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1 10/8 20-24頁
  • 分娩——必然是這麼痛苦的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分娩——必然是這麼痛苦的嗎?
  • 警醒!198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何以這麼痛楚?
  • 減輕痛苦的藥物
  • 停止憂慮
  • 斜臥抑或坐著?
  • 歡迎嬰兒來臨
  • 熟練令人信賴
  • 在醫院抑或在家中分娩?
  • 我們的嬰孩是在家裡出生的
    警醒!1976
  • 生兒育女——一項責任和一項賞賜
    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滿幸福
  • 媽媽健康,寶寶也健康
    警醒!2009年
  • 我們怎樣為嬰兒出世作準備
    警醒!1978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10/8 20-24頁

分娩——必然是這麼痛苦的嗎?

「我初次分娩是難產,20小時獨自忍受痛苦驚惶,我面壁矢誓,若能渡過這次『難關』而活著,就決不再生孩子了。後來在產科病房,我們這群穿著浴衣的母親環立一起,彼此以『順產』情形相告。我們很難以任何普通言語來表達我們所經歷的驚心動魄過程,因此我們不予提及。」

以上是一位母親描述她初次分娩的經過。幸而未必所有母親都有這種可怕經驗。但大多數人同意:分娩是痛苦的。當你考慮到在產子時身體有什麼發生便會了解到這種情況。

何以這麼痛楚?

分娩是人體最緊張複雜的過程之一。母親必須用力推出一團活的「肉球」,這肉球像一大團捲心菜那麼重,有手有腳,要安全地從母親那狹窄、敏感的產道中推出。有時一次分娩會產下兩個或以上的胎兒。

真正的產痛通常開始於一連串的子宮肌肉劇烈收縮。胎兒先從子宮進入下端狹窄的子宮頸,進一步是子宮「口」張開到像男子拳頭那麼大。子宮下端稠密的知覺神經網因此受到刺激而促成陣痛。倘若收縮力量太小以致子宮「口」不能張開,分娩時間就會延長,痛苦也許十分難忍。

當子宮「口」張開至最大限度時,胎兒被迫進入狹窄的陰道。這時母親要盡力推使胎兒通過那敏感的外部生殖器。有時需要以鉗子或吸杯把胎兒拉出。

的確,聽起來似乎很痛苦。但實際上一定是這麼痛苦的嗎?有任何方法可以減輕痛楚嗎?

減輕痛苦的藥物

現時在醫院生產的婦人都服用減痛的藥物。美國有百分之95的產婦接受某些種類的藥物。

「笑氣」久已被用作緩痛藥,在若干地方仍然有人使用。它對腦神經中樞具有鬆弛效果。婦人在分娩初期通常授以巴比通、鎮靜劑和止痛劑使其鬆弛下來和減輕陣痛感覺。

為了避免麻醉劑發揮的機能抑制效果和其他副作用,並使孕婦保持清醒、在分娩時能充分合作,局部麻醉遂日益流行。方法是注射止痛劑以阻隔孕婦產道的知覺神經,但有時卻需要全身麻醉使產婦失去知覺。

雖然不少人認為使用止痛藥是必需和有效的,但近年來在醫學界中卻有愈來愈多的人反對無限制地使用麻醉藥。1978年有一項有力的警告發出。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葉鳳·巴克比和美國保健協會的撒拉·波路文兩位兒科專家以50,000名從出生之前至7歲的兒童為對象作出分析。華盛頓《郵報》透露分析結果說:「母親分娩時服食過助產藥的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在坐、立和運動機能的發育方面有遲緩或障礙傾向。他們較少停止反應能力,例如受到安慰時便停止哭喊等。」

報導同時聲稱,孩子在7歲之前的行為是受到藥物影響的,理由如下:「在陣痛或分娩時所服的藥物通過胎盤而很快和很易進入胎兒腦裡。……肝和腎通常會把藥物分解和排出,但新生嬰兒在出生時還未充分發揮肝、腎機能。」可是,並非所有人都承認這種危險。有些研究家聲稱,「倘若謹慎選擇藥物,藥量和服藥時間受到小心控制,那末,在大多數例子上,對嬰兒的影響可以減至最少。」

雖然有些婦人喜歡接受緩痛藥物使分娩時較為安寧和減少緊張,但不少婦人卻寧願在分娩時不受干擾。她們希望在這個令人驚異的場合獲得充分經驗。一位專欄作家評論說,「有些婦人聲稱她們在分娩自己的嬰兒時不願作為服了藥的旁觀者。」可是,除了藥物之外還有其他減痛方法。

停止憂慮

研究結果顯示陣痛的劇烈程度不但由身體因素例如胎兒大小或產道的寬度來決定,母體的情況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其中牽涉到憂慮。曾以多年時間研究孕婦經驗和態度的倫特大學瑞典籍的研究家尼爾斯·尤登堡博士說:「在懷孕期害怕分娩的婦人描述……她們的痛楚多於對分娩處之泰然婦人。」

這位研究家認為憂慮和痛苦有關。憂慮能增加痛苦,而憂慮和痛苦兩者都能使肌肉緊張。憂急的婦人在分娩時往往極之緊張。她的鬆弛能力於是受到阻礙,以致在兩次陣痛之間不能恢復力量。

因此,為了減少分娩的痛苦,她必須停止憂慮。她若在事先獲知關於分娩時的身體進行情況,便會較為理知地安心分娩,使自己更覺鬆弛以及對痛苦較少敏感。許多產科和醫院都提供這種知識。

產婦在分娩時的姿勢也是研究對象一。

斜臥抑或坐著?

烏拉圭的一位產科生理學家羅拔·加第魯·巴斯亞教授曾以30年時間研究和發展一些與分娩有關的最複雜技術,他發覺以往所用的坐著姿勢比斜臥姿勢分娩得更快、更易和更自然。英國的《衛報》在1979年12月24日報導他的發現時引述他的話說斜臥的姿勢有礙血液循環和阻礙胎兒的氧氣供應。

報導指出:「加第魯·巴斯亞發現在危險度低(佔全數百分之80)的妊娠場合,獲致最佳效果的自然分娩是產婦事先獲知生產程序,所謂自然分娩是不用麻醉藥、不以人工方法破膜、不斜臥榻上,同時保持活動(產婦隨意起坐或行動),在分娩後期坐著生產,丈夫和家人可以在場。加第魯·巴斯亞發現,初產的婦人在分娩初期可以縮短時間百分之36。」

據聖經的出埃及記1:16(《新世》)所載,古代埃及早已使用『產凳』,今日在世上多處地方,例如,巴西仍然使用。一位研究家聲稱,在1738年,法國產科醫生法蘭蘇斯·馬利素提倡橫臥姿勢,不久就蔓延全世界,但有時結果卻遠不如理想。

一位32歲的瑞典婦人姬絲汀敘述她的第五次分娩說:「這一次特別難產。我臥在床上,服了一些藥丸。分娩初期延長了36小時。最後的陣痛延續了一會,但胎兒沒有動。它在我裡面好像處於困難的位置。當各人離開產房小休時,我想到重力問題並且自思:『不如採用老式方法吧。』於是站起身來,這時感到胎兒滑下一點。助產人員急忙入內,經過三次的強烈陣痛之後,我的男孩生下來了。」

歡迎嬰兒來臨

母親對孩子和生子結果的看法也能決定她感覺生產痛苦的程度。一位19歲的青年母親說:「在整個懷孕和生產期內我感到孩子行將毀去我的職業、自由和生活樂趣。」她的分娩使她十分痛苦。但孩子出生之後一星期她面上泛起快樂的光輝聲稱,她每次吻嬰兒時都差不多在說:「但願我一早對你有這種感覺就好了!」這樣可以使她省卻多少痛苦!

產婦在分娩時所感的痛苦也受到她與孩子父親的關係、本身的境遇和年齡所影響。研究家尼爾斯·尤登堡評論說:「我觀察到最令人震驚的分娩多數發生於生活環境不安和心理上有困難的年輕女性或者在年齡上已對母職懷有複雜感情的年長婦人身上。」

這意味到母親對將臨的嬰兒愈喜愛、對母職愈嚮往,她和家庭的關係愈良好,她在分娩時便愈加感覺自信和喜樂。依次地,這種感情也許刺激身體發揮自然的減痛力量。不久之前,合眾國際社報導一項令人振奮的發現說:「(美國)西雅圖一位研究家聲稱,有些婦人在生產時懷有輕鬆感和近乎幸福感,因為她們體內產生一種『快樂荷爾蒙。』維珍尼亞州美遜研究中心主持人兼生物化學家侯克博士說這種荷爾蒙是B.安杜芬,它在1976年為人發現。侯克博士自稱曾在人的胎盤和胰臟中發現這種荷爾蒙。」

同時據知,產婦懷有幸福感和強烈的積極情緒會導致腦下垂體產生多種荷爾蒙,例如後葉催產素,它對於促進分娩非常重要。

熟練令人信賴

產婦若得到仁慈和經驗有素的人幫助便會獲得極大裨益。「那位穿著白袍、和藹可親、鬢髮微霜的婦人一入來,把她溫暖、溫柔的手按在我冰冷、滲汗的額上時,我就感到放心和輕鬆。我知道這是一雙累積多年助產經驗的手。」這便是一位年輕母親論及分娩之前對助產士的感想。助產士的熟練令產婦對之有信心。

研究家尼斯·尤登堡說:「對產婦說來,助產士是安全的自然來源。她代表知識和經驗。……在分娩時與助產士保持接觸對安心感是極之重要的。」

當然,在若干地方若要擔任助產士就必需符合多項法律條件。這些法律條件若受到適當實施和遵守,對各有關方面的人都是一項保護。——羅馬書13:1-5。

在醫院抑或在家中分娩?

許多科學家也聲稱環境可以影響產婦在分娩時的經驗。近年來對於在產科醫院抑或在家分娩為最佳曾發生過生動的討論。有些人聲稱自然、仁慈和家庭氣氛對母嬰都十分重要。他們認為醫院沒有具備這種氣氛,因而推薦在家分娩。但在世上較貧窮的地區,許多婦人沒有選擇餘地,家庭是唯一的分娩地方。在富裕的地區現時也較為趨於放在家分娩。在美國,目前在家分娩佔全數的百分之2。

一位母親在討論產子問題的會議上說:「五年前我首次在家分娩。這次的經驗與我生第一個孩子時在醫院的經驗完全不同。家庭即是家庭,凡事可以依照自己方式而行,一家人都牽涉在其中。生產是感情的經驗而非醫學的經驗。」

不少辯稱醫院是最安全的地方。有難題發生時可以迅速獲得合格的幫助,有時這是十分重要的。但有人聲稱並非所有醫院都是這麼安全的。文杜遜博士在一本醫學書籍中說:「兒科病房和育嬰室是最容易傳染疾病的地方。在醫院裡有一項嚴禁宣泄的祕密是,對病人說來,最危險的地方便是育嬰室,沒有病人(尤其是未得母乳傳授免疫的新生嬰兒)能在那裡發展對病菌的免疫。」

關於安全的問題——這是無法忽略的因素——實驗表明產婦在家分娩或在類似家庭的產房中分娩較為輕鬆,因此感覺的痛楚也較少。在1974年,法國醫生佛得烈·利波雅開始他的一項所謂柔和分娩的特出實驗,方法是設置一個燈光柔和、環境寂靜、像家庭般的產房,嬰兒一出生即直接交給母親。根據以120宗這樣的分娩為調查對象所作的報導,母親們形容這種分娩是「特出、新奇和美妙」的經驗。她們都表示喜歡再度在這種環境下分娩。

在若干地方,歡迎嬰兒來臨是屬於全家的事。分娩時有丈夫在場協助會使妻子感覺安心得多。有些醫院甚至准許較年長的兒女在旁,使他們知道生產過程不是那麼戲劇性,而是自然的事。一位8歲女孩看過母親生出小弟之後,被人問及她是否喜歡有一個嬰兒。她毫不猶疑答道,「是的,」然後補充說:「我若不決定作芭蕾舞演員的話。」

據聖經第一本書所載,造物主告訴世上第一個女人說:「你生產兒女必多受苦楚。」(創世記3:16)歷史證明了這話的真實性。由於人類的不完美,生兒育女是痛苦的。但這種痛苦並非不能忍受。倘若孕婦和丈夫及家庭保持一種愛與清潔的關係,對將臨的嬰兒培養正當的感情,和自己的身體合作,在分娩前後接受熟練和仁慈的協助,能在寂靜、愉快的氣氛中分娩,最重要的是,信賴那位偉大的生命的創造主,那末她在現時也可能獲得裝備,在生產方面少感痛苦。

[第21頁的圖片]

胎兒的發育

[第23頁的圖片]

正常的生產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