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往知來看宗教
第4部分:公元前1513-607年——一個與別不同的國家
一個新生命在雷電交加之際誕生了。時維公元前1513年。生產地點位於當年的亞拉伯,但如今這個地方——西奈山——卻屬於埃及領土。然而誕生下來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國家!
不及一年之前,這個民族約有三百萬人,共同構成了一個以族長為首的社會。當時他們受到埃及這個世界霸權所奴役。如今,他們是一個自由的民族了。這族人所崇拜的神決意要把他們組成為一個國家——但不是一個普通的國家。它會跟任何曾經存在過或在未來出現的國家均迥然不同。
『政教合一』——但卻有所分別
寧錄試圖把宗教和政治制度合而為一,最後卻招致災禍。可是,剛剛在西奈山發生的事在某方面說來亦屬於政教聯合,那麼,這一次的政教結合是否會比上一次更為順利呢?
國家需要有法律。以色列人因此獲得十條基本的法規,一般人稱之為十誡。此外,還有大約六百項附加的規條。(出埃及記20:1-17)這套法典乃是本著一些基本真理而制定的。這些基本的真理一向均被應用在純真的宗教之上。時至今日我們這二十世紀,情形仍然一樣。
那麼,以上提及的法典是否以當時業已存在的漢穆拉比法典為根據的呢?既然屬於巴比倫第一皇朝的漢穆拉比王執政之後過了整整一個半世紀以色列國才誕生,有些人可能這樣想。1902年,漢穆拉比法典被人發現刻在一條石柱上。這條石柱原是安放在巴比倫的瑪爾杜克神廟裡的。可是,《舊約聖經文獻》一書卻作了以下的評論:『雖然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假定希伯來人的法典是直接借用巴比倫的。儘管這兩套律法在文字上大同小異,它們在精神上卻大異其趣。』
以上只說明了以色列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其中一方面而已。除此之外,最初以色列國是沒有屬人的統治者的。這個民族本來是由一位居於天上的隱形君王所統治。此舉使以色列真的與眾不同。直至差不多四百年之後,這個國家才有屬人的君王設立。即使這樣,以色列仍然是個獨樹一幟的國家。它的君王並沒有自視為神,也沒有像埃及的法老一般以神的後裔自居。相反,以色列的君王以代表的方式坐在「耶和華的寶座上」。——歷代志上29:23。
以色列的政府功能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這可能使我們聯想到現存的若干政府。但是,以色列跟列國存有明顯的分別。以賽亞書33:22解釋說:『因為,耶和華是審判我們的[司法機關];耶和華是給我們設律法的[立法權力];耶和華是我們的王[行政官]。』政府的三種功能均集中於以色列的上帝手中。以色列的君王、法官和祭司都不是唯我獨尊的獨裁者。他們既然代表上帝,就受到上帝頒布的法律和訓令所約束。這與今天的政客和宗教家的專橫統治大相徑庭。
因此,在寧錄的日子,宗教與政治合一乃是偽宗教與人為政府的勾結。另一方面,在西奈山發生的卻是一個屬天政府與純真宗教的聯合。這樣的合一確保會產生優良的結果。
不許與其他信仰混合
由於缺乏信心,以色列人在曠野裡流浪了四十年之久。到公元前1473年,他們即將進入迦南,亦即上帝曾答應要賜給他們的土地。以色列人受到提醒,他們有義務要反映上帝的榮耀,藉著使自己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國家,努力為上帝服務,他們可以為他增光。他們絕不可與迦南人親近。故此,這正好解釋為何有一本參考書談及『他們對待那些非崇拜雅威的鄰人表現敵視的態度,並且堅持雅威的獨一性。』
『但是,且慢,』有些人也許會反對說:『為什麼要那麼執著呢?迦南人也許是頗為真誠的人。況且,豈不是所有宗教都是殊途同歸嗎?』在你贊同這個觀點之前,請回想一下生活在洪水以前那個暴力充斥的社會裡的人,想想那些活在寧錄建廟時代的人,還有在多神崇拜的氣氛下生活在埃及的人。請想想他們所受到的種種不良影響。他們當中或許有些為人誠懇的人,然而這並未能拯救他們。他們既信奉一些顯然不受造物主所接納的宗教,便遭受到這樣行所帶來的後果。迦南人的宗教是否跟其他宗教一樣可憎呢?請考慮本期雜誌第31頁『迦南的宗教——真實抑或謬誤?』一文的事實,然後自行作出判斷好了。
三心兩意
進入了應許之地後,摩西的繼任人,約書亞帶領族人與偽宗教爭戰。但是,他去世之後,以色列人並沒有再接再厲,將整塊土地奪取過來。他們開始採納一種容忍的共存政策。這樣行並沒有為他們帶來任何益處。迦南人彷如荊棘一般給以色列人帶來種種苦惱。他們不斷騷擾以色列人,更三番四次誘使以色列人偏離純真的崇拜。
其後約有三百年的時間,十二位由上帝委派的法官(士師)在不同時期執政,拯救墮落不忠的以色列人脫離謬誤崇拜的枷鎖。這些法官包括廣為人知的巴拉、基甸、耶弗他、參孫等。
然而,到了公元前1117年,這個國家的政府結構發生了一項重大改變。當時掃羅登基,成為以色列首位屬人的君王。隨後大衛繼承掃羅的王位。大衛終於征服了應許之地境內所有跟以色列人為敵的民族,將國境擴展到上帝所定的界限。在他的兒子所羅門的統治下,以色列的國運進入全盛時期,所享的繁榮使它有別於鄰近的國家。
可是,當所羅門於公元前998(或997年)去世後,災禍便來臨了。以色列分裂為兩個國家。北部的十支派隨後取名為以色列,南部的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則稱為猶大。北部19位歷任君主雖然自稱代表真實的上帝,除了提比尼以外,都沒有從事純真的崇拜。(列王紀上16:21,22)他們在崇拜方面三心兩意。這種情況延至亞哈王的日子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可參看列王紀上18:19-40。)更甚的是,在公元前740年,以色列給亞述人推翻了。
與此同時,以所羅門的兒子耶羅波安為首的猶大十九位君王當中只有少數幾個人從事純真的崇拜。國家賢君與昏君統治之下,時興時衰,人民也跟著在純真與謬誤的崇拜之間搖擺不定。鄰國所倡導的偽宗教主張和墮落行徑,包括巴力崇拜,在以色列人的家中處處可見,而且有增無已。隨著這些因素進一步影響以色列人的信仰,《新大英百科全書》說:『以色列人開始忘記了他們的獨特性以及要向列國作見證的使命。』這為猶大帶來了毀滅。
顯然,與迦南人保持分離這項命令旨在保護以色列人和保全他們在崇拜上的純淨。以一個國家而言,從事純真的崇拜使以色列人跟其他並不如此行的民族形成強烈的對比。但他們卻太常猶豫不決。最後,耶路撒冷於公元前607年被巴比倫人摧毀,生還的居民給敵人擄去。隨後的七十年,他們飽受由於捨棄純真宗教所招致的種種痛苦。巴比倫——洪水後偽宗教的發祥地——戰勝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國家。
亟需一位賢明的君王
只要以色列人從事純真的崇拜,他們便可享有和平與安全。屬天政府與純真宗教的合一為以色列人帶來了種種益處。即使如此,這方面的成功仍屬有限。一個國家所享的短暫和平安全若要充分擴展到每一個國家,有些東西是必需的。一位統治者——一個能夠提供公義統治和純真崇拜而獲致全面成功的人——是不可或缺的。這位統治者究竟是誰呢?
耶路撒冷傾倒約250年後,一位男子誕生了。他的一生雖相當短促,他卻注定為自己和他的國家贏得大好聲譽。他的腳蹤會遠達巴比倫和埃及,在那裡他會被人譽為偉大的拯救者。關於他,《新大英百科全書》回顧歷史,在二十三個世紀之後寫道:『我們的確可以說羅馬帝國[以及]基督教之得以發展成為一個世界宗教……在若干程度上乃是[他]的成就。』
這位顯赫一時的世界統治者有證明自己就是人類所亟需的救主嗎?下一期雜誌中名為『一無可取的虛構神祇』的文章會回答這個問題。
[第30頁的附欄]
『國之敗亡始於民之家中。』——阿撒蒂(加納人)諺語
[第31頁的附欄]
迦南的宗教——真實抑或謬誤?
在『巴勒斯坦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大量形狀各異的亞斯他錄塑像……大部分的塑像都製作粗陋,由此顯示這些像主要是給人在家裡供奉的,或給婦女佩戴在身上,或放在屋子裡的壁龕內。……亞斯他錄和巴力崇拜的淫蕩本質正好投合時人的心意。當然,造成嚴重的傷害是無法避免的。對神祇表示敬意的性變態行為、荒淫無恥及放縱情慾成為崇拜的一部分。其後,這些敗行更滲進家庭裡。」——《卡爾華聖經字典》。
『宗教慶典變成了人性墮落和獸性表現的慶祝場合。連希臘和羅馬的作家也對迦南人借宗教之名所做的事大感震驚。』——《雄獅聖經百科全書》。
『關於迦南人的宗教活動,這裡只提及以兒童為祭一事,因為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已直接證明真有其事。在基色及米吉多,埋葬兒童屍首的方式,……肯確地表明……當時有這個陋習。』——《舊約聖經的科學性》。
『沒有一個國家曾發現有那麼多裸體生育女神的小神像,其中有些形狀相當猥褻。沒有其他地方崇拜蛇教看來如此流行。……聖妓和閹了的祭司極為常見。用生人獻祭廣為人知。因此,崇拜四字神名的上帝的人對迦南的偶像崇拜深感厭惡,是很容易理解的。』——《聖經地區的最新發現》。
[第29頁的圖片]
巴力神像。以色列人因敬拜這神而偏離了純真的崇拜
[鳴謝]
Louvre Museum, 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