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靈的神奇恩賜已終止了嗎?守望台1979年 | 4月1日
-
-
自我犧牲的愛,包括願意為基督弟兄而死,正如基督甘願為人類捨命一般。——約翰福音13:34;約翰一書3:16。
因此,關於聲稱在今日擁有異能的人,我們可以提出下列幾個問題:作這類聲稱的人有表現自我犧牲的愛心嗎?他們有結出所有的聖靈果子嗎?(加拉太書5:22,23)抑或他們的紛爭和偏見顯示他們與這世界並無不同之處?(加拉太書5:19-21)此外,看來是奉耶穌之名而行的異能,其實可能是偽善者所行的欺騙,耶穌說:「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 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馬太福音7:22,23。
那麼,關於聖靈的異能,聖經和歷史的共同證據透露什麼呢?異能在很久以前就止息了。異能已完全達到它們的目的,證明耶穌基督的門徒乃是上帝的「以色列」,唯有他們才從事著上帝所嘉許的神聖服務。——加拉太書6:16。
-
-
一段耐心等候的時期守望台1979年 | 4月1日
-
-
一段耐心等候的時期
公元前第八世紀,在以色列人當中有一種可悲的情形存在。彌迦先知宣告說:「哀哉,我好像夏天的果子已被收盡,又像撇了葡萄所剩下的,沒有一掛可吃的,[沒有]我們[所]羨慕初熟的無花果。地上虔誠人滅盡,世間沒有正直人。各人埋伏要殺人流血,都用網羅獵取弟兄。他們雙手作惡;君王殉情面,審判官要賄賂;位分大吐出惡意,都彼此結聯行惡,他們最好的,不過是蒺藜,是正直的,不過是荊棘籬笆。」——彌迦書7:1-4。
看來彌迦在這裡將自己當作以色列國的化身而發言。這個國家好像果子已被摘盡的果園或葡萄園一般,沒有一串葡萄剩下來,甚至沒有一顆可吃的初熟無花果。這是適切的比喻,因為忠貞正直的人很難尋見。大部分人都想流同胞的血,競爭十分劇烈,人們對別人的福利毫不關懷,他們完全缺乏愛心,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他們設謀陷害同胞,彷彿用網羅獵取弟兄一般,他們的手忙於作惡;他們證明在行惡方面十分擅長。
道德的腐敗伸展到社會的最高階層,國家的「君王」或領袖「殉情面」私相授受,法官賄賂公行,貪贓枉法,權貴表達自己的願望,法官便遵囑而行;領袖、法官和其他有勢力的人「結聯行惡」。在這些人當中,甚至最好的也僅像荊棘蒺藜一般。蒺藜和荊棘籬笆可以撕裂衣服和刺傷行人。同樣地,彌迦日子那些無法無天的人心地詭詐,損人利己。由於如此可悲的情況,彌迦可以對以色列人說:「你守望者[的日子],降罰的日子,[必然]來到。他們必擾亂不安。」(彌迦書7:4)「守望者」乃是先知們。因此『守望者的日子』可能是指耶和華採取行動懲罰惡人以應驗先知預言的日子。耶和華所執行的判決會使無法無天的人「擾亂不安」。
當時的情形如此腐敗,以致連家庭關係也無法使人彼此相愛。因此先知能夠對他的以色列同胞說:「不要倚賴鄰舍,不要信靠密友。要守住你的口[意即要留意你所說的話],不要向你懷中的妻提說。因為兒子藐視父親,女兒抗拒母親,媳婦抗拒婆婆;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彌迦書7:5,6。
試想想,人竟無法信任自己的朋友、妻子、父母和兒女。人甚至在自己家裡也有仇敵。
這樣可悲的事態是無法長久繼續下去的,這需要公平的上帝耶和華採取行動。但在同時,上帝的僕人應當耐心等候他。先知說,「至於我,我要仰望耶和華,要等候那救我的上帝。我的上帝必應允我。」——彌迦書7:7。
今日我們應當甘願同樣地耐心等候耶和華上帝採取行動剷除一切不義。他必定會執行判決懲罰目前的事物制度,正如他懲罰以往無法無天的以色列人一般,這件事很快就要發生了!
-
-
讀者來函守望台1979年 | 4月1日
-
-
讀者來函
● 耶穌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這是那一個世代,並且它有多長?
當耶穌的門徒要求知道關於他的臨在和事物制度末期的「徵象」時,他作出他著名的預言,關於未來的戰爭、饑荒、地震及在末日之前王國好消息的宣揚。(馬太福音24,25章;馬可福音13章;路加福音21章)他也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馬太福音24:34。
根據聖經及它在歷史上的應驗,耶和華見證人一向指出基督的預言有兩次的應驗:第一次,在公元33年與耶路撒冷於公元70年的毀滅之間;第二次,自公元1914年起在這個「末期」中一次更大的應驗。
可是,有些聖經評釋家未能體會這項預言的雙重應驗。因此他們認為耶穌所說的「世代」一詞意指一個民族或民眾,像猶太人或自古以來生存的惡人階級。他們可能甚至指出彼得前書2:9在《欽定本》那節經文論及受膏的基督教會為「一個被揀選的世代」。可是,聖經學者們現在承認,在彼得前書2:9的希臘字應當被譯為「民族」而與馬太福音24:34中被譯成「世代」的希臘字不同。
耶穌並非論及多世紀以來的一族人民或僅是論及基督徒。他首先論及他的聽眾和當時的其他猶太人。表明這點的乃是當日較早的時候,在指責猶太的宗教領袖們之際,耶穌論及他們殺害先知的行為並說:「這一切的罪都要歸到這世代了。」(馬太福音23:36)在公元70年,當耶路撒冷中的猶太人面臨它那猛烈的毀滅時,這番話實現在這同一代人身上。(路加福音3:16,17)這也將基督預言的首次應驗中的『猶太事物制度末期』標明出來。
這有助於我們了解馬太福音24:34的「世代」在今日流行的英語中,「世代」(generation)一詞可以被用來指:(1)一切生於或活在大約同樣一段時間的人,或(2)在父母出生時至他們子女出生時之間平均的一段時間,通常是20至30年。耶穌是指哪 一樣呢?顯然並非後者,因在預言的首次應驗中,該「世代」由公元33年延續至公元70年,或最少37年。
此外,顯然耶穌所說的「世代」這個字並不僅是指生在公元33年的猶太兒童。路加透露耶穌在被法利賽人問及天國何時才會來到後,告訴他的門徒說「[人子]必須先受許多苦,又被這世代棄絕。」(路加福音17:20-25)那項棄絕行動當然不是新生嬰兒所為。同樣地,事情的發展顯示他在馬太福音24:34所論及的「世代」包括他的聽眾以及其他從公元33年起以至耶路撒冷毀滅期間能夠領會他的話的應驗的人。
因此,當來到我們的時代的應驗時,這「世代」當然不會應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生的嬰兒之上。它應用在基督的門徒及其他見到應驗耶穌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