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熱門話題》第42篇
  • 兩名翻譯員讓上帝的名字在《新約》中重見天日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兩名翻譯員讓上帝的名字在《新約》中重見天日
  • 更多熱門話題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蘭斯洛特·沙德韋爾
  • 弗雷德里克·帕克
  • 帕克致力於恢復上帝的名字
  • C1 在《新約》裡恢復使用上帝的名字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新約》應該使用上帝的名字耶和華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 上帝的名字在《新約》中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喜愛上帝話語的人的里程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查看更多
更多熱門話題
《熱門話題》第42篇
兩個面朝不同方向的男人的剪影,印在打開的聖經上。

兩名翻譯員讓上帝的名字在《新約》中重見天日

很多人都聽過耶穌教導門徒的主禱文,這個主禱文記載在聖經的《新約》部分。它的開頭是:「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馬太福音6:9)不過上帝的名字「耶和華」,有時也譯作「雅威」,卻在英語聖經的《新約》當中鮮少出現。然而,這些聖經卻將一些假神的名字翻譯出來,例如宙斯、赫耳墨斯和阿耳忒彌斯。既然如此,聖經的作者上帝的名字不是更應該出現在聖經裡嗎?(使徒行傳14:12;19:35;提摩太後書3:16)

聖經的一頁,宙斯和赫耳墨斯的名字被加亮。

《新約》記載了一些假神的名字;既然如此,聖經的作者上帝的名字不是更應該出現在聖經裡嗎?

英語聖經翻譯員,蘭斯洛特·沙德韋爾和弗雷德里克·帕克認為上帝的名字應該在《新約》聖經中被恢復過來。為什麼說「恢復」呢?因為他們發現上帝的名字原本出現在《新約》的原文中,但後來卻被刪去了。他們是怎麼發現這一點的呢?

沙德韋爾和帕克知道在現有的《舊約》抄本(主要以希伯來語寫成),上帝的名字出現過數千次,所以他們不能明白為什麼他們看到的《新約》抄本中,上帝的全名a卻被刪去了。另外,沙德韋爾發現一些在《舊約》裡常見的表達方法,例如「耶和華的天使」出現在新約當中時,希臘語《新約》的抄寫員卻將上帝的名字替換成「基里奧斯」(Kyʹri·os),意思是「主」。(列王紀下1:3,15;使徒行傳12:23)

聖經的一頁,上帝名字希伯來字母被加亮

上帝名字的希伯來字母

其實,在沙德韋爾和帕克出版他們的聖經譯本之前,已經有其他的翻譯員將上帝的名字在《新約》英語譯本當中恢復過來,但只有在少數的地方這麼做。b帕克在1863年出版了《新約直譯本》。看來在那之前,沒有英語翻譯員在《新約》當中將上帝的名字在這麼多地方恢復過來。蘭斯洛特·沙德韋爾和弗雷德里克·帕克究竟是誰呢?

蘭斯洛特·沙德韋爾

蘭斯洛特·沙德韋爾(1808~1861年)是一名律師。他的父親是沙德韋爾爵士,是英國一名位高權重的法官。蘭斯洛特·沙德韋爾是英國聖公會的一員。他相信三位一體的道理,不過他也非常尊重上帝的名字,稱之為「尊貴榮耀的耶和華」。在他翻譯的《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正文當中,他使用了「耶和華」這個名字28次,在旁注裡還使用了465次。

沙德韋爾很有可能是在希伯來語的《舊約》裡看到上帝的名字。他說,那些將《舊約》翻譯成希臘語的人,使用「主」來取代上帝的名字,這樣的翻譯沒有忠於原文。

沙德韋爾譯本的一頁,馬太福音1:20中「耶和華」這個名字被加亮。

《馬太福音》沙德韋爾譯(1859年),含注釋,博德利圖書館提供,出版物引用許可權CC BY-NC-SA 2.0 UK。改動之處:加亮文本

沙德韋爾譯本的馬太福音1:20

在他翻譯的聖經當中,沙德韋爾第一次使用「耶和華」,是在馬太福音1:20,他在這節經文的旁注裡寫道:「這節經文的『主』指的是耶和華。其實,《新約》出現『主』的地方,很多都是指耶和華;這是上帝的名字,我們必須在英語聖經中恢復使用這個名字。」他還說:「為了讓上帝得到該有的尊崇,這樣做是必須的。上帝已經說他的名字是耶和華。我們在提到上帝的時候,使用他的名字是再適合不過的了。」他寫道:「在《英王欽定本》裡,本來應該出現上帝名字的地方卻出現了『主』。」沙德韋爾說,他在自己的莊園裡也被稱作「主」,因此用這個頭銜來取代上帝的名字,並沒有給上帝應得的尊榮。

「上帝已經說他的名字是耶和華。我們在提到上帝的時候,使用他的名字是再適合不過的了。」——蘭斯洛特·沙德韋爾

沙德韋爾在1859年出版了《馬太福音》的譯本,並在1861年將他翻譯的《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合併出版。不過,他的翻譯工作就到此為止了。他在1861年1月11日與世長辭,當時他52歲。然而,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弗雷德里克·帕克

沙德韋爾翻譯的《馬太福音》引起了一名叫弗雷德里克·帕克(1804~1888年)的倫敦富商的注意。帕克在20幾歲的時候立下了目標,要將《新約》翻譯成英語。跟沙德韋爾不同的是,帕克不接受三位一體的教義。他寫道:「願上帝愛子的全會眾……衷心接受這個事實,只崇拜全能獨一的耶和華。」帕克也認為在《新約》抄本中使用「主」來指上帝和耶穌,會讓人分不清兩者的區別。因此,當他看到沙德韋爾在某些經文中將「主」翻譯作「耶和華」,就受到啟發。

帕克怎麼知道上帝跟耶穌是不同的呢?他研究過希臘語,並寫了幾本關於希臘語語法的書和冊子。另外,他也加入了盎格魯聖經學會。這個學會的主旨是通過研究聖經手抄本來翻譯更優質的英語聖經。從1842年開始,帕克陸續出版他翻譯的各個《新約》經卷。c

帕克(海因費特)《新約》譯本

帕克致力於恢復上帝的名字

有好幾年的時間,帕克在他的書裡論述這些問題:「主」什麼時候指的是耶穌,什麼時候指的是上帝?「主」在語法上是一個頭銜,但為什麼卻經常被用作名字呢?

帕克讀到沙德韋爾1859年出版的《馬太福音》以及關於「主」這個詞的注釋之後,他確信在某些情況下,「主」應該被翻譯成「耶和華」,於是他修訂了他翻譯的整本《新約》,根據經文的上下文和希臘語的語法,在適當的位置恢復耶和華的名字。帕克在1863年出版了《新約直譯本》全書,上帝的名字在正文裡出現了187次。這很可能是第一部從頭到尾使用上帝名字的《希臘語經卷》英語譯本。d

帕克1864年《新約》譯本的扉頁

1864年,帕克為了讓人看出他的譯本和《英王欽定本》的不同之處,他將這兩部《新約》譯本合在一起出版,讓人對照。e

為了說明恢復上帝的名字有多麼重要,帕克列出了《英王欽定本》裡的一些經文,例如羅馬書10:13:「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帕克寫到:「要是只讀《英王欽定本》的話,根本看不出這裡的『主』指的是耶和華,而不是兒子主耶穌基督。」

兩部譯本的羅馬書10:13,圖1:《英王欽定本》,「主」被加亮;圖2:帕克1864年譯本,「耶和華」被加亮。

上圖:《英王欽定本》的羅馬書10:13;下圖:帕克1864年譯本的羅馬書10:13

帕克為了出版和宣傳他的冊子、文章以及其他著作,花了數千英鎊,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他甚至曾在1年內花掉800英鎊,在今天相當於10萬多英鎊(13萬2000美元)。帕克還把他出版的刊物免費送給認識的人,以及在教會裡擔任要職的教士,給他們參考。

帕克的著作以及他發行量不多的《新約》譯本,卻沒有得到一些學者的重視。這些學者忽視了帕克、沙德韋爾和其他翻譯員為了在英語《新約》裡恢復上帝名字所付出的努力。

想了解更多嗎?推薦你看這部10分鐘的影片:《沃威克博物館之旅:「聖經與上帝的名字」》。

《聖經新世界譯本》的翻譯員對上帝的名字懷有崇高的敬意。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聖經全書應該出現上帝的名字,請讀《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的附錄A4、A5和C1。

a 啟示錄19:1,3,4,6裡的「哈利路亞」(Hallelujah)意思是「要讚美耶和華!」。在英語譯本中,耶和華的名字(Jehovah)以縮寫(Jah)的形式出現。

b 沙德韋爾只翻譯了《新約》的一部分,其他的英語聖經翻譯員還有:菲利普·多德里奇、愛德華·哈伍德、威廉·紐科姆、埃德加·泰勒、吉爾伯特·韋克菲爾德。

c 為了將商業活動和聖經研究工作區分開來,帕克以赫爾曼·海因費特作為筆名來寫宗教著作和聖經譯本。他的筆名在《聖經新世界譯本》的附錄裡出現過。

d 1864年,帕克發行了《新約英語譯本》,裡頭用了上帝的名字186次。

e 帕克發行他的譯本前,就已有不少《新約》的希伯來語譯本將上帝的名字包括在內。另外,在1795年,約翰·斯托爾茨出版了一部德語《馬太福音》到《猶大書》的譯本。在這部譯本裡,上帝的名字出現了超過90次。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