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服務叫人心滿意足
哈里·布盧爾自述
大約一百年前,祖父是個虔誠的循道會信徒,也是個德高望重的平信徒傳道者。他屢次捐出大量金錢,資助有陶鄉之稱的特倫特河畔斯托克的多間小教堂。後來祖父的經濟陷入困境。爸爸為了助他渡過難關,把一間鄉村小商店交給祖父料理。那店子有許可證售賣啤酒。循道會知道祖父賣啤酒,就馬上把他開除了。
這件事把爸爸氣得暴跳如雷,發誓從此跟宗教一刀兩斷。他終其餘生都緊守這個決定。爸爸做過警察,後來經營酒館。我就是在煙霧瀰漫的酒館長大的。小時候我完全沒有接觸過宗教,只喜歡下棋!我對聖經一知半解,但由於自幼受祖父薰陶,我很尊重聖經。
認識聖經真理
1923年,我遷往東部的諾丁漢,那時我24歲。同年,我跟瑪麗墮入愛河。瑪麗住在惠特斯通的一個鄉村裡。惠特斯通位於萊斯特西南面,離我家40公里。瑪麗的父親叫阿瑟·雷斯特,曾是村內小教堂的風琴手,但那時他已是個熱心的聖經研究者(當時耶和華見證人的名稱)。他時常跟我談論他的新信仰,但我對他的話總是提不起興趣。不過,後來在1924年7月13日發生了一件事,激起了我對屬靈事物的渴求。那個星期日下午,我和阿瑟到當地的浸信會教堂聽一個演講,講題是:「根據聖經探討牧者羅素的教訓」。講者是個頗為聞名的浸信會信徒兼議會議員。演講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到現在我仍然保存著當天演講的筆記。
演講大力抨擊聖經研究者的信仰。聖經研究者請浸信會給他們機會解釋,但浸信會斷然拒絕。我對浸信會的做法十分氣憤,於是決心要找個地方讓聖經研究者申辯一下。看來附近的穀倉是個理想地點。於是,我們合力把穀倉打掃乾淨,清除蜘蛛網,把打穀機推到一旁。場地準備好之後,我們搬來了70張椅子,然後印了一些傳單。
講者是來自萊斯特的弗蘭克·弗里爾。穀倉不但座無虛席,還有70人要站著聽演講!弗蘭克用聖經跟聽眾推理,論據清晰有力。我跟其他聽眾一樣,不禁心悅誠服。萊斯特附近的布萊比會眾本來人數不多,但舉行過這次演講之後,人數迅速增加。事實上,這個演講也改變了我和瑪麗的一生。我倆在1925年獻身受浸,並且結為夫婦。
屬靈的福分
次年,我受委任做布萊比會眾的服務指導員。我和瑪麗都渴望仿效派書者的榜樣,做全時的傳福音者。可惜不久我們就看出,派書者的工作消耗大量體力,瑪麗的健康根本應付不來。瑪麗一直體弱多病,後來在1987年去世。瑪麗在生時,不但是我的賢內助,也是個優秀的傳道員,最擅長做非正式見證和建立聖經研究。每逢不用參加聚會的晚上,我們總會一起出外向鄰人傳道。
我在一家生產大型鋸木機的工廠當工程師,時常要到英國和法國各地公幹,通常瑪麗都陪我一起去。在旅途中我們有很多機會向人作見證。
為日後的擴展奠下基礎
1925年,我們在布萊比找到一所合適的房子舉行聚會,同時以更有效的方式安排見證工作。每逢星期日早上,我們都租用公共汽車到疏落的村莊和小鎮傳道。沿途傳道員下車探訪附近的人家,然後公共汽車接他們回程。夏季天氣和暖,我們在星期日黃昏一起討論最新的《守望台》,晚上8時就在萊斯特的露天廣場舉行公眾演講。有一晚,甚至有200人在場聆聽。這些活動的確為現在萊斯特和附近的各會眾奠下良好基礎。
1926年,社方在倫敦亞歷山德拉音樂廳和皇家艾伯特禮堂,舉行了一個劃時代的大會。當時的守望台社社長約瑟夫·盧述福在大會中宣布發行《拯救》一書。大會通過一個決議,題名為「對世界統治者們的見證」。盧述福弟兄發表了一個動人心弦的公眾演講,題目是「世界列強何以正搖搖欲墜——解救的方法」。次日,決議和演講的全部內容由一份著名的報章發表出來。當天有超過1萬人聆聽公眾演講。後來社方把決議印成單張,在環球各地分發了5000萬份。
戰時的大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9月爆發。1941年,戰事轉趨激烈,德國的轟炸機不分晝夜襲擊民居,全國實施燈火管制。由於糧食嚴重短缺,食物由政府配給。交通工具也十分缺乏,火車只提供有限度的服務。雖然環境惡劣,我們卻克服種種看來無法應付的困難,在1941年9月3-7日舉行了一個為期五天的全國大會。
由於萊斯特位於全國的中心地點,社方決定在當地的蒙特福特禮堂舉行大會。那時我做木材生意,奉派協助大會製造廣告牌。我也負責為外來的與會者安排交通工具。我們以高價預購車票,結果萊斯特的火車連星期日也照常服務(火車通常是在星期日停駛的)。
由於交通方面的種種限制,我們起初預期可能有3000個見證人前來參加大會。可是,最後竟然有超過一萬人答應出席。試想想我們多麼雀躍!但這麼多人住在哪裡呢?幸好萊斯特的居民仁慈好客,招待了許多外來的與會者住在他們家裡。另外,有大約一千人在離大會3公里遠的地方紮營暫住。我們叫這個營地做基甸營,在當地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我們租了一些巨型的白色帳幕,用來做大會的各部門和容納超額的與會者。後來弟兄想起,在月光下白色帳幕可能會惹人注目,成為納粹黨轟炸機的攻擊目標,就連忙把帳幕掩蔽起來。大戰期間,戰爭固然是人人關心的事,但見證人不參戰一事也成為大眾爭論的焦點。有數以百計的見證人由於緊守聖經原則,保持中立而被捕入獄。——以賽亞書2:4;約翰福音17:16。
《萊斯特信使月刊》在1941年9月7日刊報導說:「看見1萬人聚集起來(大部分是青年),花一整週的時間討論宗教而不是談戰爭(除非所討論的題目附帶提及),實在叫人驚訝。
「我問他們德國有沒有見證人,他們說有,還說幾乎所有的德國見證人(六千人左右)都給囚禁在集中營裡。」
《萊斯特信使月刊》的記者說:「納粹黨大肆迫害見證人,見證人倒沒有設法報復,只是分發單張和聆聽演講罷了。」
一般說來,報章對我們的評論都是批評多於稱讚。反對者甚至企圖用武力阻止我們舉行大會,不過他們卻徒勞無功。倫敦的《每日郵報》不得不承認,「這個組織運作良好,毫不張揚,辦事效率高」。
有些人指責見證人蜂擁而至使市內的香煙供不應求。但《每日郵報》評論說:「不管是萊斯特的居民還是煙草商,都沒有理由責怪見證人使香煙短缺,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抽煙。」另外,又有人說見證人分薄了當地居民的糧食。不過,事實很快就顯明這個指控毫無根據,因為見證人大部分的食物都是他們自行帶備的。事實上,大會結束後,見證人把270公斤的剩餘麵包送給萊斯特的皇家醫院。在糧食奇缺的戰亂時期,這個數量實在不是個小數字。
當時英國大約有一萬一千名見證人,他們從大會提供的豐富靈糧受到很大強化。大會的出席人數也叫人鼓舞,約有一萬二千人出席!會後,大群與會者喜樂地在萊斯特街上向人作見證,規模之大前所未見。他們也探訪偏遠的鄉村,用留聲機播放傳道演講。
萊斯特大會舉行前一個月,見證人在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市舉行了一個為期五日的大會。大會主旨演講的錄音在萊斯特大會上播放。盧述福弟兄的演講「君王的兒女」是大會的高潮。可是,在聖路易斯市大會上發行的《兒童》一書無法運進英國,英國分社只好自行印製平裝版的《兒童》。每個出席萊斯特大會的兒童都獲贈一本。
萊斯特的獨特年會
大戰結束後,英國的王國宣揚者有驚人的增長!80年代早期,萊斯特會眾的數目已增加到十個。後來我們接獲通知,耶和華見證人的治理機構決定在萊斯特舉行1983年的守望台聖經書社年會。當時我是萊斯特的市務監督,接獲通知不久就著手籌備大會。我的任務包括再次租用蒙特福特禮堂。
共有13位治理機構成員專程從布洛克林總部前來參加年會。年會總共有3671人出席。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歡聚一堂,其中有很多是緊守真理多年的見證人。此外,有1500人在附近的一座大會堂聆聽大會的節目。
年會的主席是艾伯特·史勞德弟兄。他在大戰期間負責督導倫敦的守望台分社辦事處,也參加過1941年的萊斯特大會。回顧當年的大會,史勞德弟兄問在場的人說:「你們有多少人參加過上次在這兒舉行的大會?」全場有超過一半人舉手。然後史勞德弟兄說:「這真是個盛會!你們這些忠貞之士又重聚了!」這個年會實在令人永誌難忘。
現在我98歲了。雖然我年事已高,我仍能在會眾裡擔任祕書,而且不時發表公眾演講,只是要坐下來講罷了。瑪麗在1987年去世後,我跟貝蒂娜結婚。貝蒂娜是個寡婦,跟我和瑪麗相識多年。我很感激耶和華在身體上和靈性上都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發覺不論在瑪麗患病的艱苦歲月,還是現在年老的日子,多從事神聖服務,總是叫人心滿意足的。——哥林多前書15:58。
[第26頁的圖片]
在20年代準備出發傳道
[第26頁的圖片]
萊斯特大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