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5 10/1 581-584頁
  • 物質主義——一種致命的哲學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物質主義——一種致命的哲學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為什麼是致命的
  • 一種不合理的哲學
  • 它對人們的控制
  • 為了保存你的生命,務要遠避物質主義!
  • 你需要什麼才能使你快樂?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9年
  • 在物質主義的誘惑中憑著信心而行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 要追求王國,不要追求物質的東西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6年(研讀版)
  • 屬靈的價值觀使人得益匪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5年
《守》65 10/1 581-584頁

物質主義——一種致命的哲學

人生的最高價值乃在於物質上的豐富享受以及提高物質上的進步

為什麼它是致命的?你怎樣才能避免受到它的感染?

富裕的社會已引進物質主義,蘇格蘭的愛登堡的新聞晚報在1963年五月八日以粗體字的大標題如此說。下面的次要標題一則繼續說,「財產現在『比人更重要了』。」

在標題之下的文章觀察到今日人們均集中精神去獲得物質的東西,以致忽略了人倫的關係。社區「已成為了一個只是為了賺錢買東西的地方,而一個人可以在那裡交朋友並從與他的伴侶交誼的關係中獲取滿足的觀念業已蕩然無存,」萊斯特大學的一位著名的講師這樣說。

很少具有觀察力的人會否認這件事實。無神的共產主義所信仰的唯物哲學,就是說,「人生的最高價值乃在於物質上的豐富享受以及提高物質的進步,」a在基督教國內為一般人所緊緊依附的程度正和共產國家一般無二。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1959年十月十九日),一位新聞評論家觀察道:「美國人如今正處於一種自我催眠的狀態中,以一個暴發戶國家的一切充沛活力和興味來擁抱共產主義的人生哲學。……與其過去的傳統以及其立國父老們的信仰截然相背的,美國在今日已將這個致命的哲學整個地接受下來。」這種崇尚物質的人生觀不但在美國十分普遍,同時在世界各地亦十分流行。

為什麼是致命的

但是為什麼物質主義會被稱為一種「致命的哲學」呢?或許你會問,「在那一方面來說它是致命的呢?舒適的房屋,漂亮的衣服和精美的食物豈不是也帶給我們快樂和一種幸福的感覺麼?因此以獲得這些物質的東西為目標豈不是一件很現實的事麼?那末將人生的最高價值寄託在物質的豐足和促進物質進步之上只不過是切合實際但是而已。』

這種看法已迅速地成為了基督教國內大多數人民的態度。但是「這種從馬克斯的『宣言』中直接取出來的信仰已使美國的視線變成模糊不清,」以上的那位新聞評論家這樣嘆息著說。它「已使得美國的理論家和政治家變成了世界共產主義的挖壕和埋地雷的工兵,並且已使得美國的宣傳變成了克姆林宮說謊運動的一種補充物。」

不錯,基督教國對物質主義的追求已為共產主義的無神理念鋪好了前進的路!物質主義並不是以敬畏上帝的人所教導的道理為根據的,反之它乃是與現代共產主義之父馬克斯的教訓一致。由於採納了這樣一種崇尚物質的哲學,基督教國已使一般人忘記了上帝,反倒使他們信靠物質的財產,結果子造成了一片肥沃的田地讓無神的共產主義來播種。這樣的一種哲學只會受到上帝不利的審判。

關於這一點,在很久以前有一位上帝的僕人曾寫道:「我若以黃金為指望,對精金說,『你是我倚靠,』我若因財物豐裕,因為手多得資財而歡喜,……這也是審判官當罰的罪孽,又是我背棄在上的上帝。」——約伯記31:24-28。

基督教的創始者耶穌基督亦認識將物質財富當作個人一生主要目標的危險。他深知道這樣會使一個人變得驕傲自私和忘記上帝。所以他屢次中肯地攻擊物質主義。例如在他的登山寶訓中,他說: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不斷地]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與今日一般人普遍崇尚物質的態度比較起來,耶穌的教訓是何等的不同!——馬太福音6:19-33。

一種不合理的哲學

但是儘管耶穌說了以上的這些話,許多人(甚至連做禮拜的教友在內)卻覺得將對上帝的崇拜置於他們生活上的首位乃是不合理的。他們將其貶謫到一個次要的地位。何以如此呢?因為他們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受到上帝的道所教訓,反之卻經常地受物質主義哲學的薰陶。請注意《國家》這本雜誌在評論到近年來道德價值的轉變如何支持了物質主義時說:

「道德價值的轉變已無可避免地在美國的倫理意識方面造成了一種緊張狀態。儉省有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美德,現在卻被視為對經濟的一項威脅。因耽溺放任而負債在以往被視為不可或犯罪,如今卻在促進繁榮。以前貪婪是危害人群福利的,現在我們卻聽到貪婪(不論是利潤或消費者的貨物)乃是一種公眾的利益。傳統的信仰教導人說,『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今日的社論家則告訴我們,『藉著事奉瑪門,你們才是以最好的方法來事奉上帝和造福社會。』」——馬太福音6:24。

不錯,日復一日地,一般民眾都受著物質主義的灌輸陶冶。買這樣東西吧!買那樣東西吧!在這裡借錢吧!幾乎每一種交通媒介都在不斷地強調金錢和物質財富的重要。甚至連敬虔和基督教也被視為等於物質上的成功,而這正是許多人在他們的教堂裡所聽到的論調。因此難怪大眾的意識已被調節到認為物質主義乃是唯一合理的人生哲學了。但是它是合理的哲學嗎?

請停下來想一想:是誰造了天、地、海、樹木、花草、山嶺、河溪、蟲魚鳥獸——這一切使地球成為如此一個愉快居處的東西呢?唯一合乎邏輯和合理的結論就是聖經所說的:「唯耶和華是真上帝……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造成我們的乃是他,並不是我們自己。」——耶利米書10:10,12;詩篇100:3,《新舊》。

我們的生命來自上帝。我們最大的快樂乃是遵照他的旨意來運用我們的生命。因此人類應當首先追求學習關於他為人類所作的奇妙恩典,也應當努力證明自己配得他的祝福。信靠物質的東西,例如黃金,但卻不信靠造成這種美麗金屬的創造主乃是多麼不合理的事!將受造之物看得比創造者更有價值乃是一種絕對愚昧的哲學!

它對人們的控制

可是由於不斷的灌輸,普世大多數的人民,不論貧富都被物質主義緊緊地抓住。舉例來說,且看一看香港。在這個英國的殖民地,幾近四百萬的中國人擠在廿五萬英哩的一塊土地上,其中的人大約可以分為兩批——一批是在物質上足夠維生的,另一批則僅為生存而掙扎。觀察一下這兩批人如何都受到物質主義的影響乃是很有趣的事。

頭一批人有固定的職業,收入足夠舒適地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需用。但是他們卻要更多的東西。有購物者樂園之譽的香港擁有許多十分誘惑人的奢侈品,人們可以付下少量訂金然後每月分期付款便可購得。於是丈夫另外兼上一份差事,太太則找一個女傭來照顧孩子,以便自己也可以在外工作。他們如此聚精會神的追求物質的財富以致根本沒有時間管任何屬靈的事物——甚至連討論上帝的道的時間也沒有!

毫無疑問地,這些中國人和世界各地像他們一樣的人都受到了物質主義這種致命的哲學所害。他們都在積儹地上的財寶而沒有聽從耶穌的忠告去積存天上的財寶。可是聖經卻清楚地指出了,物質財富的豐足並不能贏得上帝的喜愛:「[耶和華]發怒的日子,資財無益,唯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因此聖經命令我們說:「當尋求耶和華[而非金銀],當尋求公義謙卑。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箴言11:4;西番雅書2:3;1:18。

但是另外一批人又如何呢?我們怎麼能說這些成千成萬為生從而掙扎的中國人也是崇尚物質的呢?他們所賺的幾乎不足糊口。時常一對夫婦和五、六個小孩同擠在一個不足十方英尺的小房間裡。男人可能每天只能賺二至四元美金,而全家的生活費用都靠這一點薪金來支付。但是雖然如此窮困,這些人時常也是崇尚物質的。

請記得,擁有物質的東西並不就使人變成一個物質主義者。為自己預備衣食和舒適的家並不是物質主義。物質主義乃是將這些物質的東西看得最重要,以之為一生的主要目標,而不是以事奉上帝追求學習與遵行他的旨意為目標。所以即使一個人十分貧窮,如果他一生所全心關注的就是為了掙口飯吃,他便也受到物質主義這種致命的哲學所感染了。

在香港的許多窮人便是如此。他們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賺得米飯、衣著和住所。當有人向他們談到上帝的王國和事奉上帝的重要時,他們並不能看出這件事的價值,因為他們所想到的儘是物質的東西。例如他們之中有一個在最近說:「這有什麼用呢?我們中國人是很現實的。我們只相信我們所能看到和用得著的東西。」另一個例子是,有兩個女兒因為她們的母親花時間研究聖經而大表不滿,說,「這又不能給你飯吃。」這種態度泄露出她們並不體會「人活著並不是單靠食物。」——馬太福音4:4。

在香港基督教國的各宗教不但沒有抵制這種崇尚物質的態度,反倒實際上在鼓勵它。他們以物質上的誘惑來徵求信徒,由此表明了他們也採納了俗世的物質主義哲學。他們將米和衣物贈送給準教友們,並答應給從他們所辦的學校裡畢業出來的人薪金甚豐的職位。

在這一方面,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神學教授狄伍夫所作的評論頗有趣味。他說許多年前非洲人開始將物質上的豐裕與基督教國的宗教相提並論。「他們認為皈信白人的宗教會立即為他們帶來大批的物質財富。」如今,在他們對於基督教國的生活方式相當熟悉了之後,狄伍夫嘆息著說,「海外的傳道運動不得不與人們對自私心和由於受文明社會感染而產生的物質主義爭鬥。」基督教國和她的宗教實際上乃是這種致命哲學的使徒!這是一項多麼有力的控訴!

為了保存你的生命,務要遠避物質主義!

雖然,比較上來說,甚少人會自覺地接受物質主義的哲學,可是今日大多數的世人都以他們的行徑表明了他們已將物質主義變成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你是否也是這樣呢?你是否只在嘴裡承認上帝的存在,在生活上卻忽視了他並將全部的時間都用來追求物質的東西呢?你是否承認上帝是一個仁愛的父親,另一方面卻不肯接受他的道聖經的靈性指引呢?說實話,一個不崇拜上帝的人的生活與一個只知吃喝玩耍的禽獸的生活比較起來在靈性上高得了多少呢?

不尊崇造物主的人正濫用著上帝賦予他們的奇妙機能。上帝將人造成比動物更優越,使人能愛也能被人愛;使他們遵照崇高的理想而生活,最重要的是使他能崇拜和事奉造物主。那些不肯注重這種靈性價值的人將自己貶降到野獸的水準,聖經說「這些人好像沒有靈性,生來就是畜類,以備捉拿宰殺的。」致命的物質主義哲學令人降低到多麼卑下的程度!——彼得後書2:12。

所以務要警惕留心!不要將物質的東西看作你一生的主要目標而使自己變成猶如一隻無理性的野獸一般。固然你大部分的時間都需要用來賺取日常生活所不可少的東西,但是絕不要讓這些東西把更重要的靈性事物擠出你生活之外。務要研讀上帝的道,學習關於你的造物主和他所說我們將會在一個新的事物制度中享永生的應許。然後要將事奉他的工作置於你生活的首位。為了保存你的生命,要遠避物質主義!

[腳注]

a 韋氏《第三國際新辭典》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