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兩份收入的夫婦——歷史悠久
    警醒!1986年 | 3月8日
    • 兩份收入的夫婦——歷史悠久

      理查德絕不難為情地穿上圍裙。他在廚房裡轉來轉去,清潔桌子,打掃地板,洗淨碟子——一副家務能手的模樣。「現在輪到我做清潔工作,」他解釋。「卡露趕著去睡幾個小時,因為今晚稍後她要上班工作。」a

      理查德和卡露所過的是在今日許多地方已成慣例而絕不稀罕的生活方式:夫婦各有收入。在美國,出外工作的家庭主婦數目自1950年以來已增至三倍。據不久之前的估計,美國有五分之三的已婚夫婦各有自己的收入。若干國家如法國、澳洲、加拿大、比利時、瑞典和日本也有同樣的傾向。

      當然,在所謂發展中的國家裡,讀者們也許納罕何以有人對這件事感覺如此興奮。因為,在那些地方,婦女一向已對家庭收入擔任重大角色。(參看第4頁。)可是,夫婦各有收入的家庭數目激增在西方是個奇異的現象。何以故呢?

      「經濟的負擔」

      男子單獨維持家計不但是西方的特有現象,而且是較新近的現象。《個人、婚姻與家庭》一書指出,在人類歷史上的大多數時期,「婦女在供應家庭經濟需求方面與男子完全平等。」

      聖經描述古代婦女在經濟上所作的貢獻。箴言31章敘述一個「才德的婦人」。她不但料理家務,而且能賺取收入。她的賺錢方法包括購置產業、耕種田地、縫製和售賣衣物等。(箴言31:16,24)聖經在使徒行傳18:2,3敘述一對名叫亞居拉和百基拉的夫婦一起從事同一的職業。聖經註釋者克拉克(Adam Clarke)評論說:「在希臘人、羅馬人和以色列人當中,婦女即使身居高位,也要親手從事各種職業以維持家計。」

      多個世紀以來,男子和女子是經濟上分工合作的夥伴。可是,他們的工作是以家庭為中心的。後來發生了工業革命,男子紛紛前往大城市的工廠找尋工作。家庭工業和農業於是發生了變化,男子們「離家出外工作——那些工作不需妻子或兒女參加。」結果如何?有人聲稱,婦女遂成為「經濟的負擔」。——《美國科學》月刊。

      工業化帶來了若干程度的繁榮。西方諸國渡過了經濟不景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中等階級(甚至較高級)的生活水準成了許多家庭所熱心追求的目標。由於當時薪酬較高,物價低廉和賒購容易,於是有些男子能夠為家人購置住宅、汽車——甚至種類多得驚人的許多新產品和電氣用品。

      可是,隨著通貨膨脹開始惡化,中產階級的夢想對許多人說來已成為一個不易察覺的陷阱。早在1960年代初期,作家哈里斯(Marvin Harris)說,「父母們發現要維持中等階級的地位日益困難。」例如:1965年,在美國購買足夠一家人居住的新型住宅平均價格為2萬美元。但到1984年中期,價格已升至10萬美元左右!糧食和服裝費用同樣狂升。主婦們於是開始紛紛往職業市場求職。

      『我們需要多點錢』

      理查德和卡露(開頭敘述的夫婦)擁有一間相當舒適,但以美國的標準而言僅算過得去的住宅。可是他們也和其也許多夫婦一樣,自覺深受通脹所苦。卡露說:「我們只是需要多點錢來應付開銷。我了解到理查德除了現有的收入以外無法多賺點錢。因此我不得不去找一份全時工作。」不,驅使婦女進入職業市場的主要並不是婦女解放運動。當受到詢問何以兩人都要工作時,大多數夫婦會回答:『因為我們需要錢!』(參閱第5頁。)

      有些婦女為了要離開家庭而深感不悅。一位婦人嘆息說,「在家庭以外工作等於把我凌遲處死。」可是也有人喜愛自己的職業。一位擔任家具櫥窗佈置的婦人說,「我愛好工作,我不是個典型的家庭主婦。」離婚率激增和寡居的陰影也是使許多婦女投身職業的因素。一位婦人說,「我若不工作就會感到不安。我在22歲時就失去第一位丈夫。……如今我心裡時常想道,倘若斯蒂芬死了或者和年輕女子離家出走,而我又沒有職業,處境就太可怕了。」

      可是,以大多數夫婦而言,不願在經濟上負債乃是共同出外工作的因素。那麼,他們需要面對什麼挑戰和怎樣才能成功地加以應付呢?

      [腳注]

      a 「工作」一詞的意思是指家庭以外的受薪職業。

      [第4頁的附欄]

      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婦女

      「東南亞婦女煮棕櫚糖。西非婦女釀造啤酒。墨西哥各地和其他地方的婦女製造陶器。大多數國家的婦女織布和縫製衣服。在多數文化中,婦女在當地市場出售剩餘的自種糧食。從各種活動所得的利潤通常歸於婦女本身所有。」——廷克(Irene Tinker)在《婦女與世界發展》一書中說。

      例如,關於迦納南部和中部的艾肯(Akan)族人,作家安得烈(Rae André)寫道:「婦女栽種,男子收割;婦女在市場售賣貨品,男子往較遠的地方貿易。在傳統上,丈夫和妻子各自儲蓄和投資,從勞動或貿易所得的利益歸於本人所有。」

      可是,舊的生活方式很快就因各國加速工業化而改變。原因何在?工業家所引進的不但是西方的科技,而且是西方的文化。典型的例子是,雖然農業是婦女的領域,但發展家們卻以新的耕作方法教導男子。工廠職業也同樣以男子為雇用對象。這一切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請考慮一下印尼。那裡的穀米脫殼工作一向是婦女擔任的。可是,在1970年代初期,該國輸入日本製的小型穀米脫殼機,以致剝奪了婦女的生計。

      在瓜地馬拉的聖佩德羅市,主婦們從事織造,丈夫們從事耕作和貿易。作為經濟生產者的婦女們,正如埃勒爾斯(Bachrach Ehlers)博士說,感覺「十分自豪」。但突然之間,新型的織機出現市場。它們只有男子才能以所需的分期付款方式購買。因此婦女不再能夠控制織造業了;如今婦女們只能為工廠主人工作,賺取低微的工資。

      在肯亞,有些婦女留在家中「只靠家庭所有的小塊田地養活自己和兒女,」因為她們的丈夫前往大城市尋找受薪職業。當她們終於和丈夫相會,住在高層的大廈時,據肯亞一位官員報導,她們認為「高層大廈除了作為自殺地方以外別無用處。」原因何在?他解釋,「肯亞人喜歡在地面上生活,喜歡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在印度,婦女在傳統上「地位低微」,因此優薪職業往往被認為不宜於婦女擔任。(甚至提倡婦女平等的甘地也有一次曾說,「兩性平等並不意味到在職業上平等。」)可是,據《印度現代婦女》一書評論,中等階級的在職婦女現時已有「提高物質享受的機會」。文化和宗教的禁忌因此要讓位給另一西方文化特色——物質主義。

      很諷刺地,第三世界的婦女們發現自己工作得比前更加辛苦,但卻失去了曾經一度享有的經濟獨立或安全感。

      [第5頁的附欄]

      夫婦出外工作的原因

      美國:以4萬1,000名婦女為對象的一項調查透露,百分之82的在職婦女聲稱她們這樣行是因為需錢應付當前的消費。

      法國:該國「比西歐任何國家有更多婦女在家庭以外工作。」其中有百分之84「純粹為了經濟上的必需」而工作。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所作的調查透露,「從事全時工作的婦女們的丈夫通常比其他男子收入較少。在全時工作婦女的家庭中,男子們的中等收入為1萬8,240美元,唯獨靠男子賺錢養家的平均收入則為2萬2,273美元。」

      印度:社會學家伯提(Zarina Bhatty)說:「婦女出外工作是不得已的,她們這樣行並非意味到要享有較大自由、經濟獨立或自我表現。」

      [第5頁的圖片]

      工業革命使男子離開農村前往工廠工作。有人認為婦女於是成為「經濟的負擔」

  • 兩份收入的夫婦——面臨什麼挑戰
    警醒!1986年 | 3月8日
    • 兩份收入的夫婦——面臨什麼挑戰

      「我認為男人應該工作,賺錢養家,」一位男子堅稱。「做完工作之後,就應該坐下來把剩下的時間用來休息。」可是,儘管男子堅決反對,他的妻子還是要出外工作。

      不少男子同樣地陷在感情上的拔河比賽之中:經濟上的需要與男子氣概的傳統觀念對抗。社會學家魯賓(Lillian Rubin)評論說:「在一個所有階層的人士均瘋狂地要取得物質的社會裡,男子的價值感和男子氣概的定義大大有賴於他供應物質的能力,因此男子很難承認家庭的確需要妻子的收入才能享受夫婦共同願望的生活水準。」有些男子因而變成沮喪或吹毛求疵,埋怨妻子過於獨立或家庭不像往常一般清潔。

      妻子的收入若比丈夫較多或職位較高,就可能有什麼結果呢?《今日心理學》雜誌聲稱:「在丈夫收入較低而妻子收入較高的事例上,丈夫因心臟病而早死的頻度比正常高11倍。」《婚姻與家庭》雜誌進一步報導說,妻子若在『職業方面地位較高』,「這樣的婚姻較可能以離婚收場。」a

      可是,妻子們有時卻要和自己的憤懣鬥爭。她們雖然深知丈夫的經濟困境,但依然質問,『為什麼我要出外工作?他豈不應該養活我?』同時,使妻子感覺煩惱的也許是心理學家科漢(Martin Cohen)博士所謂在職婦女緊張的最大原因,那便是「未盡本分的罪咎感——不能像自己的媽媽一般作個好妻子和好母親。」

      因此,接受那迫使丈夫和妻子都成為受薪階級的經濟現實狀況也許是他們最初的挑戰。但是,無可置疑地,這不會是他們最後的挑戰。

      「你的」,「我的」——誰的?

      以8萬6,000名婦女為對象的一項調查表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婦女承認她們婚姻生活的最大難題是:金錢!《婦女家庭雜誌》的一篇文章說:「金錢問題……使本來頭腦清醒的男、女變成瘋狂。」一位丈夫說:「最令我們煩惱的問題是金錢。我們非常缺乏金錢。缺乏到難以忍受的程度。」不錯,第二收入也許能減輕壓力,但許多時也製造新的難題。

      青年丈夫艾德解釋說:「在我們結婚之初,倫蒂的收入與我不相上下。但後來她開始賺錢比我多,我在潛意識中就有她勝於我的感覺。」第二收入似乎在「權力均勢」方面對妻子較為有利。顯然妻子會認為對於金錢的使用如今該有較大的發言權。

      可是,男子卻不願分出這項控制權。一位妻子回憶說,「每天,他會要我告訴他,我當天要用多少錢。我對此非常憎惡。」丈夫若不善理財,或更糟的是,浪費家庭的收入,就會使憤恨加劇。一位坦尚尼亞婦人抱怨說:「金錢不是花在我們或兒女之上,而是花在他喝酒之上。我們夫妻兩人都工作,但丈夫說所有的錢都是他的——是他賺來的。」

      作出一項使雙方均感滿意的安排並非易事。例如,艾德和倫蒂同意把兩人的薪金儲入一個銀行戶頭裡。艾德回憶說:「當需要用錢時,她就『虎視眈眈』。她賺的越多,花的也越多。」但有些妻子卻反駁說,『虎視眈眈』的其實是她們的丈夫。

      空冰箱和髒襪子

      「分擔角色。」在理論上似乎很動聽。有些人認為妻子既出外工作,丈夫就自然會分擔家務了。b這樣,婦女也許能在一天工作之後有多點時間鬆弛一下。但是很可惜,「分擔角色」許多時只是理論而已!

      不錯,男人說他們樂意幫忙。一項調查顯示,聲稱並不反對操作真空吸塵機的男子佔全數百分之53。但有多少人實際這樣行呢?事實勝於雄辯:很少人這樣行。

      加拿大的研究者發現,「在婦女從事全時工作的家庭中,婦人仍然要花相當於丈夫所花三倍之多的時間去料理家務和照顧兒女。」(楷書本刊自排。)在歐洲或發展中諸國的情形也相差無幾。出外工作的妻子因此要負擔兩份全時工作。因此,難怪《出外工作的母親》一書的作者說:「在出外工作的母親的生活上,最嚴重的難題是時間。」

      早晨和黃昏可能是工作主婦最忙亂的時間:喚醒孩子起床穿衣,準備早餐,匆匆送孩子上學,自己趕去上班——回家又得伺候飢餓的孩子和飢餓的丈夫,他也許閒懶地坐在安樂椅上等著。研究家把這樣的情況稱為「角色緊張」。妻子稱之為筋疲力竭。一位婦人說:「我的生活好像一間紙牌砌成的脆弱屋子。一件事情出錯就全盤倒塌了。」家庭越大,工作主婦就越感覺緊張。

      『有些東西一定要犧牲掉才行!』工作婦女也許有這種強烈的感覺。許多時所犧牲的是她的家務質素。一位太太回憶說:「我家裡的冰箱從沒有足夠的食物,沒有人找得到一雙洗淨了的襪子。丈夫大發雷霆,最後我只有什麼也不做,坐下來哭泣。」

      甚至婚姻生活本身也可以變成有等於無。另一位出外工作的太太說:「我和丈夫發覺到彼此關係冷淡,並不是由於缺乏愛情或欲望,而是在應付工作和照顧兒女之後,已沒有什麼精力剩下來顧到彼此的關係了。」那麼,有什麼解決方法呢?在職夫婦的成功祕訣是什麼?

      [腳注]

      a 若干研究家認為家庭主婦出外工作這項事實——不是收入多寡問題——使有些丈夫感到沮喪和喪失自尊心。一項調查甚至顯示,倘若妻子的職業在傳統上是由婦女擔任的,男子們對妻子的高職較為容易接受。

      b 所謂「家務」在世界各處因地而異。這裡所說的家務是指在傳統上由婦女擔任的家庭工作而言。

      [第7頁的精選語句]

      出外工作的妻子負擔著兩份全時工作

      [第7頁的圖片]

      妻子若獲得同等或較多收入,有些男子發覺很難應付這項事實

  • 在職夫婦——成功的秘訣
    警醒!1986年 | 3月8日
    • 在職夫婦——成功的祕訣

      毫無疑問——夫婦若要賺取兩份收入,就必然產生壓力和緊張。因此他們應該明智地計算一下兩人出外工作的代價——經濟上、感情上和靈性上的代價。(參看路加福音14:28。)可是,環境若需要夫婦賺錢維持家計,所產生的難題未必是不能克服的。許多夫婦正在成功地克服難題。成功的祕訣何在?許多時是遵從聖經的原則。

      聖經的忠告是永不會過時的。它甚至能幫助你較易應付今日的經濟危機。很久之前,聖經已解釋,「末後的日子必有艱難的時期來到。」(提摩太後書3:1-5,《新譯》)認識這點可以使男子不致認為在收支平衡方面發生難題便是他的失敗。

      一個家庭若真的需要兩份收入,聖經並沒有譴責主婦出外工作。不錯,聖經表明女人被造成為男人的「助手」。(創世記2:18)因此妻子若需要賺取收入以幫補家計,丈夫無需為此感覺受威脅。相反地,他應該受到感動,稱讚妻子的努力,正如聖經中『才德婦人』的丈夫所為一般。(箴言31:10,28)那麼,在職夫婦所面對的若干特殊難題,例如處理金錢,又如何?

      金錢的難題

      『真是不公平,』一位丈夫抱怨說。『我的錢屬於家庭所有。她賺的錢卻是她的。』這句話豈非耳熟能詳?作家沃什伯恩(Susan Washburn)指出:「為錢爭執時常是顯示夫婦關係緊張的方式。」

      例如,不少夫婦花許多時間去爭論金錢屬於「你的」,「我的」抑或「我們的」等問題。難題的癥結不是預算有什麼不妥而是對婚姻懷著自私的看法。上帝宣布夫妻二人在行動上成為「一體」。(創世記2:24)夫婦若服從這項原則,多少錢屬於「你的」和多少錢屬於「我的」還會成為問題嗎?的確,保羅指出,仁愛的丈夫和妻子的唯一「掛慮」是怎樣使對方喜悅!——哥林多前書7:33,34。

      在婚姻生活上,以「為錢爭執」表現出來的另一個難題是缺乏溝通。一位太太訴苦說:「我們行事是各不相謀的。對於怎樣用錢也略而不談,直至收到賬單為止。於是我們只是爭吵而非商談。」請再次考慮一下聖經關於夫妻「一體」的原則。這項原則當然包括溝通在內。(創世記2:24)聖經進一步告訴我們說,「愛……不求自己的益處。」——哥林多前書13:4,5。

      夫婦若跟從這些原則,大多數的經濟處理方法都可以順利執行。有些夫婦坐下來開誠布公地商談之後決定各人應該擁有若干數量的金錢和負責支付某些賬項。或者他們可以試行有一對夫婦所用的方法:「我們把錢放在一起,由太太管理簿記和支付賬單。」可是,任何此類計劃的成功有賴於夫婦婚姻生活的質素過於方法本身的利弊。

      可是,《在職夫婦》一書卻警告人提防另一潛在的危險:「許多在職夫婦的難題是他們開始希望致富。尤其是在新近獲得第二份收入時,它被人看作解決經濟難題的萬靈藥。」因此有兩份收入的夫婦必須清楚記得二人都從事工作的原因。這樣行豈不是為了維持家人的生活嗎?(提摩太前書5:8)聖經警告基督徒不可「貪愛錢財」,並且鼓勵人對物質的欲望要適可而止。(提摩太前書6:7-10)夫婦若不受物質的虛榮和「眼目的私慾」所影響,因浪費金錢而發生爭執的可能性自然會減少。——約翰一書2:16,《新譯》。

      誰洗碗碟?

      「誰留意一間清潔的客廳?」心理學家馬喬里和莫頓·謝維滋(Marjorie and Morton Shaevitz)問道。「沒有人。誰留意一間凌亂的客廳?所有人!」不錯,家務工作是不可省卻、不可避免的——而且有時是,沒人欣賞的。因此誰負責做家務乃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通常大部份家務都落在家庭主婦身上。可是,她若開始感到憤恨又如何?a她也許可以主動和丈夫商量,正如一位婦人一般機巧地說,「我們有個小小難題。」男人許多時不知道操作家務包括些什麼事。也許夫妻可以一起決定什麼是一定要做的,什麼是可以酌量而行的。或者有些家務不是必要或不必做得那麼頻繁的。夫婦也許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或能力去斷定誰做什麼。

      可是,男人應該做『女人的工作』嗎?據聖經所載,亞伯拉罕認為幫助妻子為三位貴賓預備膳食並沒有威脅到他的男性自尊心。(參看創世記18:6-8。)今日許多丈夫在看見有需要幫忙之處時同樣提供協助。一位丈夫說:「我幫忙作家務。我承認有時並不十分願意。但既然我們兩人都出外工作,我認為袖手旁觀是不公平的。」——參看以弗所書5:28。

      可是,妻子若期望丈夫把家務做得十全十美而忘記了他只是個新手,就可能產生難題了。(「喬治!你不知道洗完了碟子之後要清潔洗濯盆嗎?」)也許較有效的方法是耐心地加以協助。

      同時,顧全到基督徒的『合理態度』也十分重要。(腓立比書4:5,《新世》)要把家庭清潔到像從前一般纖塵不染是既不實際也不可能的事。出外工作的主婦貝蒂回憶說,「以前我整天在家裡,似乎非做到十分清潔不可。」但在她進入了工作世界之後,清潔的標準就不得不加以調整了。她說,「我們仍然使家庭保持清潔,但現在較為『隨便』一點。」

      真正的安全感

      上述的只是兩份收入的夫婦們所面臨的幾項挑戰而已。只要夫婦們跟隨聖經的指導而行,成功還是可能的。

      可是,他們會繼續面對許多壓力。安定的職業和適當的收入於是看來比以前更加重要。但是,有一對基督徒夫婦提出警告說:「你可能在職業上養成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你可能以為,『現在我有工作,我太太也有工作,因此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了。』但這只是虛假的安全感而已,因為你的職業是可以隨時失去的。你需要記得的是,只有耶和華上帝的支持才能帶來安全。」

      這對出外工作的夫婦顯然找到了成功的祕訣,他們提出的明智忠告是:要倚靠上帝,他應許他永不會撇棄信靠他的人。——希伯來書13:5,6。

      [腳注]

      a 在許多主婦看來,男子操作家務是與文化背道而馳的。因此許多妻子不想要丈夫幫忙。一位法國婦人說:「我不明白何以要男子洗碟。洗碟並不是生活的難題。」

      [第9頁的附欄或圖片]

      孩子應該幫忙做家務嗎?

      應該。梅雅(Gloria Mayer)在她所著的《在職母親的2001項心得》一書中說。「要留意把一些輕巧、簡單的工作給小孩子去做,」她建議。「甚至四歲的孩子也能做點工作。他們通常不但愛做本份的工作,而且在人人都有事可做而自己獨無時感覺如有所失。」孩子可以做些什麼工作呢?梅雅小姐列出至少有三項:(1)「與自己衣服有關的簡單洗濯、分類、收拾等。」(2)「清潔自己的房間。」(3)「鋪床,特別是自己的床。」

      [第11頁的圖片]

      一位丈夫說:「我幫忙作家務」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