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何以我感覺這麼不安全?
    警醒!1990年 | 10月8日
    • 年輕脆弱

      首先,要知道不安全的感覺是普遍性的。我們大家生下來就不完美,因此不時會自覺能力薄弱或甚至一無是處。(雅各書3:2;參看羅馬書7:21-24。)此外,你既年輕,又缺乏經驗。在陌生環境裡或受到吩咐去做某些你從未做過的事時,感到不自在是很自然的。

      例如,聖經告訴我們,青年人耶利米受命作上帝的預言者時,雖然他可能已有20多歲,但對於自己執行任務的能力還是感到不安,他於是推托說,「我是年幼的。」(耶利米書1:6)顯然,年輕的提摩太也有力不勝任之感。使徒保羅不得不向他提出坦率的勸告去幫助他克服不安之感。——提摩太前書4:11-16;提摩太後書1:6,7。

  • 何以我感覺這麼不安全?
    警醒!1990年 | 10月8日
    • 擊退不安全的感覺

      不論出於什麼原因,不安全之感只是成長的一部分,它也許永不會完全消失。a過度擔心自己的儀容、聲譽或能力可以繼續動搖人的自信心,甚至在成年時期仍受到影響。

      不少年輕人以虛張聲勢、奇異打扮或反叛來掩飾自己的缺乏自信。但你若感到不安全,其實有好得多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應付。

      認識自己的有利條件:你也許沒有完美的身材或體格,但你可能養成了基督徒的各種品德,例如「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加拉太書5:22,23)這些品德比任何肉體上的優點有價值得多,而且能夠幫助你贏得上帝的嘉許。

      避免不公平的比較:正如美國第32屆總統羅斯福的夫人(Eleanor Roosevelt)有一次說:「若非得到你自己的同意,沒有人能使你感覺自卑。」加拉太書6:4(《新譯》)提出忠告說:「各人應該省察自己所作的,這樣,他引以為榮的,就只在自己而不在別人了。」

      即使別人比你樣貌好一點、服飾好一點或聰明伶俐一點,這是否足以使他(或她)成為一個比你較好的人呢?其實,人的外表在上帝眼中並不重要。聖經說:「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7。

      避開嫉妒的網羅:「嫉妒是骨中的朽爛,」而且會助長不安全之感。(箴言14:30)相反,要學會「與喜樂的人一同喜樂」,而且為別人的成就真正感到快樂。(羅馬書12:15,《新譯》)你若這樣行,別人對你的成功作出不利評論的可能性就小得多。

      關注別人:佛羅姆(Allan Fromme)醫生指出,「對自己有良好觀感的人大都心平氣和,因為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別人身上。……對自己懷有卑怯想法的人則是自我主義的囚徒。他們把自己關在自慚形穢的監牢裡面。」逃出監牢的方法是:「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給別人的關注越多,為自己的不安全感而生的憂慮就越少。

      對批評恝然置之:「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尤以僅是要貶抑你的言詞為然。(傳道書7:21)另一方面,批評若是合理,就應該擇善而從。「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言1:5,7)你在某方面也許有些缺點,但這絕不足以使你一敗塗地。

      可是,如果批評來自父母又如何?管教兒女是父母的責任。(以弗所書6:4)你若覺得父母的批評太過分、不公平或令你太丟臉,也許可以找個平靜的時刻和父母商討一下這件事,讓他們知道他們的言詞對你有什麼影響。

      立下切合實際的目標:你不必名列前茅才能成為好學生,或當奧運選手才能享受運動的樂趣。「謙遜人有智慧,」而謙遜包括知道自己的局限。(箴言11:2,《現譯》)可是,不必因為害怕失敗便把目標定得太低。失敗能夠成為學習的工具。畢竟,你要克服顛躓的傾向才能學會行路!

      別害怕與眾不同:年輕人讓同輩操縱他們的說話方式、服裝和打扮,就變成與奴隸無異了。(羅馬書6:16)願你不是這樣,而『作耶和華的奴僕』。(羅馬書12:11,《新世》)你若因做對的事而受人嘲笑,要引以為慰,因為你知道你的果敢行動會使上帝的心歡喜。——箴言27:11。

      以上的建議無疑會有所幫助。但不要期望一夜之間就養成安全感。要有耐心。預期會遭受挫折,要避免自憐自艾。到了適當時候,你便會發覺自己比以前更有安全感。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