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6 11/8 19-21頁
  • 接受挑激有什麼不對?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接受挑激有什麼不對?
  • 警醒!198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為什麼難以拒絕
  • 他聽從「少年人」的話
  • 培養辨別力
  • 學會說「不」
  • 我怎樣才能應付同輩壓力?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 他本來可以得到上帝的喜愛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8年(研讀版)
  • 何以要向人談論上帝?
    警醒!1994年
  • 幫助青年人「作信徒的榜樣」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6年
《警》86 11/8 19-21頁

青年人問……

接受挑激有什麼不對?

「去吧,」莉莎的同學堅持說。「告訴老師說她口臭!」不,口腔衛生並不是問題。十四歲的莉莎其實受到挑激要大膽嘗試一件事——頗為冒險的嘗試!

『去打一架!』『吻個女孩!』『逃一堂課!』『偷個錶!』『跳落鐵路軌道。』許多青年人以向人提出挑激獲得變態的樂趣,他們慫恿人所做的冒險行為從溫和的惡作劇至自殺不等。

『我以10元打賭,你不敢跳入水裡,』一名少年挑激他的14歲友伴說。由於對壓力屈服,他的朋友從渡海小輪跳入水裡。他並不知道水下有強力的水流。事實上,若非甲板上有個水手看見他投海而跳入水裡救人,男孩就可能沒命去說出這件事了。

17歲的占姆斯在喝完一回啤酒之後把汽油倒在自己身上,挑激朋友們在他身上放把火。其中一人竟然膽敢去行。占姆斯受了第三級灼傷,身體被燒傷百分之30以上。占姆斯的父親論述這件事說:「據兒子告訴我,孩子們只是玩玩而已。這顯然是一件蠢事。」你對此有什麼感想呢?

「大膽嘗試」,據《1984年美國公共衛生雜誌》說,乃是「人接受挑激而做出的各種行為。」當然,挑戰本身未必全是不對的。你的算術成績若不佳,父母也許會下令說,『要立刻念熟乘數表!』你會發現自己很快就抖擻精神去應付這項挑戰!

可是,你若受到挑戰要做一些愚昧、不仁或甚至危險的事,就要三思是否應當接受挑戰了。一位智士說:「死蒼蠅使作香的膏油發出臭氣。這樣,一點愚昧,也能敗壞智慧和尊榮。」(傳道書10:1)在古代,貴重的膏油或香膏可能被細小如死蒼蠅的東西所腐壞。同樣,好不容易才建立的名聲也能被「一點愚昧」所破壞。你願意冒這個險嗎?

為什麼難以拒絕

可是,研究家劉易斯夫婦(Charles and Mary Ann Lewis)發現,將近三分之一的年輕人寧願冒險也不願被人稱為膽小鬼。毫無疑問,渴望受同輩接納是個強力的因素。《美國青少年》一書所引述的調查顯示,青少年不論貧富,「所關心的是要受人喜歡。」

因此,挑激可能使你陷於窘境。你渴望受人喜歡,拒絕接受挑激看來要付出很大代價。正如一位名叫邁克的青年說:「你的朋友會使你有被棄的感覺。」但接受挑激又可能是危險的。

同時,你若聽朋友的話去冒險,你會違反聖經的標準或父母的教訓嗎?若然,你真的願意讓淘氣少年的標準控制你的一生嗎?再者,要求你把生命和名譽置於險地的少年人會是真正的朋友嗎?箴言說得好:「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言18:24)真正的朋友絕不會想到要把你置於險地。

他聽從「少年人」的話

聽從同輩少年進言的危險從古代以色列羅波安王的經驗可以見之。他的百姓在他登基時請求他減輕他父親所加的重擔。羅波安先和老年人商議,老年人明智地勸他要「用好話回答他們,他們就永遠作王的僕人。」(列王紀上12:7)合理的忠告,豈不是嗎?可是,羅波安對他們的話不感滿意,於是轉而與一些跟他一起長大的少年人商量。

他的朋友們在實際上等於鼓勵他去證明自己有多強硬。他們慫恿他對百姓說:「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列王紀上12:10,11。

羅波安寧願聽從少年朋友的建議。這使百姓大感憤怒。叛變於是爆發,12支派中有10個支派擁立別人為王!這一切都是由於羅波安『聽從與他一起長大的少年人的勸告』所致。——列王紀上12:8-17。

培養辨別力

顯然,「側耳聽受智慧人的言語」會對你好得多。(箴言22:17)這意味到要結交更多益友。箴言13:20說:「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

這樣行同時牽涉到學習分辨有益的忠告和淘氣的——也許有害的——『少年私慾』的表現。(提摩太後書2:22)倘若有人挑激你去做某些事,要考慮一下這樣行所導致的後果。誠然,正如一位名叫安得烈的青年指出,少年人往往慫恿你,說「做這件事沒有人看見的。」可是,你必然會『自食其果』。(加拉太書6:7)幼稚的惡作劇所導致的後果許多時是成績低劣,暫時停學,甚至被捕!

學會說「不」

那麼,你怎樣才能避免落入挑激的陷阱中呢?一位聖經執筆者說:「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或響應]。」(雅各書1:19)要考慮一下說話的是誰,叫你去做的是什麼事。所做的事合理嗎?仁愛嗎?對別人表現仁慈和不自私的關懷嗎?若不然,就別理那挑戰。不錯,正如另一個名叫莫里斯的青年說:「他們會使你自覺是個怪人。」但哪一個才是「怪人」呢?神智健全的抑或慫恿人作蠢事的?

你可以試和喜歡惹事的少年講理。18歲的特里喜歡「使挑激者感覺掃興」。他會反問一些問題,例如:『為什麼我要這樣做?』『我若做了會證明什麼?』『我去做會有什麼益處?』等。也許連用聖經會相當有效。要讓別人知道你是個決心按照正當標準而生活的人。一名少女企圖挑激一個男孩作不道德的勾當,說,「你不知道拒絕便會錯過些什麼。」「是的,我知道,」男孩回答。「疱疹、淋病、梅毒……」的確,按照受過聖經薰陶的良心而行可以幫助你避免做出以後懊悔的事來!——參看創世記39:7-12。

可是,少女莉莎評論說:「他們若知道你不會與他們同流合污,大部分少年都不會再騷擾你。可是有些人卻會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你。」耶穌獨自在曠野裡40日時,他被魔鬼試探了三次。撒但冷嘲熱諷地說:『把石頭變成食物吧!』『從殿頂上跳下去好了!』『俯伏拜我吧!』耶穌的回答是:「撒但退去吧!」(馬太福音4:1-10)即使這樣,路加福音4:13補充說:「魔鬼一時無計可施,只好就暫時離開耶穌,日後再找機會。」(《當代聖經》)再三的挑激需要你以同樣的堅毅去應付。但千萬不要讓自己被愚昧的挑激所動而躍躍欲試。站穩立場擁護公義是需要勇氣的!

這才是真正的挑戰,豈不是嗎?

[第20頁的圖片]

按照受過聖經薰陶的良心行事可以防止你做出以後懊悔的事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