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是從所聽見的事而來的」
1 我們一旦找到「有正確態度,適合得永遠生命的人」,就必須幫助他們對所聽見的事有更堅強的信心。(徒13:48;羅10:17)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該回去探訪留下雜誌的人,把最新的雜誌帶給他們,並且作進一步的討論。如果對方表現興趣,不妨鼓勵他訂閱雜誌。可是,要緊記我們的目標,用《帶來永生的知識》建立聖經研究。以下的提議可能對你有幫助:
2 如果你上次介紹「要讚美永恆的王!」這篇文章,回訪時你可以用這個方法展開交談:
◼ 「我們上次考慮過一些具體有力的證據,證明的確有全能的上帝存在。可是,單單知道有上帝存在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認識他的名字。你會怎樣稱呼上帝呢?[讓對方回答。]許多人用『主』或『上帝』來稱呼他,但這些不過是頭銜罷了。上帝其實想我們知道他的名字。[讀出詩篇83:18。]正如這本書指出,聖經透露更多有關耶和華上帝的事。」展示《知識》書第29頁的圖畫,讀出插圖說明。在討論過第3章頭三段之後,一個聖經研究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3 如果你上次介紹「世俗的宗教何以會遭遇末日」這篇文章,你可以這樣激發對方的興趣:
◼ 「讀過這篇文章之後,你也許看出,我們對世上的所有宗教都不能一概而論。世上有純真的宗教,也有偽宗教。這引起了一個適切的問題,誰的崇拜會蒙上帝悅納呢?耶穌曾回答這個問題,這本書就引述了他的話。」翻開《知識》第5章,讀出第4段(包括約翰福音4:23,24)。然後問對方,「你喜歡接受一個免費的聖經研究嗎?」如果住戶同意,翻開第1章跟對方討論。
4 如果住戶對4月22日刊的《儆醒!》感興趣,回訪時你不妨試試用這個方式跟對方討論《知識》書:
◼ 「你也許還記得,我們上次提到,我們有機會見到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我們很難想像到時的情況會怎樣。一個畫家這樣描繪到時的情況。[展示《知識》第188-9頁的插圖。]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不是令人心曠神怡嗎?[翻開第4-5頁的插圖,讀出附框裡的話。]這本書的題目跟耶穌在約翰福音17:3所說的話很類似。[讀出經文。]如果你喜歡,我想示範一下怎樣運用這本書和你的聖經,學習予人拯救的知識。」如果住戶願意,開始討論第1章。
5 如果初次探訪的時候,住戶說他很忙碌,回訪時你可以這樣說:
◼ 「我上次探訪你,留下了兩本《守望台》和《儆醒!》。這兩份雜誌幫助人對聖經和它的道德指引養成尊重。我覺得人人都需要明白上帝的話語,所以我專誠帶來一些可以幫助你明白聖經的資料。」展示《知識》書,然後翻開第3頁的目錄。問問住戶喜歡哪個題目,翻開對方最感興趣的那章開始討論。
6 要是我們能夠『向別人打開通往信心的門』,就必定會歡喜雀躍。——徒14:27;約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