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1 2/1 86-88頁
  • 憎恨罪惡而非憎恨罪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憎恨罪惡而非憎恨罪人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我們所憎恨的東西
  • 罪人恨惡自己的罪
  • 當仇恨長駐在人心裡時
  • 「有愛的時候,有恨的時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1年
  • 恨
    洞悉聖經(上冊)
  • 愛與恨的敬虔品質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5年
  • 怎樣的憎恨是愚蠢的
    警醒!1973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守》61 2/1 86-88頁

憎恨罪惡而非憎恨罪人

愛是耶和華最特出的品質。使徒約翰告訴我們說:「上帝就是愛。」他的愛是如此完全以致他的仇敵也受其恩澤,正如耶穌指出說:「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麼?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麼?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約翰一書4:8;馬太福音5:43-48。

耶和華若能夠對他的仇敵長久容忍,我們豈不也應該如此嗎?他對他們所表現的愛在希臘文中以agápe(亞加皮)一字來形容,而這字的含義遠較一種感情上的愛為廣闊。這種愛甚至會祝福仇敵而為其福利效力,雖然並不贊同他們所有的行為。上帝的愛使一般觸犯了他的人也能夠得益:「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上帝之所以遲遲未將罪人處決乃是由於他的愛而非因為他行事緩慢的緣故。「[耶和華]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被毀滅],乃願人人悔改。」藉著他的仁慈,忍耐和寬容,上帝試圖引領罪人們悔改:「[你豈]不曉得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嗎?」他並不贊成罪行,但他卻對罪人表現愛心。——羅馬書5:8;彼得後書3:9;羅馬書2:4。

我們所憎恨的東西

憎恨罪惡是對的。我們這樣做乃是仿效耶和華和耶穌基督。耶和華憎惡「高傲的眼,撒謊的舌,流血無辜人血的手,謀圖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並弟兄中布散分爭的人。」耶穌「喜愛公義,恨惡罪惡。」可是雖然憎恨罪惡,耶和華和基督卻都對罪人表現愛心。我們也應當如此。——箴言6:17-19;希伯來書1:9。

愛可以促使罪人改過自新。我們向犯了罪的人傳道,而我們這樣行乃是憑著愛心而行的,因為若非憑著愛心而行便毫無價值:「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我們應該對罪人而非罪惡本身表現愛心。——哥林多前書13:1-3。

你並不會因為一個人年青或年老,是男人或女人,高或矮,肥或瘦,金髮或棕髮,貌美或貌醜而憎恨他。使人感覺憎惡的不是一個人的相貌或外表而是他所行的壞事。你若愛好公義便會憎惡他的邪惡。如果他不再做這種惡事,你便失去憎惡的原因了,於是你的憎恨亦會隨之而逝。當一個迫害者停止迫害的行為而接受耶和華的真理時,我們便會愛他。對一個尚在作錯事的人表現愛心也許會使他知錯而改過自新做對的事。這便是耶和華用來促使人悔改的慈愛方法:「再者,我對惡人說,你必定死亡;他若轉離他的罪,行正直與合理的事,還人的當頭和所搶奪的,遵行生命的律例,不作罪孽;他必定存活,不至死亡。他所犯的一切罪必不被記念:他行了正直與合理的事,必定存活。」——以西結書33:14-16。

罪人恨惡自己的罪

一個作錯了事的孩童之所以受責備乃是因為管教他的人愛他的緣故:「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一個小孩可能做了許多令人憎惡的事,但作父母的仍然愛他。父母所憎惡的是錯誤的行為而不是他們的小孩;因此他們會藉著管教使小孩改過自新。耶和華也一樣。當一個罪人仍有可救的希望時,他便管教他。他知道在許多時候一個人犯錯並不是因為自己故意想做錯事而是由於肉體軟弱的緣故。保羅曾表示他對自己所犯的罪的嫌惡說:「我所願意的,我並不作;我所恨惡的,我倒去作。既是這樣,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作的。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願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那是住在我裡頭的罪作的。」有許多時候人所作的錯事是由肉體的軟弱,環境,過去童年不幸的遭遇等因素促成的,因此並不能代表他那真實的自我。由此有些錯誤是在無知中所犯的,這種罪人在一旦有了知識之後便往往會悔改自新。——箴言3:12;羅馬書7:15,17-20。

當仇恨長駐在人心裡時

在以上的例子中犯罪並不是個人內心願望的真正表現,但也有些人變成如此墮落以致他們竟以自己的罪行為榮,雖然明知自己的邪惡,卻故意去沉迷於其中。這樣的人將自己的性格和各種邪惡混合得如此徹底以致將兩者分開變成了一件非常困難或簡直不可能的事。他們已走到極端,由此使自己在耶和華眼前站在一種無法赦免的地位:「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唯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故意而執拗地繼續觸犯耶和華那具有啟迪作用的聖靈是無法赦免的;藐視是聖靈所顯示的作用也不可原諒。當這樣的人的錯誤行為完全暴露在自己面前而他們仍然執迷不悟時,當罪惡已深入到成為他們品格中不可分離的一部份時,我們便必須恨惡這種戀慕邪惡的人像恨惡他們的罪惡一樣了。當一個人和罪惡已如此不可分離地永久凝結在一起時,除了這樣行之外還能有其他什麼選擇呢?——馬太福音12:31。

這種無法改造的人正好和「惡惡好善」的訓令相反而成為「惡善好惡」的人。我們絕不可以為他們求上帝寬恕。「你不要為這百姓祈禱,不要為他們呼求禱告,也不要向我為他們祈求,因我不聽允你,」耶和華說。上帝自己必定要「向恨他的人當面報應他們,將他們滅絕。凡恨他的人,必報應他們,決不遲延。」有些人壞到甚至嚴厲的責罰和管教也不能消除已經深印在他們心裡的邪惡而保存他們的性命簡直已成為不可能的事。既然不能將兩者分離,自然兩者都必須加以毀滅。他們所行的惡事反映和表現出一顆不可救藥的邪惡的心。正如上帝是愛的化身,這些人乃是惡的化身。對這樣的人耶穌說:「你們是由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在馬太福音第23章他嚴厲地指責他們,並且問他們說:「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阿,怎能逃脫[磯漢那]的刑罰呢?——阿摩司書5:15;彌迦書3:2;耶利米書7:16;申命記7:10;約翰福音8:44;馬太福音22:33。

當一個憎恨耶和華的惡人不肯將自己和他的邪惡反仇恨分開時,我們又怎能在憎恨他的罪惡時將他和罪惡分開呢?「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因此耶和華的忿怒臨到你。」當一個人的仇恨強烈而根深蒂固到無法與他分離時,這種仇恨已超出遺傳而來的罪性或因無知而犯的罪過之外了,因此是我們無法以愛心加以寬容的:「耶和華阿,恨惡你的,我豈不恨惡他們麼?攻擊你的,我豈不憎嫌他們麼?我切切的恨惡他們,以他們為仇敵。」——歷代志下19:2;詩篇139:21,22。

不過這些成為邪惡的化身而無可救藥的人往往會使自己彰顯出來。通常我們可以也應該對一般與上帝隔離的廣大人群抱著和耶穌一樣的態度:「他看見許多人[追隨他],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我們可以一面憎恨他們的罪行,另一方面卻憑著愛心向他們傳道。當聖經吩咐我們憎恨惡事而不要憎恨可能悔改的罪人時,也許我們會覺得這是一件困難的事。可是你若停下來想一想,你便會看出你在一生中其實一直都在對自己這樣行。那未為什麼不對別人也這樣行呢?——馬太福音9:36。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