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充滿恐懼
坐落在美國紐約市、高達110層的世界貿易中心,1993年2月26日遭一顆巨型汽車炸彈的爆炸所震撼。數以千計的職員不是被困在升降機裡,就是奔下濃煙密布的樓梯逃生。他們所感到的,正是現今這個強暴世界所充滿的恐懼。
許多國家的人都給炸彈嚇怕了。像愛爾蘭、黎巴嫩這類國家,炸彈案是司空見慣的事。事實上,1993年3月12日,僅一天之內就有13枚炸彈在印度孟買爆炸,結果導致200人死亡!一位觀察家說:「全孟買都大起恐慌。」據《新聞週刊》透露,由於汽車炸彈「已成了有如家常便飯一般,人更感恐懼」。
揮之不去的核子恐懼
人們恐懼核反應爐遭炸彈破壞。核電廠如果受到襲擊,所造成的損失和傷亡可能無法估計。曾有一名男子企圖駕車衝破美國三哩島核電廠的保安閘,由此可見這樣的恐懼並非僅是杞人憂天而已。
很多人害怕核子武器會落入恐怖分子和渴求權力的統治者手中。其他人則害怕前蘇聯成千上萬的核科學家因為失業而要出賣自己的技能。再者,雖然削減核武器的條約規定要將所有戰略性核武器消除,據估計這個計劃要到1999年或甚至更後的日子才能落實。在這個時候未來到之前,核武器落入狂熱的過激分子手中而導致大禍的可能性會繼續像風雨欲來的烏雲一般威脅著人類。
暴力加深恐懼
由於暴力案件普遍激增,無論在戶內戶外,人們都感到惶恐不安。據估計,在1990年美國有大約2萬3200個居民遭人謀殺。單在芝加哥城,由於服用霹靂可卡因的人與日俱增,結果一年內就差不多有700宗謀殺案發生。有些城市的若干地區已淪為戰場,無辜的路人——包括兒童——往往在槍戰中不幸喪生。一本雜誌說:「暴力案件在中型城市急劇上升。……[美國]各社區毒品泛濫,小流氓充斥,無人能夠不受影響。每年,每四個美國家庭就有一個成為暴力案或偷竊案的受害者。」——《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1991年10月7日刊。
婦女恐懼遭人強姦。來自法國的報告指出,在1985年到1990年間,強姦案增加了百分之62。在加拿大,短短六年間性侵犯案倍增而達到2萬7000多宗。德國則報告每七分鐘就有一名女子遭人強姦。
兒童也為自己的安全深感恐懼。《新聞週刊》報導,美國的「孩童甚至在小學四五年級就已攜帶武器在身,老師和學校職員都為之膽戰心驚」。情況的確十分嚴重,以至在大城市有四分之一的學校要採用金屬探測器檢查學生是否攜有槍械。但頑強的少年卻有辦法對付金屬探測器——他們將槍械從窗戶傳遞給別人。
恐懼愛滋病
有越來越多人恐懼染上愛滋病。僅美國一地就有逾23萬宗病例。據說在15至24歲青年人的致死成因當中,愛滋病已排名第六。《新聞週刊》說,「未來的可怕前景是,這種病會蔓延到比目前廣泛得多。」
舞蹈、戲劇、電影、音樂、時裝、電視、美術各界的人士,死於愛滋病的事例正越來越常見。一份報告指出,在法國巴黎,25至44歲的新聞、美術、娛樂界早逝人士當中,有百分之60死於愛滋病。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普世有八百萬至一千萬人已受到愛滋病病毒所感染。世界衛生組織總監邁克爾·默森醫生說:「顯而易見的是,今日環球各地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正大大激增,特別以發展中的國家為然。」
當然,此外還有環境問題和其他恐懼。可是,僅是上述的報導已足以證明,世界正充滿恐懼。這種情形含有特別的意義嗎?我們能夠期望有一天不再懷有恐懼嗎?
[第2頁的圖片鳴謝]
Cover photos: Left: Tom Haley/Sipa Press; Bottom: Malanca/Sipa Press
[第3頁的圖片鳴謝]
Bob Strong/Sipa Press