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4/8 15-18頁
  • 交談是一門藝術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交談是一門藝術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要說話!
  • 交談的障礙
  • 『我可以說些什麼?』
  • 要做個良好的聆聽者
  • 衷誠的關注必得回應
  • 同情心——交談的基礎
  • 你能夠辦得到!
  • 改良交談的技巧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能造就人的談話
    神治傳道訓練班指南
  • 談話的藝術
    警醒!1976
  • 我怎樣才能改善談話的技巧?
    警醒!199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4/8 15-18頁

交談是一門藝術

進食、睡眠、工作都是人的基本需要。然而,人也有另一項需要是極需獲得滿足的。什麼需要呢?

一位男子曾度過五年的鐵窗生涯,他受到單獨監禁。在這段期間,他喪失了人生中最寶貴、最亟需的東西之一,為此他承認說:「我渴望有人作伴,有人可以傾訴,有人可以交談。我意識到自己必須想法子抵消寂寞的感覺。孤獨和寂寥會使我精神受到困擾。」

不錯,我們生來便需要彼此溝通。交談有助滿足這項需要。研究家丹尼斯·R·史密斯和L·基思·威廉森評論道:「我們需要一些能夠向之坦誠傾訴的人,就是一些我們可以將自己心底最大的快樂、最大的愁煩與之共嘗、彼此交談的人。」

要說話!

人類具有天賦的語言恩賜。我們誠然被設計成是要彼此交談的。一位男子留意到:「上帝把我們造成要合群。你若沒有機會說話,或是有人打斷你的話題,情況彷彿是在受罰一樣。你若與人交談,一種寶貴的情況便會由此而起。你會有一種稱心滿意的感覺,並且由於明白別人的思想和感受,你也自其得益。」

一位周遊監督的妻子伊萊恩說:「言詞能夠表達感受。我們不能假定配偶知道自己對於對方是多麼重要。我們必須把這種賞識之心化成言詞,讓對方聽見。我們必須說話。」

戴維是一位基督徒長老的兒子,他表達這樣的意見:「有時我感到十分困惑,不知道怎樣辦才好。我第一個傾向就是一言不發,內心的壓力於是變得越來越大。我若能跟別人交談,內心的壓力便可以宣泄出去。當我說話之際,我有機會辨明自己的真正感受,然後可以設法加以應付。」

交談的障礙

誠然,交談能夠滿足人的一項需要。可是,有些東西卻妨礙了人彼此交談。事實上,對有些人來說,交談是一項掙扎,甚至是避之若浼的活動。

加里說:「我以往盡量避開跟別人談話。」他解釋:「基本原因是缺乏自信。我仍然擔心自己跟別人交談時會失言,或害怕別人會輕視我的話。」

伊萊恩則指出自己的難題在於害羞。她解釋:「我在一個家人甚少溝通的家庭裡長大。父親的性情十分嚴苛。所以當我長大後,我覺得自己找不出什麼值得傾談的題材。」不錯,害羞能夠產生一些難以克服的障礙,使人無法享有交談的樂趣。害羞能夠把你困在沉默的牢籠裡!

約翰是一位基督徒長老,他承認自己需要克服自卑的難題。他說:「生性害羞是個十分不利的因素。你若向害羞的心理屈膝,你就等於把自己孤立起來。即使有一百個人與你共處一室,你也不會跟他們交談。最後你只會使自己大感挫折!」

在另一方面,一位稱為丹尼爾的年長者則說:「對我來說,跟人交談毫無困難。可是,我發覺自己許多時都打斷別人的話題,然後只顧自己說個不休。我每逢看見妻子的表情時就意識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發作了,我心裡說,『真糟糕,我又獨佔談話了。』在接著的對話中,我看出她已失去了興致。」

我們可以怎樣克服這些以及其他交談的障礙呢?人必須具備什麼品質才能培養出交談的藝術?我們可以怎樣表現這些品質?

『我可以說些什麼?』

『我可以說些什麼?』『我什麼都不懂。』『沒有人喜歡聽我說話。』你也許會有這些想法,然而,這些想法也許是毫無根據的。你所認識的比你意識到的還要多,而這些資料也許是別人深感興趣的。例如,你最近可能曾出外旅遊。別人也許希望知道你旅遊的地方跟他們居住的地區有什麼分別。

除此之外,你能夠——也應當——藉著閱讀而增廣自己的見聞。每天都撥出一點時間來閱讀是個良好的習慣。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刊物不但載有聖經的資料,內容也包羅萬象,跟大多數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你獲得的資訊越多,你能夠跟別人分享的事物就越多了。耶和華見證人採用的《天天考查聖經》裡的每日經文就是一些良好的題材了。這樣,你天天都可以有些不同的資料去思索,並且也有不同的話題跟別人分享了。

談話並不意味到人要唱獨腳戲。交談雙方都應當表達自己的觀點。要讓別人發言。對方若保持緘默,你可以運用機巧的問題以鼓勵他表達自己。你若跟一位年長者交談,你可以邀請對方告訴你有關他過去的事,或是問問對方自他年輕以來,世界或家庭生活經歷些什麼改變。你能夠從他的話尋得樂趣,並且也可以學到更多東西。

要做個良好的聆聽者

你與別人交談時,留心聆聽極為重要。別人若把自己內心的重擔向我們傾訴,留心聆聽能夠為對方帶來舒解。一位男子自覺『一無可取』,他深感抑鬱,於是致電一位朋友以期尋得幫助。對這位朋友來說,當時是個極之不便的時間,可是,他仍然仁慈地細心聆聽,甚至聽上兩個鐘頭之久!現在那位男子認為該次交談是他一生中的轉捩點。究竟什麼使這次交談獲致美好的成果呢?這位敏於聆聽的朋友答道:「就是要做個良好的聆聽者。我記不起自己說過些什麼有見地的話。不過,我提出一些適當的問題,例如:『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你為什麼對這件事感到不安?』『你認為有什麼解決方法呢?』他回答我這些問題之際,他其實正好回答了自己所有的問題!」

父母若留意撥出時間跟兒女交談,這能夠加深兒女對父母的愛。一位稱為斯科特的年輕人評論道:「父母若主動來到你身旁,並且渴望知道你想些什麼,這樣做多麼好。爸爸最近也有這樣做,他給我不少幫助,因為有些事情是我自己無法處理的。」

一位男子建議說:「你必須安排一些機會,好讓兒女能夠與你交談。」他有四個兒女,然而,他卻經常騰出時間跟個別兒女一起,他認為年輕人若要養成一些好品格,那麼,父母就必須懷著同情心去仔細聆聽兒女的心事。他有些什麼忠告呢?忠告就是:孩子一旦想說話,你就要敏於聆聽。他說:「無論你多麼累,多麼忙,都不要制止他們說話!要聆聽。」

衷誠的關注必得回應

不少人需要獲得感情上的支持,才能在談話中開誠布公地表達自己。一位青年嘆息道:『我需要向人傾訴,但我可以向誰傾訴呢?對我來說,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並不容易。我需要有人真的關懷我!』真誠、衷心的關注能夠產生一種互信和安全的氣氛,從而使人較易向別人披露心事。

一位男子說:「多年前我曾跟一位朋友談及自己某些家庭難題。但他只是說,『你還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吧,那麼一切都不成問題的了。』這根本不是什麼對話,也說不上是什麼交談,對我一點幫助也沒有。他的話只會令我再次封閉自己,不願說下去。後來我跟一位耶和華見證人監督談及這件事,情形多麼截然不同。從他的眼神、面部表情,以及仁慈的舉動,我看出他的確同情我的處境。由於他表現衷誠的關懷,結果,我把自己的心底話坦言不諱地向他盡情傾訴。他說:『我們必定會盡力幫助你應付這個處境。』你自然會對這樣的人作出回應!」

我們大家能否更樂於開心見誠地說話,並且引發別人作有意義的談話呢?當一群人彼此交談時,若有人由於過度內向而默不作聲,我們有沒有嘗試把這人都包括在大家的談話中呢?前文提及過的約翰說:「我意識到對方有害羞的難題,我十分同情他,甚至為他而憂慮!」約翰補充說:「我們應當渴望與他攀談,讓他有分參與談話,這樣做多麼重要。我們甚至可以為這件事作個默禱。」

丹這樣論及一位朋友:「大夥兒閒談的時候,羅伊由於覺得自己不善詞令而總是退後幾步的。於是我問他,『羅伊,你對這件事或那件事有什麼看法?』然後他就會開始發言。這樣,其他人就能夠對他為人的某方面有更深的認識,而這方面是他們以往所忽略的。」丹勸勉說:「你若難以跟對方攀談或溝通,千萬不要氣餒。你可以把對方視作一個心地善良、願意交談的人。要繼續引發對方表達自己,不要放棄。」

即使你自己也有害羞的難題,但藉著培養對別人的愛和真摯的關懷,你自己也能夠得益。約翰便留意到這樣做有助他克服孤立自己的傾向。他解釋說:「愛不求自己的益處。」(哥林多前書13:5)「若要表現愛心,你就要跟別人說話,或探知別人的意見。老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並沒有任何幫助。你必定可以克服害羞傾向的。」他補充說:「這樣做可以帶來豐盛的酬報。當你看見別人作出回應,並且留意到他們怎樣大得鼓勵,你自己也能獲得造就。這應當大大激勵你,繼續放膽採取主動與害羞的人交談。」

同情心——交談的基礎

在人類所具有的品質中,最具價值之一是同情心。究竟同情心是什麼?賓雪法尼亞州大學的伯納德·蓋爾尼博士說,同情心就是『能夠深切地了解別人的感受和觀點——不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同情心在交談當中有多重要呢?「是根基!是其餘所有建於其上的事的基礎。」

蓋爾尼博士解釋,交談是與人建立各種良好關係的生命線。當然,意見分歧的情況十分常見。若要成功地應付這個情況,並且與對方保持良好的關係,我們必須願意開誠布公地討論難題。關於這個做法,許多人則望而卻步,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把難題說出來而同時沒有觸怒對方,以致令對方處處為自己辯護。正如蓋爾尼博士指出,「大多數人把諒解和尊重別人的立場,跟同意這人的立場一事混淆了。結果,人一旦反對某人的做法,他們就無法對這人表現諒解和尊重。同情心使你能夠為認同和諒解劃清界線。」

你若能為對方設身處地去想,你對他的處境就會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在這個情況下,即使你並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但你仍然能夠對他表現了解、體諒和尊重。

珍妮特有四個兒女。以往她曾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而灰心沮喪。現在她意識到,若要幫助別人,具有同情心是非常重要的。她憶述道:「我記得丈夫向我細數我在各事上怎樣作出貢獻,但我認為自己所做的即使加起來也微不足道。雖然這樣,他仍然仁愛地傾聽我的哭訴,然後安慰我、鼓勵我。倘若他輕看了我的想法,或僅是說『噢,別胡說,』一類的話,我就會默不作聲,然後走開就是了。但相反,當晚我們傾談了很久,那次談話很有意義。」

蓋爾尼博士總結道:『表現同情心能夠把你的關懷顯示出來。這大大促進大多數人渴求而又需要的東西:與別人彼此溝通,在思想感情上互相交流。』

你能夠辦得到!

你能夠成為一位善於交談的人。我們曾討論過談話藝術的一些要訣,可是,要對這門藝術掌握得好還要留意其他許多品質,例如:友善、幽默感和機巧等,這僅是其中一二而已。但正如畫家需要通過鍛鍊和實踐,才能熟練地在畫布上揮灑自如,同樣,我們也要努力不懈才能養成所需的品質。

例如,丹尼爾就成為了一位善於交談的人。方法如何呢?就是藉著學會控制自己老是愛插嘴和滔滔不絕的傾向。他承認說:「我經常都要刻意作出努力,好避免說個不休。對我來說,這意味到要勒住自己的舌頭。我一發現自己想加插某些趣聞花絮的時候,就會在思想上『剎車』!我一旦意識到自己某個評論將會岔開話題,或是會奪去別人發言的機會,那麼,我就索性噤口不言了!」

什麼幫助伊萊恩改善交談的藝術呢?她對聖經獲得確切的知識後,便意識到有些寶貴而大有價值的東西是可以與人分享的。她說:「我發覺倘若我不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並且盡力向別人談論屬靈的事,那麼,跟別人交談起來時就會感到自在得多。我們若經常研讀以聖經為根據的刊物也大有幫助。只要我不斷吸收最新近的聖經知識,就可以有些新近而富於趣味的資料與人分享,交談起來時就會較容易了。」

要嘗試在交談中養成這些重要的品質來。這樣,你就可以為別人帶來舒暢和喜樂,並且由於懂得掌握一門藝術——一門真正能夠滿足人類需要的藝術——而深感滿足。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