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8 9/22 21-24頁
  • 東非的「瘋狂快車」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東非的「瘋狂快車」
  • 警醒!199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初期問題
  • 橫過塔魯平原
  • 猛獅襲人
  • 其他問題
  • 工程的最後階段
  • 鐵路今貌
  • 橫貫東西兩岸的大鐵路
    警醒!2010年
  • 印度鐵路縱橫萬里
    警醒!2002年
  • 有「牙齒」的火車
    警醒!1994年
  • 歷時一百二十多年的鐵道工程
    警醒!200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9/22 21-24頁

東非的「瘋狂快車」

《儆醒!》駐肯尼亞通訊員報導

一百多年前,英國計劃在東非興建一條鐵路,然而,倫敦議會並非所有成員都熱烈支持這個計劃。一名反對者以打油詩譏嘲道:

「耗費驚人之列車,

用意不明實堪嗟;

起點未定無頭緒,

終點著落哪敢奢。

成效存疑天知曉,

運載何物費思量;

專家高見不得了,

『瘋狂快車』任逍遙。」

其實,這個鐵路工程並不像上述打油詩說的那麼糟糕的。興建工程預期從肯尼亞臨印度洋的蒙巴薩港開始,鐵路預計延展1000公里左右,直達維多利亞湖。贊成這項工程的人指出,鐵路完成後,商業和發展會大大增長,有關區域的奴隸貿易也會終止。鐵路工程估計耗資500萬美元,由英國的納稅人負擔。工程需時四五年。

然而,工程的有關細節頗為模糊。1895年12月,鐵路的總工程師喬治·懷特霍恩抵達蒙巴薩,當時他手上只有鐵路的路線草圖。懷特霍恩後來獲悉其他令人卻步的因素:蒙巴薩西面地區炎熱乾旱,大多數旅行隊都不會路經那裡。然後,鐵路會穿過500公里的熱帶草原和矮樹叢,那裡有猛獅出沒,蚊蠅處處。過了這個地區就是火山高原地帶,中間被80公里寬的東非大裂谷分隔開,裂谷的懸崖深達600米。據稱通往維多利亞湖的最後150公里路一片泥濘。難怪這個鐵路工程在非洲歷史上這麼觸目。

初期問題

這項龐大的建造工程顯然需要大量工人。由於蒙巴薩人口不多,許多工人都要從印度輸入。單在1896年就有二千多人乘船前來蒙巴薩。他們有石匠、鐵匠、木匠、測量員、製圖員、文員和勞工。

為了建造這條1000公里長的鐵路,當局也要把蒙巴薩改建成一個適合接收大批物資的地點,以便存放巨量運來的設備。單是軌道就需要20萬條長9米、重200公斤左右的鐵軌,另外還要120萬條軌枕(大多數是鋼造的)。這還不止,當局還要輸入20萬個魚尾板、40萬個魚尾板螺栓,以及480萬根鋼楔子,以便把鐵軌和軌枕接合起來。機車、煤水車、守車、貨車和乘客車廂也要陸續運到。不過,在安放第一條鐵軌以前,當局必須建好碼頭、倉庫、工人宿舍、維修站和工場。因此,這個靠岸的寧靜小鎮瞬間變成了一個現代化港口。

懷特霍恩很快就發覺到有關用水的問題,蒙巴薩只有寥寥幾口井,不足以供應當地人口的需要。可是,食用、洗濯和鐵路的建造過程卻需要耗用大量的水。他寫道:「據我對於這個國家的所見所聞,我所想到的解決方法,就只有在頭100英里路用火車運水。」運水火車每天至少要運送4萬公升用水!

起初,鐵路工程師在一條溪澗築堤攔水,並建了一個水庫,以便貯存雨水。這樣,用水的問題就解決了。後來,他們添置了一些機器,可以用來蒸餾海水。

鐵路的建造工程正式展開。到1896年年終,也就是懷特霍恩抵達蒙巴薩一年後,40公里長的軌道已經建成。然而,有人批評,工程進度要是不加緊進行,蒙巴薩港至維多利亞湖鐵路也許要到1920年初才能通車!

橫過塔魯平原

那時,建築工人遇上一場災病。1896年12月,五百多名工人曾先後到醫務營接受治療。他們所患的病包括瘧疾、痢疾、熱帶潰瘍和肺炎。數週後,五成工人因病而無法活動。

儘管這樣,建造工程仍繼續進行。到5月,鐵路已建至80多公里,直達乾旱的塔魯平原。這個地帶對於工程的正常進度乍看不成問題。可是,塔魯是個多刺疏林,那裡滾滾的紅色塵埃使工人透不過氣來。如火的驕陽把大地烤得熱辣辣的,整個地帶是個熱浪迫人的刺林區。甚至晚上的氣溫也甚少低於攝氏40度。作家希爾根據官方的鐵路歷史指出:「非洲的地理環境彷彿不容白人前來建造鐵路似的。」

猛獅襲人

到1898年年底,鐵路已延展至察沃,長達195公里。除了嚴峻的地理環境外,還有另一個問題出現——有兩隻獅子不時出沒,襲擊工人。大多數獅子並不獵食人類。惟有年老力衰、無法獵食動物的獅子,才會襲擊人類。然而,在察沃出沒的那兩隻獅子——一公一母,卻屬例外。牠們雖非老弱,卻在晚間躡步而來,把遇害的工人啣走。

惶恐不安的工人於是在營的周圍設置荊棘路障,又不斷燃起營火,並差派守衛敲打空油罐,以期把野獸嚇退。到12月,由於獅子襲人的事件在工人當中引起嚴重的恐慌,有些工人甚至躺在軌道上,以求攔截一列火車,好把他們送回蒙巴薩去,後來大約有五百名工人擁到車上去。留下來的工人就只有四十名左右。這些工人由於忙著防避野獸,以致在隨後的三週內,鐵路工程不得不停頓下來。

最後,工人終於把獅子捕殺,工程於是得以恢復過來。

其他問題

1899年年中,鐵路興建至內羅畢,並繼續向西展延。軌道沿裂谷向下延伸400多米,然後從另一邊上升,穿過密林,越過深壑,直至到達海拔2600米的馬烏薩米特。

在這麼崎嶇險峻的地帶建造鐵路確實殊不容易,然而,難題並非到此為止。當地的部落鬥士不時溜進營中,肆意偷取各種建築物料。他們偷去電報線來製造飾物,又取去螺栓、鉚釘和鐵軌,用來製造武器。論到這點,東非前政務專員查爾斯·埃利奧特爵士寫道:「在一條歐洲鐵路上,假如電報線是珍珠項鏈,鐵軌是上等獵槍的話,失竊案之多可想而知。……這些[部落的人]對引誘屈膝也不足為奇。」

工程的最後階段

鐵路只要多延10公里,就來到維多利亞湖了。可是,那時痢疾和瘧疾卻席捲而來。半數工人都臥病在床。此外,大雨連連,這個本已濕軟的地帶變成一大片泥漿地。鐵路的路堤非常濕軟,運載建築物料的火車在開行時也要卸下重物,否則就會翻車,或沉沒在泥潭裡。一名工人描述這樣的一輛火車說:「火車緩緩前進,左搖右擺,就像一艘船在顛簸的大海上飄浮不定一樣,兩邊射流著3米的泥漿。」

1901年12月21日,在維多利亞湖附近的弗洛倫斯港(現今的基蘇木),工人終於把最後的一根鋼楔子釘進最後的一根鐵軌去。這條鐵路長達937公里,興建時間合共五年零四個月,耗資920萬美元。來自印度的工人總共有3萬1983名,其中2000多名工人喪生,有些工人則返回印度,另外有數以千計的工人定居下來,成了現今東非龐大的亞裔人口的一部分。興建工程還包括43個火車站、35條高架鐵路,以及1000多條橋梁和涵洞。

作者埃爾斯佩思·赫克斯利把這條鐵路稱為「世上創下了最英勇紀錄的鐵路」。然而,問題是:在興建鐵路方面所付出的一切值得嗎?還是這鐵路其實只是一條「瘋狂快線」,浪費了大量時間、金錢和人命呢?

鐵路今貌

自初期路線完成後,差不多一百年已過去了。我們只要回顧一下這段時期的發展,就可以知道興建這條鐵路是否值得。以往的燒木柴機車已被現今二百多個強力的柴油機車所取代。鐵路也擴建至肯尼亞和烏干達許多的城鎮。這條鐵路對於內羅畢和坎帕拉各大首府的發展也非常重要。

現今這條鐵路擔任兩方面的角色。它一方面安全可靠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去;另外,鐵路也可以運送各種貨物,例如水泥、咖啡、機器、木材和食物。人要把無數的貨櫃從碼頭運到內陸必須藉賴鐵路,因此這為肯尼亞鐵路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肯尼亞鐵路對於東非顯然有莫大的價值。也許終有一天,你也能夠乘搭一度被指責為「瘋狂快車」的著名鐵路。

[第24頁的附欄或圖片]

乘搭火車

火車是遊客和當地人民都歡迎的交通工具,尤其從蒙巴薩至內羅畢的一段旅程,火車是他們的首選交通工具。蒙巴薩和內羅畢的乘客列車每天晚上7時正開行。假如你乘頭等或二等車廂,登車前要先查看張貼出來的告示,好確定你應當往哪個客車廂和臥車包房去。站在附近的一名服務員會問你喜歡在晚上7時15分還是8時30分吃晚膳。你答覆他以後,他就會給你一張適當的聯票。

你登上車廂。火車響起嗚嗚的汽笛聲,然後緩緩駛離車站。與此同時,車廂內有樂聲悠然奏起。

晚膳時間一到,就會有人沿著狹窄的通道,一邊走一邊拉著手提木琴,以便讓你知道食物已經預備好了。在用膳車廂裡,你可以隨意叫菜,你正吃晚膳的時候,侍者就進入你的包房,為你鋪床。

在你旅程的起頭,車廂外漆黑一片。然而,你就寢之前也許會把包房裡的電燈關掉,然後從窗戶窺看出去,不禁納罕:「在月光之下,那是大象或獅子的影子嗎?還是灌木和樹叢的輪廓呢?在差不多一百年前,這鐵路還沒有建成,那時睡在這樣的野外究竟是什麼滋味呢?假如我生活在當時,我會害怕在這樣的環境裡睡覺嗎?現在又怎樣?」

整個旅程需時約莫14小時,因此,當黎明臨到非洲的大地上以後,你大可一飽眼福。如果你朝著蒙巴薩進發,你會看見旭日在荊棘叢上冉冉升起,然後看見許多棕櫚樹,接著就是刈好的草地、修剪整齊的樹籬,還有蒙巴薩的現代化建築物。此外,你也可以看見農夫在田上耕種的情形,還有赤腳的小孩子興高采烈地向火車的乘客揮手和打招呼。

要是你朝著內羅畢進發,曙光會在一個廣大的平原上展露。在那裡——尤其當火車駛經內羅畢國家公園,你隨時都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動物。

這樣的經歷確實令人難忘。你可以一邊享用早餐,一邊從窗外觀賞大群斑馬和羚羊,試問還有其他鐵路可以媲美嗎?

[鳴謝]

Kenya Railways

[第23頁的地圖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肯尼亞

維多利亞湖

基蘇木

內羅畢

察沃

蒙巴薩

印度洋

[鳴謝]

Globe: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

Map of Africa on globe: The Complete Encyclopedia of Illustration/J. G. Heck

Male and female kudu. Lydekker

Trains: Kenya Railways

Lioness. Century Magazine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