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世界怎樣染上煙癮
    警醒!1986年 | 10月8日
    • 事實上,香煙的故事可能是過去一百年間最大的奇事之一。十九世紀的兩場戰爭引發了這個所謂的香煙世紀的巨大需求。新生的工業和宣傳更使其變本加厲。一種令人驚異的新煙草——金黃色、香醇和化學成分有異——使吸煙者禁不住吸它一口。吸煙習慣的顯著改變——口吸——使大多數吸煙者終其餘生耽溺於煙癖之中。

      戰爭使人對煙草需求大增

      煙草原本是富豪所用的奢侈品,直至1856年,香煙才首次大量上市。當時英軍和法軍從克里米亞半島的戰場返國,帶回來若干「紙煙」和他們在當地所學會的吸煙習慣。香煙於是風行整個歐洲,對土耳其香煙或英國仿製的香煙造成出人意外的需求。

      「克里米亞時尚」確定了香煙的身份,使它成為煙斗或雪茄的戰時廉價代用品。但這個時尚不久便消逝了。此外,正如索貝爾所說,「在1860年代初期,中等階級的美國人——香煙的主要銷售對象——似乎並不吸煙。早期香煙的吸引力並不像現代香煙那麼大。香煙像雪茄一樣含有些少鹼性,吸後留在吸煙者的口裡。那時的煙不像今日的煙吸起來那麼舒服。但另一項意外發展的時候卻到了。

      美國內戰(1861-65)引進了一種更易上癮的香煙,所生的影響被煙草專家布魯克斯(Jerome Brooks)稱為具有「爆炸力量」。再次地,戰爭為兵士們帶來了廉價香煙——首先是南部聯邦,然後是北部各州。但這次卻不是稍縱即逝的時尚而已。

      這些香煙用美國煙草製成,並且具有與眾不同之處。美國種植者採納了新的煙草品種,它們在缺氮的土壤裡生長得很好。藉著在北卡羅連納州一個農場上的一次意外發現,種植者發覺到一項加工過程可以使煙葉變成金黃、醇和與甜美。1860年,美國調查局稱之為「世界最不尋常的農業發展之一」。新吸食者試用過幾枝這種新式香煙之後就感到有再燃一枝的衝動。

      上了癮!

      雖然當時人們尚未察覺,這個細小而不斷增長的市場已使人在身體上對這種容易上癮的物質產生了依賴性。「在青春期不時吸兩、三枝煙的人」幾乎毫不例外地變成「經常依靠吸煙」,毒癮研究家羅素(Michael Russell)說。「與在青春期起先每週注射海洛英一、兩次的人不同,青春期的吸煙者在吸完第一包煙時已吸入了200『口』尼古丁。」

      不錯,祕訣全在吸。尼古丁看來在鹼性情況下才可以滲透和刺激黏膜。由於香煙的煙氣稍含酸性,因此在口裡和喉裡的煙氣足夠醇和而可以繼續吸下去。但酸性在肺裡已經中和,因此尼古丁可以大量滲進血管。只在七秒鐘之內,飽含尼古丁的血液就達到腦裡,因此每吸一口就很自然地受到尼古丁的影響。據英國政府一項調查報導說,吸煙超過一枝的少年只有百分之15的機會不繼續吸煙。

      因此,在與克里米亞之戰同時的10年內,煙草工業已釀成了一種新的有力習慣。在20年內,煙草商開始利用巧妙的報章宣傳和推薦去吸引新的僱客。一副在1880年註冊專利的機器大量生產香煙,廉價銷售,商人同時以許多運動明星和微笑美女的圖片向一般男子推銷香煙。可是,使人不斷回來多買香煙的是什麼呢?對尼古丁的依賴!一位醫學作家貝內特(William Bennet)博士說:「機械化的生產、巧妙的宣傳和市場推銷術均有其作用,但[沒有尼古丁],他們就絕不會售出那麼多的乾煙葉。」

      到了1900年,業已銷流各國的現代香煙已作妥準備加緊控制這個世界社會了。

  • 吸煙習慣壓倒了反對
    警醒!1986年 | 10月8日
    • 像欲罷不能的吸煙者一樣,香煙市場也曾一度銷量大減,因為人們懼怕吸煙有害和上癮,但結果反而變本加厲。究竟是什麼因素抑制了人們的恐懼?廣告和戰爭!據歷史家索貝爾說,它們乃是「推廣吸煙習慣的兩項最重要方法」。

      隨著列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互相攻打』,香煙的銷量為之激增。(馬太福音24:7)什麼促使美國香煙產量從1914年的180億枝增至1918年的470億枝呢?軍人可以獲得大量免費香煙供應!香煙的麻醉效果被認為有助於克服身在前線的寂寞感。

      「且把憂愁放進皮包先,用你的黃磷[火柴]點枝煙,」英國的戰歌鼓勵人說。由於政府機構和愛國的私人團體都把香煙免費供應戰士,反對吸煙的抗議者自然不敢批評。

      加緊控制

      在戰後,新上癮的煙民成為香煙的好顧客。僅在1925年一年之內,美國的消耗量平均每人接近700枝煙。戰後希臘平均每人的消耗量也達到美國的一半。美國香煙在許多國家中大為流行,但自產煙草的國家如印度、中國、日本、意大利和波蘭等卻能自給自足。

      為了加緊擴展美國市場,廣告家以女士們作為宣傳對象。布魯克斯報導說:「香煙廣告在1920年代後期以『瘋狂』為特色。」廣告也使美國人在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期間和之後繼續購買香煙。香煙商撥出巨量金錢(在1931年約為7,500萬美元)提倡以香煙作為保持身段窈窕的方法去代替糖果。電影界力捧吸煙的明星——例如瑪蓮德烈治——以期造成老於世故的形像。結果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婦女加入了男人行列,消耗1,800億枝香煙。

      又一次大戰!軍人甚至在配給中也獲得免費香煙供應。「好彩牌香煙已經參戰!」以煽動戰時愛國情緒為題的巧妙廣告宣布說。既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估計美國每年香煙消耗量達4,000億枝之多,誰能質疑煙草在世界的地位呢?

      的確,誰能質疑香煙在戰後歐洲的重要性呢?例如在歐洲的黑市,一箱箱的香煙竟然取代了通貨。駐歐洲的美軍以低至5美仙一包的價格購買津貼香煙,然後以香煙支付各種費用——從新鞋至女友不等。免稅的軍用香煙從1945年的每人5,400枝激增至兩年後的2萬1,250枝。

      有數十年的時間,吸煙的任何不利之處均成功地避過了大眾的注意——不是憑著以理取勝而是被一種日益流行的習慣所壓倒。可是,在私底下仍然有人提出問題:吸煙是否有害?它是潔淨的還是污穢的?

      1952年,這個潛伏的健康疑問突然露出頭角。英國的醫生們發表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癌症患者多半是重癮的煙民。《讀者文摘》附和此說,隨之而來的是廣泛的宣傳。到1953年,一項反吸煙運動看來頗為成功。世界會剔除這種習慣嗎?

      勢力強大的香煙企業

      對公眾方面,香煙企業堅稱吸煙有害之說是未經證實的,僅是憑統計數字作出臆測而已。但突然——很諷刺地——它推出它的祕密武器,低焦油香煙。這種新產品對受到威脅而又不願戒煙的吸煙者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形像,廣告業再度證明它有能力去推銷這種形像。

      事實上,低焦油牌子香煙安撫吸煙者的良心多於安撫他的健康。科學家們後來發現,許多吸煙者以更深的吸入,並且把煙氣留在肺裡較久,來吸取如前一樣多量的尼古丁作為補償。但等到研究家們能證明這點時,20多年已經過去了。目前,香煙企業已成為世上獲利最多的企業之一,每年交易額超過400億美元。

      香煙企業在經濟方面比以前更為強大。顧客繼續購買。各工業國的香煙消耗量每年增加百分之1,第三世界的發展中諸國每年增加百分之3以上。在巴基斯坦和巴西,個別的增長率比大多數西方國家快6倍至8倍。泰國國民收入的五分之一用在購買香煙方面。

      可是,在許多有思想的人看來,100年來世人對香煙的愛好並非僅是一項自然的發展而已。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