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時代的一線光明」
《儆醒!》駐德國通訊員報導
耶和華見證人在德國拉文斯布呂克紀念館為一輯錄像帶舉行首映禮。這輯錄像帶的名稱是《耶和華見證人在納粹迫害下屹立不移》。在這次盛會中,有位歷史家用以上的話描述納粹統治期間的耶和華見證人。這輯錄像帶的內容包括,由24位死裡逃生的見證人講述自己那充滿勇氣和信心的感人經歷,還有10位歷史、宗教方面的學者發表他們個人的感想。
納粹黨曾把數以千計耶和華見證人囚禁在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裡。有些五十多年前遭監禁,後來得慶生還的見證人也出席這次首映禮。他們跟歷史家和政府官員一同回顧,納粹恐怖統治橫掃歐洲那段暗無天日的可怕歲月。在座大約三百五十位來賓都有機會聽到成千上萬見證人的忠貞事跡,這些勇敢的基督徒寧死不屈,他們絕不捨棄自己的信仰。
新聞媒體的報導
舉行首映禮當日的早上,即1996年11月6日,社方在柏林一家飯店召開記者招待會。新聞工作者不但看到這輯錄像帶的圖片剪輯,而且聽到多位學者對這輯全新實錄所作的高度評價;這些學者都認為,這輯錄像帶透露了一些鮮為人知、但卻舉足輕重的歷史事實。新加默紀念館館長狄勒夫·加爾伯博士說:「無論我們是耶和華見證人,還是非見證人,人人都不應忘記這些囚衣縫上紫色三角的犯人的經歷,他們是黑暗時代的一線光明。」
許多個在《屹立不移》這輯錄像帶裡出現的生還者也在場講述自己的經歷。對於自己的痛苦遭遇,他們有沒有感到忿忿不平?沒有,從他們的喜樂面容和安詳態度就可以看出這點。
經過一連串問題和解答之後,所有新聞記者都獲邀前往大約四十英里外的拉文斯布呂克紀念館,觀看這輯錄像帶的首映。差不多所有人都欣然接受這個邀請。
首映禮
這是個寒颼颼的秋日,天上陰霾密布,外面下著毛毛雨。這所最近才翻新的拉文斯布呂克紀念館就在集中營的隔壁,這天紀念館內的熱鬧氣氛把外面的陰暗完全驅散。當時拉文斯布呂克、薩克森豪森和勃蘭登堡紀念館基金會主席于爾根斯·迪特貝爾納教授說:「我們必須尊重耶和華見證人在國家社會主義管治下所表現的無畏勇氣。……對於這些不肯背棄信仰,並甘願為此受盡折磨、甚至犧牲生命的人,我們懷著萬分的敬意記念他們。」
德國勃蘭登堡教育、青年及體育部長安格利卡·彼得也託人帶來一個信息:「今日我們回想這些在堅貞不渝方面立下楷模的耶和華見證人是很重要的事。」拉文斯布呂克紀念館館長茜格里德·雅各比特說:「我懷著歡欣的心情熱切期待這個首映禮,我認為,今天對我們所有人來講,實在是個特別的日子。」
接著燈光轉暗,錄像帶開始播放。在這輯長達78分鐘的錄像帶中,除了來自八個國家的劫後餘生者親自講述自己的經歷之外,所有在場人士都一起重溫德國歷史上慘絕人寰的一頁,活現眼前的是個悲劇,也是首凱歌。雖然這些基督徒都是平凡之輩,但聽到他們講述自己在最惡劣的情況下,藉著愛心和信心所成就的不平凡的事,許多人都忍不住淌下淚來。
如雷貫耳的掌聲平靜下來之後,歷史家約阿希姆·格利茨讀出一個見證人的遺言,這個見證人在勃蘭登堡集中營被處決。格利茨是勃蘭登堡紀念館暨檔案室的總監,僅在首映禮之前兩個星期,他在檔案室搜集資料時,偶然發現了這些記錄。這個忠貞的基督徒男子鼓勵信徒同工要效忠於他們的主。格利茨感情激動地讀出這些話時,聲音也沙啞起來。然後,他說:「各位來賓,我相信這部關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影片,肯定會對我們的教育工作有莫大的貢獻。」
歷史家武爾夫·布雷貝克宣告說:「這部影片為我們加添了一件至寶——就是我們很少聽到的劫後餘生者的聲音,還有……死難者的聲音。」加爾伯博士說:「這些人的經歷十分可貴,在這段慘無人道的苦難日子,他們全靠對上帝的信心、對聖經應許的信賴,才有足夠力量忍受下去。」
節目結束時,最適當不過的就是由幾位生還的見證人再次向來賓講話。大家可以清楚看出,這些堅貞不二的基督徒當年憑著多麼堅強的信心去忍受種種考驗,時至今日,他們的信心始終如一、十分堅強。
自首映以來,德國各地的報章大約登載了三百四十篇文章,評論耶和華見證人和這輯名為《屹立不移》的錄像帶。幾個電台的廣播節目,包括一家國家電台在內,都對事情作出確切的報導。
社方打算至少用24種語言發行《屹立不移》錄像帶。另一個適合在課室播放的版本不久也將面世。自從這輯錄像帶發行以來,越來越多教育界人士把《屹立不移》列入學校的課程,目的是幫助年輕人去想想一些重要的問題,例如偏見、同輩壓力、良心等。
在這個世界裡,仇恨、背信正造成種種分裂。我們在這個時候把這些關乎忠貞的真人真事公之於世,是多麼合時啊!其實,這些忠心基督徒所受的苦絕對不是徒然的。——希伯來書6:10。
[第15頁的圖片]
柏林舉行的記者招待會。左起:狄勒夫·加爾伯博士,劫後餘生者西蒙娜·利布斯特爾,及弗朗茲·沃爾法特,歷史家武爾夫·布雷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