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多媒體資料庫 - 馬太福音

  • 馬太福音 1

  • 馬太福音簡介短片

  • 馬太福音主要事件

  • 公元1世紀的房屋

  • 馬太福音 2

  • 伯利恆的冬天

  • 耶斯列谷的景色

  • 馬太福音 3

  • 約旦河西岸的猶地亞曠野

  • 曠野

  • 施浸者約翰的衣著與外貌

  • 蝗蟲

  • 野蜜

  • 耶穌時代法利賽派的服飾

  • 角蝰

  • 鞋

  • 揚穀

  • 脫穀工具

  • 約旦河

  • 馬太福音 4

  • 約旦河西岸的猶地亞曠野

  • 曠野

  • 聖殿的外牆上

  • 加利利海的西北岸

  • 撒網

  • 加利利海的魚

  • 修補漁網

  • 公元1世紀的漁船

  • 加利利的漁船殘骸

  • 公元1世紀的猶太會堂

  • 馬太福音 5

  • 加利利海的西北岸

  • 死海岸邊的鹽

  • 公元1世紀的油燈

  • 家用的燈台

  • 欣嫩谷

  • 現代的欣嫩谷

  • 離婚文書

  • 馬太福音 6

  • 公元1世紀的猶太會堂

  • 野地裡的百合花

  • 馬太福音 7

  • 狼

  • 無花果樹、葡萄樹和荊棘

  • 馬太福音 8

  • 全副武裝的羅馬百夫長

  • 狐狸的洞穴和飛鳥的窩

  • 加利利海東岸的懸崖

  • 馬太福音 9

  • 加利利海的西北岸

  • 耶穌邀請馬太做他的門徒

  • 用來裝酒的皮袋

  • 公元1世紀的猶太會堂

  • 馬太福音 10

  • 手杖和糧袋

  • 狼

  • 鞭刑用的鞭子

  • 常見的平頂房子

  • 欣嫩谷

  • 麻雀

  • 馬太福音 11

  • 王宮

  • 市集廣場

  • 骨頭製成的笛子

  • 哥拉遜和伯賽大

  • 迦百農、哥拉遜和伯賽大

  • 擔子

  • 馬太福音 12

  • 穀粒

  • 公元1世紀的猶太會堂

  • 角蝰

  • 馬太福音 13

  • 迦百農城附近的加利利海

  • 撒種

  • 梅察達的倉庫遺址

  • 收割的人

  • 芥籽

  • 漁夫把拖網拖上岸

  • 馬太福音 14

  • 希律·安提帕鑄造的錢幣

  • 加利利海東北部一帶

  • 魚和餅

  • 籃子和籮筐

  • 馬太福音 15

  • 籃子和籮筐

  • 馬加丹

  • 馬太福音 16

  • 籃子和籮筐

  • 從加利利海到凱撒里亞腓立比一帶

  • 馬太福音 17

  • 黑門山

  • 從胡拉自然保護區遠望黑門山

  • 馬太福音 18

  • 磨石

  • 上磨石和下磨石

  • 欣嫩谷

  • 牧人和羊

  • 馬太福音 19

  • 約旦河東岸的比利阿

  • 離婚文書

  • 駱駝

  • 馬太福音 20

  • 市集廣場

  • 鞭刑用的鞭子

  • 馬太福音 21

  • 伯法其、橄欖山和耶路撒冷

  • 小驢

  • 酒榨

  • 馬太福音 22

  • 凱撒提比略

  • 馬太福音 23

  • 經文匣子

  • 公元1世紀的猶太會堂

  • 會堂裡的前座

  • 晚宴的上座

  • 欣嫩谷

  • 現代的欣嫩谷

  • 薄荷、蒔蘿和孜然

  • 駱駝

  • 角蝰

  • 鞭刑用的鞭子

  • 母雞聚集小雞

  • 馬太福音 24

  • 聖殿山殘留的石頭

  • 橄欖山

  • 外衣

  • 無花果樹

  • 手磨

  • 馬太福音 25

  • 揚穀

  • 馬太福音 26

  • 雪花石瓶子

  • 逾越節晚餐

  • 葡萄

  • 馬太福音 27

  • 刻有本丟·彼拉多名字的石版

  • 被釘子穿過的跟骨

  • 墓室

  • 馬太福音 28

  • 墓室

多媒體資料庫裡的圖畫和3D短片,是根據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繪製和製作的。不過,這些資料都是美術作品,有時只反映出一種可能的情況。

加利利海的魚

加利利海的魚

聖經提到加利利海時,多次提到魚、捕魚和漁夫。加利利海大約有18種魚,其中10種是漁夫會捕撈的。這10種魚按商業價值可分為三個主要類別。第一類稱為binny(這裡顯示的品種叫長頭䰾,學名是Barbus longiceps)(1),屬於鯉科,在當地有三個品種。這類魚的嘴角都有鬚,因此牠們的閃米特名字是biny,意思是「鬚髮」。這類魚以軟體動物、蝸牛和小魚為食。長頭䰾的長度可達75厘米,重量超過7公斤。第二類稱為musht(這裡顯示的品種學名是Tilapia galilea)(2),跟非洲鯽(又名羅非魚、吳郭魚)同種。這類魚的名稱在阿拉伯語的意思是「梳子」,因為牠們的背鰭像梳子一樣。這類魚在當地有五個品種,其中一種的長度可達45厘米,重量可達2公斤。第三類是基尼烈沙丁魚(這裡顯示的品種學名是Acanthobrama terrae sanctae)(3),這類魚的外形跟一種小型鯡魚相似。自古以來,人們都會以鹽水醃製的方式保存這類魚。

相關經文

太 4:18; 可 1:16; 路 5:6; 約 21:9, 10
馬太福音 1
馬太福音 2
馬太福音 3
馬太福音 4
馬太福音 5
馬太福音 6
馬太福音 7
馬太福音 8
馬太福音 9
馬太福音 10
馬太福音 11
馬太福音 12
馬太福音 13
馬太福音 14
馬太福音 15
馬太福音 16
馬太福音 17
馬太福音 18
馬太福音 19
馬太福音 20
馬太福音 21
馬太福音 22
馬太福音 23
馬太福音 24
馬太福音 25
馬太福音 26
馬太福音 27
馬太福音 28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