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傳律法——何以輯錄成文?守望台1999年 | 1月15日
-
-
為什麼公元1世紀有這麼多猶太人不信耶穌是彌賽亞呢?一位目擊者報導:「耶穌進了殿宇,正在教導人的時候,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來見他,說:『你憑什麼權柄做這些事?誰給你這樣的權柄呢?』」(馬太福音21:23)他們認為,全能的上帝把《托拉》(律法)賜給猶太人,而根據《托拉》,有些人持有上帝授予的權柄。耶穌也擁有這樣的權柄嗎?
耶穌不但對《托拉》深表尊重,而且也尊重那些根據律法獲授真正權柄的人。(馬太福音5:17-20;路加福音5:14;17:14)然而,耶穌卻時常譴責那些行事越過了上帝誡命的人。(馬太福音15:3-9;23:2-28)這些人墨守傳統,而這樣的傳統後來稱為口傳律法。耶穌並不承認口傳律法的權威。由於這緣故,許多人拒絕承認他是彌賽亞。他們認為,人除非擁護他們當中那些操有權柄的人的傳統,否則就不可能受上帝所支持。
-
-
口傳律法——何以輯錄成文?守望台1999年 | 1月15日
-
-
「誰給你這樣的權柄呢?」
摩西律法清楚表明,上帝把主要的宗教權柄和施行教誨的責任託付給祭司。這些人都是亞倫的後代。(利未記10:8-11;申命記24:8;歷代志下26:16-20;瑪拉基書2:7)可是後來有些祭司卻玩忽職守、貪污腐敗。(撒母耳記上2:12-17,22-29;耶利米書5:31;瑪拉基書2:8,9)在希臘統治期間,許多祭司在宗教問題上願意妥協讓步。到公元前2世紀,猶太教有一個稱為法利賽派的新興教派出現。他們不信任祭司團,轉而自行制定一些傳統。他們認為,只要緊守這些傳統,平民也可以自視跟祭司同樣神聖。雖然有不少人受到這些傳統所吸引,可是,律法是不容許人擅自增添這種傳統的。——申命記4:2;12:32(猶太教版本見13:1)。
法利賽派成了律法的新學者,試圖負起他們認為祭司忽略了的職責。由於摩西律法並沒有授予他們這樣的權柄,他們於是另闢蹊徑,用隱晦的方式詮釋經文a,或用其他似是而非的方法去支持他們的觀點。既然法利賽派是這些傳統的主要保管人和倡導者,他們在以色列人當中創立了一個新的權力基礎。到公元1世紀,法利賽派在猶太教當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
法利賽派一方面搜集現存的口頭傳統,另一方面自創更多的傳統,並且試圖使這些傳統跟聖經扯上關係。後來,法利賽派意識到必須加強自己的權柄,去支持他們的活動。結果,關於這些傳統的起源,法利賽派提出一種新見解。猶太拉比開始這樣聲稱:「摩西在西奈接獲《托拉》,交給約書亞,約書亞交給眾長老,眾長老交給眾先知。先知則把《托拉》交給公議會的成員。」——《密西拿》的《先賢箴言》1:1。
至於「摩西……接獲《托拉》」這句話,拉比所指的不僅是成文律法本身,還包括他們所有的口頭傳統在內。儘管這些傳統根本是由人所制定和設立的,拉比卻聲稱它們是上帝在西奈授予摩西的。他們認為上帝不容許人擅自填補律法的空隙,而是用口頭傳統去補成文律法的不足。他們聲稱,摩西把口頭律法傳給其他領袖而非傳給祭司;通過這個方法,口頭律法得以世世代代傳流下來。法利賽派自稱是這「一脈相傳」的權威的自然繼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