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爪哇結出美好的成果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第二次世界大戰襲捲歐洲,從荷蘭運送書刊到印尼的安排因而中斷。不過,弟兄早就預料會有麻煩,因此小心地在雅加達找了一間廣告公司,透過他們來印刷雜誌。第一期印尼語的《安慰報》(現在的《警醒!》雜誌)在1939年1月問世,緊接著又發行印尼語的《守望台》。弟兄們買了一台小型印刷機,開始自己印刷雜誌。1940年,他們獲得一台從澳大利亞運來的平台印刷機,就自籌經費,用來印刷印尼語與荷蘭語的冊子和雜誌。
第一台印刷機送至雅加達的存書倉庫
到了1941年7月28日,當局終於全面禁止守望台社的出版物。琴恩·德尚回憶說:「有天早上,我在辦公室裡打字,突然有三個警察和一個資深的荷蘭警官闖進來,警官穿戴整齊,配備徽章、白手套、配劍和羽毛帽子。我們並不驚訝,因為三天前就有來自內部的情報,通知我們書刊快要被禁了。這個警官態度傲慢,先宣讀一份冗長的文件,接著要求到印刷間查封我們的出版物。但我丈夫告訴他,他慢了一步,那些書早在前一天就賣光了!」
不過,聖經並沒有被禁,所以弟兄們就用聖經繼續挨家挨戶傳道,主持聖經課程。但戰火在亞洲一觸即發,外國的先驅接獲指示,就一一返回澳大利亞了。
-
-
日本統治時期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日本統治時期
1942年初,日軍橫掃印尼,隨後施行高壓統治。很多弟兄被迫從事粗重的工作,像是修築道路或清理水溝,其他人則被囚禁在骯髒的拘留營中,他們因為拒絕支持戰爭而飽受虐待,結果至少有三位弟兄在獄中喪生。
約翰娜·哈普、她的兩個女兒、和她們家的好朋友貝絲·戈登齊(中間)
約翰娜·哈普是一位荷蘭姊妹,住在東爪哇山區的一個村莊,因為地處偏遠,所以在戰爭的頭兩年她逃過一劫,沒有被拘禁。她和三個十幾歲的兒女把握時機,把《救恩》書及《守望台》雜誌從英語翻譯成荷蘭語。a弟兄姊妹也把這些翻譯好的刊物印製出來,然後偷偷運送到爪哇各地。
少數的耶和華見證人仍保有自由,他們分成小組聚會,也小心翼翼地傳道。約瑟芬·伊萊亞斯(本姓陳)回憶說:「我總是找機會向人作非正式見證。我會隨身帶著棋盤去找感興趣的人,這樣別人就會以為我只是想找人下棋。」費利斯·陳和妻子波拉用假裝推銷肥皂的方式,挨家挨戶地傳道。費利斯說:「可怕的日本憲兵常派人跟蹤我們,為了不讓他們起疑,我們會在不同的時段拜訪聖經學生。有六個學生進步很快,他們在戰爭期間都受浸了。」
雅加達的內部分歧
弟兄們努力適應戰爭期間的種種艱辛,可是,他們即將面對一項嚴峻的考驗。日本當局下令所有外國人(包括印尼籍華人)要辦理身分證,但是身分證上印有向日本帝國效忠的誓言,許多弟兄不禁想:「我們應該照政府要求的辦理登記,在身分證上簽名,還是該拒絕呢?」
約瑟芬·伊萊亞斯和她的哥哥費利斯
費利斯·陳解釋說:「雅加達的弟兄要求我們這些在蘇加武眉的弟兄姊妹,不可以在身分證上簽名。我們詢問當局是否能將身分證上的文字,由『宣誓效忠日軍,特此簽名』改成『不會阻礙日軍,特此簽名』。出乎意料的是,當局竟然同意了,我們就領取了身分證。雅加達的弟兄聽到這個消息後,便把我們視為叛道者,毅然與我們斷絕關係。」
可悲的是,原先堅持不簽名的弟兄,被逮捕後卻改變立場,聲明放棄信仰。當時,安德烈·伊萊亞斯和一位不願簽名的弟兄都被關在獄中。安德烈說:「為了幫助他有比較平衡合理的看法,我跟他解釋身分證登記這件事,後來他謙卑地向我道歉,說他很後悔跟我們斷絕來往。我們彼此鼓勵,共度了美好的時光。但令我傷心的是,因為監獄環境惡劣,他在拘捕期間不幸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