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4 1/8 28-30頁
  • 誠實——真的是最佳的行事方式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誠實——真的是最佳的行事方式嗎?
  • 警醒!1984年
  • 相似資料
  • 忠實——真的是最佳的行事方式嗎?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 考試作弊為何不可?
    警醒!1986年
  • 作弊有什麼不對?
    警醒!2003年
  • 考試作弊是沒關係的嗎?
    警醒!201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4年
《警》84 1/8 28-30頁

青年人問......

誠實——真的是最佳的行事方式嗎?

不久之前美國一間大學作了一項調查。調查透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大學生表示在就讀大學期間,在考試時至少曾作弊一次。作弊的不僅限於學生。另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有些教授為了使自己受學生歡迎或為了有足夠的撥款預算而不惜虛假地給學生較高的分數。

在日本有人出售大學入學試試題——對象不是學生而是學生的家長,因為他們千方百計要設法讓子女入大學。試題的價錢?每名子女一千萬日圓(40,000美元)!一個被牽涉在這宗案件的學校行政人員由於害怕警方追查而在東京的鐵路上臥軌自殺。

情況顯示不論家長、學生抑或老師均不再相信『誠實是最佳的行事方式』了。你對此有什麼感覺呢?

無疑,欺詐也許是解決難題的較易途徑,但以長遠來說又如何呢?你學校有游泳課嗎?假設你以欺詐的方式混過這些課程而始終沒有學懂游泳。當炎夏來臨,每個人都在水中暢泳,而你卻呆立在沙灘上,你會感覺自己很帥嗎?你若掉進池裡,你的欺詐行為便可能使你溺斃!

在上數學課或閱讀課時作弊未必會有這麼戲劇性的後果,可是所導致的結果卻可以一樣糟。你若缺乏真材實學,單靠一紙文憑謀取職業是不能長久的。你的職業若一旦出現問題,在這個人浮於事的社會裡,以欺詐手段獲取的一紙證書或一個學位虛銜絕不是謀生之道。

你不應當作弊的另一個更重要原因是你與上帝的關係。你有考慮過這點嗎?

聖經很詳細論及怎樣的人才能贏得上帝的喜悅和得以成為他的朋友。詩篇第15篇說:「耶和華阿,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第1節)

你可以在同一章接著的四節尋得答案。讓我們一同考慮這幾節經文。

「就是行為正直,作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第2節)這是指在商店偷竊貨物的人或作弊的人嗎?這是指一些向父母撒謊或在父母面前「裝模作樣」擺出一副假面孔的人嗎?剛相反!你若想與上帝為友便要為人忠實,不單在行事上,在心底裡更要如此。你必須培養純正的動機。

「他不以舌頭讒謗人,不惡待朋友,也不隨夥毀謗鄰里。」(第3節)不忠實並不僅限於作弊。你曾試過附和其他青年對別人大事抨擊而『中傷他人』嗎?以一般而言,這類批評通常都是誇大其詞的,對當事人毫不公平——這便是不忠實!你若養成堅強的意志,拒絕參與這種毀謗,這樣行可以促進你與上帝的關係。

「他眼中藐視匪類,卻尊重那敬畏耶和華的人;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第4節良好的交往有助於使你避免不忠實的事。你若與說謊、欺詐的人為友,他們會期望你也同樣行。這類青年通常會誇耀自己的成就,彼此交換意見,互相慫恿作更厚顏無恥的事。雖然這樣的人在彼此之間看來頗為聰明和富有魅力,但你認為他們在上帝眼中的地位如何?

你留意到耶和華賞識那些緊守諾言的人嗎?這是保持忠實的一個重要部分。你也許答應了在星期六留在家裡幫忙做點家務,可是卻有人邀請你在同日下午參加球賽。你看來『好像發了使自己吃虧的誓一般。』現在,你打算怎樣做呢?你會隨便食言,撇下應做的家務而去參加球賽,讓父母為你代勞抑或仍會緊守諾言呢?

不要忘記耶和華時刻緊守他對人類所作的應許,即使他要為此作出重大犧牲。回顧在伊甸園裡,上帝應許人類他會產生一位『被傷了腳跟』,但卻會把順服的人類從過犯中救贖出來的拯救者。(創世記3:15)耶和華緊守他的應許,即使這樣行意味他要讓他那十分鍾愛的兒子死在受苦柱上;這無疑使上帝大感傷痛。(羅馬書8:32)難怪耶和華賞識那些緊守諾言的人!

「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詩篇15:5貪婪豈不是導致欺騙和不忠實的一個主要原因嗎?考試作弊的學生為了貪圖他們由於沒有勤力讀書而其實不配得的高分數。不忠實地收受賄賂的人則將金錢置於公平之先。上帝絕不想與這樣的人為友!

誠然,有些人會辯稱,『你若要在這個世界裡出人頭地就不能忠實行事。』他們可能指出許多政界和商界領袖罔顧法紀而能夠名成利就。可是這等人的成功究竟有多鞏固可靠呢?他們用畢生精力所建立起來的影響和尊貴地位可能在一夜之間便化為泡影。

『但那些雖然不忠實,但卻能夠逍遙法外的人又如何呢?』年輕人也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可是,這樣的人真的能夠逃避懲罰嗎?他們絕不能騙倒上帝,豈不是嗎?不,他們其實只是欺哄自己而已。他們不知道自己一生的「成功」其實是多麼短暫。「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聖經的執筆者提出勸告。「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因為他們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乾。」(詩篇37:1,2)與永生比較,詭詐人一生中轉眼成空的風光日子算得什麼呢?

在另一方面,你留意到上帝在詩篇15篇的末了向他的朋友所作的應許嗎?他們「必永不動搖。」他們的永恆前途是確切不移的。詩篇37篇說:「還有片時,惡人要歸於無有,你就是細察他的住處也要歸於無有。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第10,11節。

當你考慮到贏得上帝的友誼所能帶來的永恆裨益時,你豈不是可以清楚看出忠實的確是最佳的行事方式,因為忠實行事乃是對的嗎?

[第28頁的圖片]

很多學生都這樣行!

[第29頁的圖片]

在父母面前,你是否掩飾自己,擺出一副假面孔?

[第30頁的圖片]

『但那些逍遙法外的人又如何呢?』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