個男子,對方說:「也許聽來奇怪,但我剛在生活上經歷若干難題,在你打電話之前我剛納罕是否真的有一位上帝存在和他是否關心人類。」先驅與他約定時間上門探訪,而且很有希望建立一個聖經研究。

成功地應付挑戰

42.我們的使命是要「為好消息作徹底的見證,」設法使所有種類的人均聽見王國的信息。在許多地方傳道員正獲得良好的結果,由此表明有許多秉性公義的人住在樓宇中。我們若不規避在樓宇中作見證或僅是敷衍了事,我們就可以一方面作出徹底的見證,同時使自己「對所有人的血保持清白」。——徒20:24,26。

43.因此,既然樓宇地區正日益增加,你願意懷著樂觀的態度應付挑戰,作出必須的調整以適應這項需要嗎?你若這樣行,你便能夠履行上帝授予我們的任務,對地區裡的人,包括住在樓宇中的人在內,宣揚好消息而使之成為基督的門徒。

[第5頁的附欄]

在樓宇中作見證

● 敲門要柔和但卻堅定

● 聲量要保持適中

● 作友善的引言,道出自己的姓名

● 要迅速談及屬靈的事

● 向人介紹書刊,但卻不堅持對方接受

● 為下一次討論鋪路

[第6頁的附欄]

當有以下情形發生時……明智的傳道員會……

管理員吩咐你離去……簡短及仁慈地解釋探訪的目的。管理員

若仍然堅持你離去,要尊重他的職責

而遵命安靜地離去。

屋主對你的探訪感覺惱怒……保持鎮定,終止探訪,前往另一層樓或

離開樓宇

屋主拒絕書刊……不要堅持對方接受,但保持積極和友善

管理員不准你入內……請他幫助你以其他方法或在其他時間與

屋主取得接觸

屋主或管理員聲言要召警……不要與之爭辯,反之說明對方沒有理由

要恐懼耶和華見證人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