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列畢業生渴望傳播好消息
「我們夢寐以求的最奇妙經驗。」安德斯和雅瑪利亞·格羅特這樣描述他們所接獲的海外傳道訓練。他們將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第97屆48位畢業生的感覺表達出來,並且補充說:「基列的訓練推動和裝備我們,使我們渴望盡快前往新的工作地區。」
我們從學生對畢業典禮節目所作的評論可以察覺到這種喜樂;在1994年9月4日,總共有6420人集合起來出席這個盛會。
「治理機構的成員西奧多·傑拉斯在節目上打頭陣,討論『受耶和華所教』這個主題,」戴維·阿貝爾和他的妻子凱利說,「我們永不會忘記傑拉斯所說的一句話:『我們必須承認,自己與耶和華比較是多麼渺小。』他接著引用約伯記第38、39章所提出的有力教訓作為喻例去說明他的意思。傑拉斯弟兄指出,雖然憑著基列學校的幫助,我們的聖經知識大增,我們卻絕非無所不知。我們必須繼續研讀上帝的話語。」
克里斯蒂安和安格勒·科菲接著說:「麥克斯·拉爾遜討論『良好的基礎有什麼價值?』這個主題,使我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我們很喜歡他所用的比喻,將我們比作一所需要在堅固的土地上奠下深廣根基的建築物,這樣的建築物甚至在地震中也能屹立不移。藉著努力研讀,我們能夠與耶和華養成更親密的關係,並且將信心建立在深廣的知識基礎上,甚至在經歷艱難的時候也能夠保持穩定。」
「學校校長米爾頓·韓素爾根據『莊稼熟了』這個主題所作的演講實在令人難忘,」加里和琳恩·埃爾費爾斯評論說,「他所用的主題經文是約翰福音4:35-38,強調我們享有特權進入一塊由先前的工人撒下種子的田地裡去收割。這可以激勵我們懷著緊急之感去努力工作。」揚和西爾帕·瓦托拉表示同意,說:「韓素爾弟兄向我們敘述來自波羅的海各國的最新報道,使我們對於未來的收割工作懷有很大的期望。愛沙尼亞增加了百分之51,拉脫維亞增加了百分之106,立陶宛則增加了百分之51。報告多麼令人興奮!當地的弟兄正懇求莊稼的主派出更多工人。我們特別高興獲知這件事,因為我們正好奉派到愛沙尼亞工作。」
「約埃爾·亞當斯接著討論『要信賴耶和華』這個題目,」凱文和伊芙琳·科爾蒂納回憶說,「他勸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人可以有時信賴耶和華,有時卻倚賴自己的想法。在我們的工作地區,我們會面對許多挑戰:健康、食物、語言、風俗等,所有這些挑戰都需要我們全心信賴耶和華才能應付。」
接著,治理機構成員格里特·勒施討論「要不斷沉思耶和華的慈悲」這個主題。阿倫和安瑪麗·格卡維說:「他指出我們必須對海外傳道員同工和我們與之傳講好消息的人表現慈悲,這乃是基督徒成熟的一項標誌。人若要從事海外傳道工作,就必須作出犧牲,但是我們若不表現慈悲,我們所作的犧牲就很少價值了。」(馬太福音9:13)彼得和弗勒爾·胡斯通補充說:「勒施弟兄說我們也應當對弟兄姊妹表現慈悲,彷彿從望遠鏡的另一端去看他們,這樣便可以將他們的短處減至最低程度而非加以擴大。」
「基列導師杰克·雷德福接著討論『你能夠接受責備嗎?』這個題目,」米基和雪莉·明斯基回憶說,「他指出,驕傲使人難於接受責備,我們若對勸告過度敏感,就會失去所能獲得的裨益了。然後他根據耶利米哀歌3:27-31提出一些實用的建議,說明我們可以怎樣虛心接受責備。」查爾斯和瓊恩·赫爾德補充說:「我們大部分時間均對自己的短處視而不見;因此,我們必須將責備視為打開我們眼睛的方法,使我們看見一些以前不察覺的事。來自耶和華的責備或勸告乃是他對我們所懷愛心的明證。」
「另一位導師,尤利塞斯·格拉斯,談論『獲得導至永生的實用智慧』這個主題。他問道:『你會怎樣運用你所獲得的知識呢?』」肯尼思和莉絲具特·阿爾謝爾說,「然後他提出一個基於箴言30:24-26的喻例,談及細小的石獾以及耶和華怎樣裝備這種動物,使之能夠繼續生存。我們並不擁有本能的智慧,因此我們需要努力尋得智慧。耶和華已賜給我們這樣行所需的一切裝備。只要我們親近耶和華,彼此相愛,我們就能夠有很大成就。」
主要演講
「治理機構的成員卡爾·F·克賴恩以親切的口吻在題名為『最珍貴的珍寶』的演講中討論詩篇第19篇,」杰伊和格溫·阿布拉欽斯卡斯說,「他強調詩篇執筆者大衛對耶和華的深刻體會,以及他對上帝的話語的喜愛。」「克賴恩將詩篇分成三部分,」基思和唐娜·霍恩巴克評論說,「第一部分(1-6節)顯示大衛對上帝所造萬物的賞識,第二部分(7-10節)表達他對上帝律法的體會,第三部分(11-14節)則提醒我們要像大衛一樣渴望與耶和華保持良好的關係。」
「我們很欣賞的一點是,我們若要避免行惡,就必須懷有對耶和華的畏懼。這促使我們努力做在他眼中看來是純潔的事,」戴維和雷蓮·朗說。弗蘭克和維碧·馬德森表示同意。「關於耶和華的典章、律法和誡命對人多麼有益,克賴恩弟兄所作的評論將我們在基列所學得的一切總括起來,」他們說,「這使我們更決心要在今後緊守上帝的話語,將其視為寶庫一般。」
主要演講結束之後,學生接獲文憑,社方同時宣布他們所接獲的海外委派。小休用膳之後,所有人再次聚集起來,出席下午的節目。畢業生在縮減了的守望台研究班中參與回答問題。
「然後學生演出一個題名為『受訓在全地宣揚王國』的節目,」鮑勃和香農·拉卡托斯回憶說,「節目的第一部分演出學生在五個月受訓期間在外勤服務上的經驗。節目的這部分將注意力集中在傳道工作上,說明怎樣以技巧的方式運用問題向人作見證。訪問的部分說明學生怎樣以積極的方式面對海外傳道工作的各項挑戰和不斷轉變的環境。接著放映幻燈片,描繪哥斯達黎加、印度和馬拉維等地的情形,使我們能夠一睹耶和華的普世組織的面貌。」
「接著演出的戲劇題名為『要表現神治精神而非世俗精神』,戲劇說明懷有獨立自主思想的世俗親友可以對基督徒產生什麼不良影響,」杰西和米雪兒·鄧肯說,「戲劇表明基督徒必須看出,神治的指引和訓示是必需和有益的,」溫策爾和凱利·庫拉補充說。
最後的唱詩和禱告結束了畢業典禮的精彩節目。畢業生離去之際均熱切期待不久就前往散布在18個國家地區的海外工作委派。托米和杰爾·考科所作的最後評論將全體畢業生的心聲充分表達出來:「我們非常渴望前往工作地區,將自己所學得的知識應用出來。我們接獲了這麼多的裨益——現在是輪到我們作出施予的時候了。」
[第26頁的圖片]
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第97屆畢業生
在以下名單中行數由前至後,姓名則由左至右排列。
(1) Hong, J.; Hong, D.; Groth, A.; Cortina, E.; Lakatos, S.; Hornback, D.; Acevedo, L.; Coffy, A. (2) Elfers, L.; Gokavi, A.; Ardkäll, L.; Abraczinskas, G.; Knott, K.; Lizer, T.; Abel, K.; Abel, D. (3) Duncan, M.; Gokavi, A.; Held, J.; Hupston, F.; Lakatos, B.; Long, R.; Minsky, S.; Acevedo, E. (4) Ardkäll, K.; Kauko, J.; Vaahtola, S.; Cortina, K.; Carson, N.; Minsky, M.; Lizer, G.; Koula, K. (5) Duncan, J.; Abraczinskas, J.; Vaahtola, J.; Madsen, F.; Madsen, V.; Long, D.; Carson, C.; Elfers, G. (6) Kauko, T.; Hupston, P.; Held, C.; Groth, A.; Hornback, K.; Koula, W.; Knott, D.; Coffy,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