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7 12/1 710-711頁
  • 「另外的羊」是誰?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另外的羊」是誰?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守》67 12/1 710-711頁

「你的道就是真理」

「另外的羊」是誰?

有一次耶穌基督將自己稱為「好牧人,」並稱他的門徒為「羊」而說他會為羊捨命。關於這點,他同時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這些「另外的羊」是誰呢?——約翰福音10:16。

據基督教國一般聖經評論家的解釋,「另外的羊」是外邦的基督徒。因此基本主義派的亞當·克拉克說:「外邦人和撒瑪利亞人。這有如我們的主說,不要以為我只會為猶太人而不為其他種族的人捨命;不,我同時會為外邦人而犧牲。」現代派的註釋者聖經(1952年版)則說:「他必定會帶領非猶太的教徒加入他的羊群。」羅馬天主教的聖經評論家對這節經文也懷著同樣的見解,說:「好牧人的羊並非全部都在以色列圈內,雖然以往這是上帝所建立的唯一羊欄——反之耶穌必須將另外的羊由外邊領進來……『另外的羊』——在這裡是指外邦人而言。」

這樣解釋耶穌在約翰福音10:16所說的話是對的嗎?不對。基督教國的神學家這樣解釋耶穌的話是因為他們不體會到聖經向人類提出兩種希望,雖然藉著耶穌基督的血只有一項救恩。他們通常告訴人相信者只有一種希望,就是在天堂享永生,不是死後直接升天便是由煉獄昇上天堂。其他唯一的命運就是永遠受苦或是永遠毀滅。

但是這種主張表明這些神學家忽略了聖經中直接說明或暗示人類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的許多應許和預言。例如上帝在對亞伯拉罕所作的應許中便有將這點暗示出來。(創世記12:3)因此,正如保羅在加拉太書3:16,29指出,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既有屬天的希望,那麼在地上因這後裔而得福的萬族必定有另一種希望,就是屬地的希望。(創世記22:16-18)再者,聖經預言到「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以賽亞書11:9。

約翰在啟示錄21:2-4的話也清楚地表明這兩種希望,他以新耶路撒冷代表天上的基督教會說:「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上帝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上帝。上帝要親自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我們若體會到聖經所說的兩種希望,我們便能夠正確地了解耶穌的話。耶穌所題及「這圈」裡的人就是那些擁有屬天希望的人。「另外的羊」則是那些擁有屬地希望的人。唯有將耶穌的話作這種解釋才能與事實和聖經的其他經文一致。

若照神學家的主張,「這圈」裡的羊是單指猶太籍的基督徒,那麼羊圈便必定是摩西律法的安排了;這種安排形成了以色列人的羊圈。可是這怎麼可能呢?因為耶穌在同一段話中說他是羊的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他無疑不是加入摩西律法的人所通過的門。決不是?遠在十五個世紀之前摩西已帶領以色列人在西乃山進入律法安排的羊圈裡。他藉著成為耶和華上帝和以色列人之間的中保而這樣行。——約翰福音10:7。

基督的門徒並不在律法安排的羊圈裡,因為上帝已使耶穌藉著死於受苦柱上而將律法的安排結束了,並將他的門徒從這種舊安排中帶領出來:「上帝免了你們一切過犯,……又塗抹了在律例上所寫攻擊我們有礙於我們的字據,把它撤去釘在[受苦柱]上。」對耶和華上帝和基督的跟從者說來,猶太羊圈的安排在當時已經結束了。——歌羅西書2:13,14。

那麼耶穌所談及的「這圈」是什麼呢?他所指的乃是上帝通過亞伯拉罕的約去產生的一個後裔的安排。這個後裔包括耶穌基督和啟示錄7:1-4;14:1-3所指出僅限於144,000人的基督肢體。正如以上所題及,他們共同組成亞伯拉罕的後裔。誠然,進入這羊圈的第一批羊是亞伯拉罕在血統上的後裔,然而他們只在看門人施洗約翰介紹耶穌為猶太人的好牧人之後才能進入這羊圈裡。

在關於羊和好牧人的比喻裡,耶穌同時將自己稱為羊的門。為什麼呢?因為無論何人,唯有藉著他的名,並且藉著與他結合成為他屬靈的兄弟,才能進入「這圈」所代表的亞伯拉罕的約裡而得以享受王國的各種權利。他亦因為他所立下的忠心榜樣而成為羊的門,唯有藉著效法他,像他一樣在苦難之下保持忠心至死,人才能夠進入屬天的王國和承受亞伯拉罕的約的權利。在另一次他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

正如一個牧人可以將他所有的羊都稱為他的羊,但是將牠們安置在一個以上的羊欄中,「好牧人」耶穌基督也一樣。他為所有的羊捨命;所有獲得生命的人都必須是綿羊般馴良的人。可是並非所有得生命的人都會擁有同樣的希望。那些獲得屬天希望的人就是屬於「這圈」而在亞伯拉罕的約之內的人,他們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因為「上帝……[也]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百姓歸於自己的名下。」——使徒行傳15:14。

至於「另外的羊,」他們包括希伯來書11章所題及的古代忠心人士和忠心的見證人,也包括耶穌在綿羊和山羊的比喻中預言在今日與基督的弟兄為友而有希望活著渡過哈米吉多頓的「綿羊」,他們在哈米吉多頓之後所產生的子孫,以及將來從紀念墓裡出來在地上生活的死者。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