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青年人》第29篇
  • 我做錯了事,該怎麼辦呢?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做錯了事,該怎麼辦呢?
  • 青年人問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你會怎麼做?
  • 你應該認錯的三個理由
  • 怎樣從錯誤中成長
  • 我做錯事了,該怎麼辦?
    年輕人的10個問與答 青年人問專欄
  • 何以要承認過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要勇於認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3年
  • 你怎樣看待錯誤?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7年(公眾版)
查看更多
青年人問
《青年人》第29篇
兩個男孩子玩棒球時,打破了汽車的玻璃。

青年人問

我做錯了事,該怎麼辦呢?

  • 你會怎麼做?

  • 你應該認錯的三個理由

  • 怎樣從錯誤中成長

你會怎麼做?

看看卡琳娜的經歷,想一想:如果你是卡琳娜,你會怎麼做?

卡琳娜:「有一天,我開車去學校,但開得太快了就被警察攔下來,還開了一張罰單,我難過死了!我告訴媽媽我被警察開了罰單,她就要我自己跟爸爸說,但我不想告訴爸爸。」

你會怎麼做?

  1. 做法A:不告訴爸爸,希望他永遠都不會發現。

  2. 做法B:一五一十都告訴爸爸。

你可能很想選擇A,反正你媽媽可能以為你已經把事情告訴爸爸了,承認是自己的錯。但是,不管你是要交罰單還是犯了其他的錯,有幾個理由是你應該承認自己的錯的。

你應該認錯的三個理由

  1. 1. 因為這樣做是對的。聖經提到基督徒應該遵守的標準說:「行事[要]盡都誠實」。(希伯來書13:18)

    「我很努力做個誠實的人,也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是我做錯了事,也一定會馬上認錯。」——亞歷克西斯

  2. 2. 因為人們一般都比較願意原諒承認自己錯誤的人。聖經說:「遮掩自己過犯的人,必不亨通;承認並離棄過犯的,必蒙慈悲。」(箴言28:13)

    「承認錯誤是需要勇氣的,但這樣做可以贏得別人的信任,別人會看出你是誠實的,由於你願意認錯,事情也會有個好的結局。」——理查德

  3. 3. 最重要的是,承認錯誤可以讓耶和華的心歡喜。聖經說:「奸詐的人,耶和華視為可憎;正直的人,上帝願意親近。」(箴言3:32)

    「我犯了大錯之後,就發現我應該主動認錯。如果我不按照耶和華的方式做事,他一定不會賜福給我的。」——瑞秋

那麼,卡琳娜後來怎麼做呢?她沒有告訴爸爸罰單的事,但這件事卻隱瞞不了多久。卡琳娜說:「一年後,有一天爸爸在看我們的保險記錄時,發現我的記錄裡有一項汽車超速的罰款,結果我的麻煩大了。由於我沒照媽媽的話去告訴爸爸,所以連媽媽也生氣了!」

學到了什麼?卡琳娜說:「隱瞞自己犯的錯,只會使事情更糟,你遲早都要付出代價的!」

怎樣從錯誤中成長

每個人都會犯錯。(羅馬書3:23; 約翰一書1:8)我們都知道,馬上承認自己犯的錯是謙卑和成熟的表現。

接下來就是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成長。很可惜,有些年輕人錯過了這個學習的機會!他們可能跟普麗西拉有過一樣的感覺,她說:「以前,每次我犯了錯,我都會覺得很灰心,我對自己很失望,結果,我的錯就像一塊很大的石頭壓著我,讓我承受不了。我感到很沮喪,覺得自己很沒用。」

有個女孩子開車時,一直看著後視鏡裡的自己

你有時也有這樣的感覺嗎?有的話,別忘了這件事:你老是想著過去的錯誤就好像開車時一直看著後視鏡一樣,不會留意前方,這只會讓你覺得自己沒用,使你沒有力量面對前方的挑戰。

與其一直活在過去,不如換個平衡一點的想法,這不是更好嗎?

「想想自己犯的錯,從錯誤中學習,這樣你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了。不過,不要老是想著你犯過的錯,因為這會讓你變得灰心、沮喪。」——埃利奧特

「我把自己犯的錯當成是一個學習的機會,每犯一個錯就學到一個教訓,這樣可以使我成為更好的人,下一次我就會用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問題。這樣做比較好,因為你可以成長。」——薇拉

有些青少年說

康恩

「有些人對於自己犯的錯感到很沮喪、難過,但有些人卻完全不在乎。其實,平衡一點比較好。我們應該認真面對自己所犯的錯,並從中學習,不要再犯,但也不用過度自責。」——康恩

達蜜

「賽跑選手要是跌倒了,他們會放下自尊,不怕丟臉,努力爬起來。當你犯錯後,你就需要這麼做。你學到教訓後,努力從錯誤中站起來,就會成為更好的人。」——達蜜

祈柏拉

「回想自己犯的錯時,不要只往消極方面想。要記住你學到的教訓,不要再犯。不要讓以前的錯好像烏雲一樣一直籠罩著你。要接受所學到的教訓,繼續向前。」——祈柏拉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