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信心的世界
「人不都是有信心。」——帖撒羅尼迦後書3:2。
1.誰覺得世界的情形改變?他們可以怎樣證明這點?
在半個世紀之內發生了多大的改變!年青的一代可能以為情形一向都像今日一樣,以為這個世界一向都是對上帝沒有信心的,但年紀較大的人卻知道情形並非一向都是這樣。較年長的一輩深知在他們一生中曾見到一些巨大的轉變;不論他們的兒孫是否相信他們,歷史的事實證明世上的情形正每況愈下。你若回顧一下半個世紀之前而將當時世界的情形和目前比較一下,你便可以看出為什麼今日有這麼多人對上帝和他的道聖經均很少信心或毫無信心了。
2.在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有什麼事接踵發生?
2 五十年前,世界第一次大戰剛結束不久。歷史將這場戰爭稱為世界第一次大戰,因為那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生全球性的戰爭。當時世上所有的大國都投入這場至那時為止最可怖的戰爭中。千千萬萬的兵士死於戰場上,還有千百萬人受到傷殘。在這場集體屠殺之後有盈千累萬的人餓死。還有過千萬的人則死於瘟疫和疾病。總而言之,這是一場可怖的經驗,自此以後世界便大為改變了。
3.試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東方與西方的政治發展?
3 劫後餘生的人在飽受戰爭、饑荒和瘟疫的打擊之後,他們對生活的展望不同了。歐洲的各帝國已差不多完全消逝。一隻稱為「共產主義」的赤熊在東歐崛起而贏得了許多人的擁護;隨著它的勢力漸長,它使世界的其他部份均大受威脅。有一個「國際聯盟」在西方產生;既然各教派的領袖均譽之為「上帝王國在地上的政治表現,」億萬的世人遂開始將信心寄托在這個組織之上而視之為人類唯一的和平希望。
4.不久和平的希望即怎樣被擊碎,並導致什麼衝突?
4 可是,在有思想的人的心中,獲致真正和平與繁榮的希望不久便消逝了,因為獨裁者開始統制人民,國家主義亦再次成為各強國的呼聲。不久世界各地的軍火工廠又再度大力生產和貯備巨量威力更大的新武器;不久人類又再度投入一場世界性的戰爭中。冷酷的統計表明,在動員的人力、財物的損失和造成的後果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幾乎大四倍!在廿五年間,兩場如此浩大的屠殺接連發生在同一代人身上,許多人的信心大受打擊豈不是意料中的事嗎?
5.試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經濟革命·
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除了有這些削弱信心的政治和軍事發展之外,有一場經濟革命也對人們以前的生活方式產生極大的影響。各國開始根據各種新發明重新發展他們的工業和工藝,社會大眾亦隨之受到物質主義的高壓推銷手段所襲擊,目的是要使人相信人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悠閒舒適的安樂世界。億萬的人均受這種哲學所迷而開始崇拜物質主義之神。有些人雖然試圖保持以往那種敬虔的價值標準和理想,卻也不由自主地被商業主義的浪潮所捲去。城市迅速地擴展,有愈來愈多的人離開農場而投身於商界和工業界,結果城市生活所引起的棘手難題亦隨之大增。這些因素非但不能造就信心和希望反而時常造成經濟上的摩擦、騷動和甚至勞資雙方的公開衝突,除此之外還造成不滿、不安、互不信任和其他痛苦的後果。
6.在交通方面的什麼發展使有些人失去信心?
6 在其他兩方面的改變——交通和傳播工具——也使人發生更密切的接觸;這些事本身本可以造福人類,但在近代卻時常成為助長無神主義的因素。有人證明可以單獨駕駛飛機橫渡太平洋,不久商業性的航空公司便紛紛向各面擴展它們的航線了。以螺旋漿推進的舊式飛機被新型的噴射機取而代之;由於速度較高,噴射機有如在時間方面使地球縮小了一般。許多心高氣傲、妄自尊大的人對這種種發展感覺洋洋自得、不可一世。在他們看來,未來超聲速的定期班機和探測太空的種種試驗僅是人類征服宇宙的踏腳石而已——在他們看來這便是證明沒有上帝存在的確據。
7.出乎意料地,傳播系統方面的改良怎樣被用來破壞人們對上帝的信心?
7 在傳播工具方面也發生了驚人的改變。在幾十年間,無線電由嬰兒時代發展到成熟階段,但卻被電視這種更有力的傳播工具凌駕其上而退居次位。在宣傳家和大眾心理專家的手中,無線電和電視均成為致命的武器,結果,使億萬世人失去信心而接受了「沒有上帝」的謬論。
宗教標準的轉變
8.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生的兒童受到他們父母所受的同樣訓練嗎?這在道德方面促進了什麼改變?
8 在過去五十年來,世人在道德標準和宗教思想方面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在這個世紀狂亂的二十年代和銷沉的三十年代,許多歷史悠久的宗教標準均遭遇劇烈的改變而對社會發生了無法磨滅的永久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人們所謹守的道德規範已成為過去了。一批新的嬰兒出世,其中許多是由一些將戰前的道德標準棄如敝屣的父母偷歡苟合而生下來的。在身心發育的時期,這些戰後出生的兒童受到父母和教育家所教導和訓練,而這些父母和教育家本身則正在形成一些奇異的新觀念。這些觀念是由一批公開否認上帝和聖經的偽善教士藉著充滿哲學色彩的講道灌輸給他們的。
9.(甲)由於國際聯盟未能保持和平,結果有什麼事發生?(乙)試描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接著有什麼事發生?
9 這些兒童剛長至入伍年齡,他們便被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洪爐中。很不幸地,這些年青人發現自己被捲入另一場全球性的鬥爭中。當時的國際聯盟雖被基督教國譽為「彌賽亞」的王國而擁有大量宗教政治的支持者,它卻無法制止這場大戰爆發。渡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他們見到列國把國際聯盟復興而將其改頭換面稱為「聯合國」,許多人遂覺得這一個新工具必定會為苦難的世界帶來永久的和平了。這個達到壯年的世代同時產生了大量工藝學家和人力;他們所製成和儲備的氫氣彈威力大得如此驚人,以致相形之下投擲於廣島和長崎上空的原子彈僅有如家庭自製的爆竹一般。
10,11.(甲)試描述廿五年前年青的一代。(乙)至於今日的青年,他們當中有許多予人怎樣的印象?
10 這便是二十五年前年青一代的面具。許多人均毫無信心,若非由於父母或教育家灌輸以無神主義的思想便是由於他們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期間所遭受的可怖經驗將他們的信心破壞無遺。這個世代的年青人大部份均缺乏堅強的道德信念,他們在大戰之後開始婚嫁(時常僅是苟合同居)而產生另一代的嬰兒。時至今日這1970年,這代人正達到剛成年的階段。
11 在這代年青人當中你可以見到1960年代大學裡的激烈分子、到處鬧事的抗議分子找尋刺激的吸毒者、性變態狂和少年罪犯。這些自甘墮落的年青人只為了追求「刺激」而生活,對未來毫不理會,對這個事物制度的前途亦漠不關心。這個不信上帝的邪惡世代若奪得控制政治的大權,人類的命運就真正可悲了!
12.(甲)對於宗教和道德,今日年青的一代中有許多人懷有什麼奇怪的見解?(乙)這對他們在文化方面的審美觀念有什麼影響?
12 請問問這些年青人和他們的父母他們對宗教的感想如何。「上帝已經死了,」他們說。在他們看來以往保守的生活方式已經死去了。他們有許多新見解。對他們說來「天堂」便是感官上的片刻歡愉,也許是藉著大麻、迷幻藥或更猛烈的麻醉劑之助而獲得的。這是一個暴亂的時代!這是一個造反的時代;人們對任何與法律和秩序有關的事物均一律加以反抗。今日人們對於什麼是正當、純潔、正直、公平和真實正愈來愈形成一種歪曲的觀念。這是一個「迷失」的世代,屬於這個世代的人將一切約束均棄若敝屣而代之以一種對污穢之物的嗜愛——這群人正滲入社會的各部份,他們對藝術、音樂和人生中任何敬虔、美好的東西均加以鄙視。
為什麼會有這些改變?
13.關於信心方面的劇烈改變,有些什麼理由被提出來?
13 至於為什麼在過去五十年來人們的信心經歷如此劇烈的改變,曾有許多理由被提出來:工藝技術的進步產生了一個崇尚物質的世界;工業界的轉變使大量人口移入城市;教育制度的激烈改變;政府的貪污;執法和司法機構的衰落;在家庭圈子,家庭環境和鄰里方面的改變;加上其他許多自從祖父脫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軍服以來所發生的改變。
14.我們怎麼知道這些發展其實並不是形成一個沒有信心的世界的真正原因?
14 可是,我們應該看出這些環境方面的改變本身只是輔因而非主要的基因。今日許多人仍然對上帝懷有堅強的信心,雖然他們的生活方式已大為改變(在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中今日已很少人仍以馬車代步)。這件事實證明工業、工藝、教育、社會和環境方面的改變本身並不是使人缺乏信心的主因。
15.那末誰必須對世人之缺乏信心負主要的責任?
15 若要指出破壞世人信心的一個最大原因,我們可以準確地直接指向「這世界的神」魔鬼撒但和他的偽宗教世界帝國;在這個偽宗教的世界帝國裡,基督教國的教士和牧師階級正擔任一個首要的角色。(哥林多後書4:4;約翰福音12:31;14:30;16:11;約翰一書5:19)對於這個世界的可悲情況,沒有另一群人負有如此沉重的重責。
16.(甲)但在這方面有人提出什麼異議?(乙)我們可以怎樣答覆這項反對?
16 如此率直的一項聲明無疑會引起若干人的抗議,這些人可能未冷靜地將證據考慮清楚就貿然提出異議。他們可能質問:「我們怎能夠認為不信上帝,不上教堂的人、無神的科學家和主張不可知論的政客所懷的態度和所犯的惡行,或『嬉皮士』那種傷風敗俗的行為,都必須由虔誠的牧師和教士負責呢?這些人根本就沒有聽牧師講道。」我們且讓歷史的事實回答這項質問。俄國共產黨員的祖先都是俄國正教會的教友,猶之乎法國和意大利的共產黨員的祖先均是羅馬天主教會的兒女。同樣地,目前那些不信上帝的青少年和年青人的父母和祖父母大多數在他們的日子均是基督教國各教會的忠實教友,有許多至今仍然是。一句古老的諺語說:大人犯罪,兒童追隨,始作俑者是大人而非兒童。兒童在家庭和學校裡的所見所聞對他們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正如一株葡萄樹朝什麼方向生長視乎幼樹受到怎樣的修剪一般。
17.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基督教國的牧師教士們留下怎樣的一項記錄?這產生了什麼後果?
17 既然基督教國的教士們在講道時表明他們自己就十分缺乏信心,他們又怎能期望教友對上帝有信心呢?人所共知的一件事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基督教國的各教會均變成徵兵站一般竭力慫恿人加入這場血腥的大屠殺。a這場大戰的兵士在見過他們的隨軍牧師,一些自稱為上帝的臣僕和代表的人,在戰場上的可恥行為之後,他們對上帝有什麼感想呢?關於基督教國自稱崇拜的上帝,這些從迷夢中醒來的人會對他們的兒女說些什麼呢?他們的兒女對上帝的信心必然會弱過他們的父母在他們童年時的信心。
18.三十年前牧師教士們本可以怎樣阻止一場世界大戰發生?
18 然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踵而至。若沒看基督教國的宗教領袖的合作,這場戰爭根本就打不成。希特拉、墨索里尼和法朗哥若不是從他們與梵諦岡所簽的協約和祕密協定獲得很大的幫助,如果德國的天主教主教將希特拉和他的天主教黨徒逐出教會而非支持他們的戰爭計劃,當時就不會引起一場全球戰爭了。b教士們對這場戰爭的支持並不僅限於一方;基督教國雙方的教會都投入這場鬥爭中,並且慫恿屬下的教友也步其後塵。
19.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牧師教士們有幫助人對耶和華產生信心嗎?
19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過去廿五年又如何呢?我們是否見到基督教國各教派的牧師不再從講壇上發出破壞信心的論調呢?剛相反!牧師們變本加厲地公開否認聖經是上帝所感示的。他們說伊甸園和挪亞日子的洪水僅是傳說。耶穌由處女所生和基督的贖價在他們看來僅是神話。許多牧師像聖經所說的愚人一般公言『沒有上帝,』因為『他已死了。』(詩篇14:1)雖然如此,他們卻仍舊恬不知恥地自稱為教士。這是多麼偽善!
20.(甲)據耶穌預言,人類世界陷於什麼可悲的情況?(乙)但是什麼使一般受過高等教育的教士和牧師變成如此盲目?
20 耶穌的確說得不錯:「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耶穌接著說,「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馬太福音15:14)所有跟從這些瞎眼的宗教領袖的人均墜入一個多麼悲慘、黑暗的絕望深淵中!我們可以了解許多時常目不識丁的貧苦大眾怎樣由於盲目地信賴他們的領袖以致被引入歧途。但是這些受過高等教育而學識豐富的領袖們本身又怎能盲目到跌進他們所處的黑暗泥淖中呢?無疑有一種遠超過他們的力量在作祟。使徒保羅曾解釋這種情形是怎樣產生的以及為什麼牧師教士和跟從他們的人均陷入如此可悲的心靈黑暗中:「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哥林多後書4:4。
21.這個沒有信心的世界正受什麼隱形勢力所領導?向什麼地方進發?
21 所以「這世界的神」魔鬼撒但已藉著和通過手下大群隱形的鬼靈之助將基督教國各宗教領袖的心眼弄瞎了。今日這些鬼魔正率領這個邪惡的制度向上帝全能者的戰爭哈米吉多頓進發。使徒約翰曾預先見到此事的一個異象;他描述這種情形說:「我又看見三個污穢的靈,好像青蛙,從龍口、獸口並假先知的口中出來。他們本是鬼魔的靈,施行奇事,出去到普天下眾王那裡,叫他們在上帝全能者的大日聚集爭戰。那三個鬼魔便叫眾王聚集在一處,希伯來話叫作哈米吉多頓。」——啟示錄16:13,14,16。
一個沒有信心的世界的末期
22,23.(甲)有什麼證據表明我們正生活在世界的「末期」中?(乙)試描述在天上發生的什麼事與今日地上普世的情形有直接的關係。
22 在這個二十世紀人們如此不信上帝和缺乏信心的主要原因乃是我們正生活在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期。現在正是世界的「末期。」魔鬼和他手下的鬼靈已從天上被逐到地球的附近,今日這個惡者正竭盡全力想將人類對耶和華及他的寶貴應許所懷的信心破壞無遺。聖經年代表和歷史事實已無可置疑地表明,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以來,這個世界已經進入末期了。啟示錄十二章第七至十二節描述在隱形的天界有什麼事件發生以致在地上促成了自1914年以來如此顯著的情形:
23 「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龍也同他的使者去爭戰,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他們的地方。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啟示錄12:7-9。
24.與天上的歡欣鼓舞正相反,地上有什麼情形發生?為什麼?
24 撒但既已被逐,天上自然可以為此而歡欣鼓舞,正如異象所預言一般:「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我上帝的救恩、能力、國度、並他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因為那在我們上帝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已經被摔下去了!……所以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們都快樂吧!』」但是魔鬼和他手下的鬼靈既已放逐到地上來,住在地上的人類世界又如何呢?對他們說來,預言指出,情形就大為不同了:「地與海有禍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的下到你們那裡去了。」——啟示錄12:10-12。
25.我們怎麼知道並非所有的入都對上帝缺乏信心?
25 因此聖經提出充分的理由說明為什麼今日這個世界對耶和華上帝毫無信心。可是,既然聖經說「人不都是有信心,」它暗示有些人是會有信心的。不但如此,使徒接著說:「但主是信實的,要堅固你們,保護你們脫離那惡者。」(帖撒羅尼迦後書3:2,3)至於主會怎樣堅固我們以及你須要怎樣行才能信心穩固,這會是下一篇文章所討論的重要問題之一。
[腳注]
a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喬治、威理斯、曲克牧師在芝加哥《周結報》所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聲稱:「本國各教會的態度,其他國家的教會則更甚,並不足以使人相信其誠懇至很大的程度,他們捨棄了基督教而鼓吹愛國主義。他們表現出一種殘暴、惡毒、野蠻的好戰精神去擁護戰爭和戰爭的無理要求。……為戰爭所作的最殘暴不仁的要求均來自大戰雙方的基督教會講壇。」——見1919年《守望台》第356頁。
底特律《自由報》1919年八月十六日到論及教士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負的責任說:「他們與最激烈的好戰者和愛國者合力挑起人民的戰爭熱狂。……他們差不多全部都可以因為鼓吹支持這場大屠殺有功而獲得榮譽晉升。……事實上在所有的交戰國家中,牧師和教士們煽動起如此激昂暴烈的情緒以致這可以稱為他們的戰爭」。
b 1941年十二月七日,亦即希特拉和墨索里尼的軸心國夥伴日本對珍珠港發動突襲的同一日,《紐約時報》在大字標題「為德國所作的『戰爭禱告』」及次標題「天主教各主教在福爾達祈求祝福與勝利」之下報導說:
「德國福爾達十二月六日電訊——在福爾達舉行會議的德國天主教主教建議擬訂一個特別的『戰爭禱告』,在一切禮拜儀式的開始與結束時誦讀出來。
「該禱告懇求天主使德國的軍隊得勝及保護一切兵士的生命與健康。主教們並囑咐教士們至少每月一次在一個特別的星期日講道中為德國的『海、陸、空』軍祝福。
「德國的天主教教士雖然猛烈反對納粹的種族政策的若干方面,卻一向均極力強調在目前的戰爭中,每個身為德國公民的天主教徒均有保衛國家的責任。」
[第137頁的圖片]
物質主義的哲學連同交通與傳播工具方面的改變使億萬世人失去信心而接受了「沒有上帝」的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